天天百科

孩子10岁前不容错失的3件大事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6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解下孩子10岁前不容错失的3件大事,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一个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积累的过程,在10岁前,孩子如果能够尽情参与这三件事,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好的影响。

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跟我抱怨工作忙,还要给孩子选择辅导班,什么画画啊,钢琴啊,少儿美语啊,一大堆,晚上回家还要抽时间辅导孩子这个那个的,一个字,累!我问他,你带孩子去捉过虫子没?他说你问的问题怎么这么没头没脑啊,我跟你说正事呢。我不解释,让他快点回答我问题。他告诉我没有。我又问他,你孩子认识几种鸟类?他更迷惑了,说这个还真不知道。

至于我为什么要问这两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是因为正巧看了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列出的《孩子在10岁前应该做的32件事》。这32件事分别是: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里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参加一次“探险”、在院子里露营、烘蛋糕、养小动物、采草莓、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5种鸟类、捉小虫子、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找10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

我将这32件事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把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事归纳为三件:亲近自然,亲近家庭和亲近社会。

一、亲近自然

有些家长也常常跟我抱怨小孩子给他休息时间反倒不知道怎么玩了,无非是看看电视,上上网,打打游戏之类的。想当初我小时候,生活苦是苦点,但童年的生活却是乐趣无穷的。上树捉鸟蛋,下泥塘摸螺蛳,多了去了。现在呢,家长有空带孩子出去玩,去动物园,隔着铁栅栏看动物,认识了这个是什么生物,但没细瞧过,没摸过,没研究过,轮到要写关于动物的作文了,要么就瞎编乱造,要么就卡住不会写了。猜谜语回答的倒是挺快,反过来问孩子这种动物植物有哪些特性就是一问三不知。加上现在孩子金贵,摔一跤就得心疼死全家人,七大姑八大姨一个劲宝贝着,更别说主动让孩子去泥地上打滚了。

当然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家庭一样的,在院子里搞个露营啊,挖个洞穴啊什么的,都是一幢幢公寓,没有独门独户的院子,没那条件。咱们教孩子亲近自然,得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起给孩子把休息时间排的满满的,不如抽个空带他们去大自然“探索”一番,这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途径。

二、亲近家庭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不论哪个年龄段,普遍有一个毛病,很少会想到为父母做点什么。这与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关系的。平时对孩子的事情家长总是亲力亲为,洗个袜子也不让他们动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为家长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渐渐地,孩子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私。加上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物质上照顾孩子周全了,思想上交流却是十分匮乏,孩子体会不到这种特别的爱,自然也就不会表达爱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都说中国人含蓄,不像西方人常常把“我爱你”放在嘴边,那么中国家长何不给孩子一个机会做做饭,洗洗衣,偷得浮生半日闲,还能让孩子体会自己的辛苦和爱呢?孩子心理充满的暖暖的爱意,自然就会去关爱别人。

三、亲近社会

你可别小看小孩子之间打架,这里头也有学问。所谓不打不相识,很多孩子认识伙伴都是从一场小架开始的。这个过程难免会受点皮外小伤,但有的家长就会大惊小怪的领着自家孩子上门讨说法,往往双方家长没说几句就吵起来了,殊不知孩子隔天就会忘记这场不愉快,又开开心心地玩在一起。这是人类社会性的一种表现,是进入社会之前,与人交往的“预演”,是孩子交流能力和独立能力的一种锻炼。

有时候,孩子的能力超出大人的想象,别把孩子想得太弱了。

说到这些就得说说减负了。学校作业是少了,多出来的时间怎么利用呢?很多家长就向老师讨着要复习资料,各位家长不妨参照下那32件事和我说的三件大事来帮助孩子合理利用好多余的时间。

编辑推荐:

爸爸送给女儿六种礼物最可贵

家长打骂孩子 反应教育无能

父母爱做的11件“蠢事”

这些“小事”毁了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八大关键问题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你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呢?今天,小编所要为大家讲解的是10岁前的学龄前儿童不得不学会的事情,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哦。接下来,就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孩子10岁前必须会的3种“亲近”

