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育儿的三种至高境界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6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小编接下来分享育儿的三种至高境界,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境界一:忙于育儿之事

忙于育儿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 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很少顾及宝宝的真正需要和体验,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宝宝施压的错误,不遇到问题还好,真的遭遇麻烦就大有一招走错功亏一篑的危险。

这个圈子中,有些家长很自信,因为他们熟练的象个“八级工”,饮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吃喝拉撒照顾的得心应手,书桌上摆着育儿条例一二三,身后还站着头戴各种专家高帽的人士担当后盾,以至于自信得四处传播自己的育儿“条例”,自信到听不进任何逆耳的忠告,直到孩子被判定有情绪行为问题、缺乏创造力、交往困难,甚至智力发育迟缓或存在各种健康问题时才大梦初醒。

还有的家长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腹狐疑,因为自己潜心学来的招数在宝宝那里总是碰壁,明明书上写着向东,可宝宝偏偏就要向西,而且那么多的现象都跟宝宝有“毛病”似的,于是难免有病乱投医,东家的膏药西家的汤、南家的法宝北家的秘方,一股脑灌到孩子身上,结果只见东边日出西边雨,问题去了还复来。

整天埋头育儿之事的家长是个“育儿工”,发达了四肢简单了头脑。这本也无可厚非,带孩子就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嘛,可怕的是假如他们的“专家顾问”也是个“育儿大工”,不管张三李四青红皂白,就是甲乙丙丁那么一套方子。结果受牵连的只能是孩子--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消亡”。

境界二:长于育儿之术

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多长了一双眼睛,发现自己的宝宝原来不是个机器,而是那么生动和多变的一个生命。家长知道是生命就有个性,就不能照本宣科的对待,于是认真学习各种育儿的方法和技巧。

这个圈子中,有自信的家长,但这时自信不再盲目,他们知道随机应变,懂得举一反三,只是容易陶醉于眼前的成绩,而可能忘记经常抬头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有些时候家长也会丧失自信,因为宝宝变的太快了,昨天还很灵验的妙方可能突然间毫无功效了,但问题还必须解决,于是挖空心思变招儿,这一变也许就成了,也许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真正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是个“育儿匠”,追求雕琢出精妙的作品,他们也有这个本事,于是不小心就会被戴上漂亮的荣誉桂冠成为别人的榜样,对于家长来说得了荣誉只要不沾沾自喜,仍然知道进取的话也不是坏事,但若一门心思维护名誉那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这种情况如果不是落在家长而是落在专家头上,即便称得上“育儿大匠”,因为太怕有辱英明而追求立竿见影,相对考虑孩子长远发展就少,这样就难免落入误人子弟的泥潭。

境界三:精于育儿之道

精于育儿之道的家长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先后天合力发展的成果。他们育儿不仅动手、用眼看,更会用头脑思考,更懂得用心感悟。他