亲近自然:有些家长也常常跟我抱怨小孩子给他休息时间反倒不知道怎么玩了,无非是看看电视,上上网,打打游戏之类的。想当初我小时候,生活苦是苦点,但童年的生活却是乐趣无穷的。上树捉鸟蛋,下泥塘摸螺蛳,多了去了。现在呢,家长有空带孩子出去玩,去动物园,隔着铁栅栏看动物,认识了这个是什么生物,但没细瞧过,没摸过,没研究过,轮到要写关于动物的作文了,要么就瞎编乱造,要么就卡住不会写了。猜谜语回答的倒是挺快,反过来问孩子这种动物植物有哪些特性就是一问三不知。加上现在孩子金贵,摔一跤就得心疼死全家人,七大姑八大姨一个劲宝贝着,更别说主动让孩子去泥地上打滚了。当然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家庭一样的,在院子里搞个露营啊,挖个洞穴啊什么的,都是一幢幢公寓,没有独门独户的院子,没那条件。咱们教孩子亲近自然,得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起给孩子把休息时间排的满满的,不如抽个空带他们去大自然“探索”一番,这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途径。

亲近家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不论哪个年龄段,普遍有一个毛病,很少会想到为父母做点什么。这与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关系的。平时对孩子的事情家长总是亲力亲为,洗个袜子也不让他们动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为家长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渐渐地,孩子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私。加上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物质上照顾孩子周全了,思想上交流却是十分匮乏,孩子体会不到这种特别的爱,自然也就不会表达爱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也受到了限制。都说中国人含蓄,不像西方人常常把“我爱你”放在嘴边,那么中国家长何不给孩子一个机会做做饭,洗洗衣,偷得浮生半日闲,还能让孩子体会自己的辛苦和爱呢?孩子心理充满的暖暖的爱意,自然就会去关爱别人。

亲近社会:你可别小看小孩子之间打架,这里头也有学问。所谓不打不相识,很多孩子认识伙伴都是从一场小架开始的。这个过程难免会受点皮外小伤,但有的家长就会大惊小怪的领着自家孩子上门讨说法,往往双方家长没说几句就吵起来了,殊不知孩子隔天就会忘记这场不愉快,又开开心心地玩在一起。这是人类社会性的一种表现,是进入社会之前,与人交往的“预演”,是孩子交流能力和独立能力的一种锻炼。

那么,孩子10岁前必须要学会的事情是什么呢?

孩子10岁前必须会的10件事

让你所爱家人幸福不是你的责任。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的,不是人给予的。不需要为了让父母、兄弟姐妹幸福而勉强自己做些勉强的事情。

去外面要使劲玩儿。现在很多小孩常窝在家里打电动,这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害。为了孩子的健康,要让他们在户外使出全身的力气玩儿。

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要感到自豪。幼年时的喜好会某种程度地决定长大之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成就,所以就算男孩爱玩娃娃,女孩爱玩汽车,也不要去纠正。

不需要总是得到爸妈的赞同。和父母、朋友意见不一致不是坏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自由表法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你很漂亮。常被父母夸奖聪明漂亮的孩子是幸福的。即使在外面被人欺负,但是父母能及时给予正面夸奖的话,孩子会治愈伤痛,重新拾起自信。

多读书很关键。从小学会看书的习惯对成长是有益处的。难过的时候看的书,高兴的时候看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另外一个自己,学到很多经验和知识。

你就是你,不需要盲从。父母总是会自我的认为,孩子应该这样或那样,但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控制孩子,让其丧失自主性行会伤害他们的自尊。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思。

问题是有人伤害你。在学校以及长大后的职场,总会遇到欺负或者不公平的事情,这是没办法避免的。如果孩子在外面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要开导他“这不是你的错,错在伤害你的人。他们的内心发生了某些故障,才会去伤害别人”。

谁都不能成为你的全部。不管再怎么相爱,再怎么喜欢,只要是人就不能突破一个“极限”,就不可能成为“谁的全部”。孤独的时候,受伤的时候要学会接受这样的自己,并用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爸爸妈妈在尽最大努力。父母也有失败的时候,也有打骂孩子的时候。及时有的时候做父母很失败,但即使这样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为了他、为了家,爸妈在做最大努力。

爸爸妈妈们,在孩子10岁前教会以上10件事吧。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孩子10岁前不容错失的3件大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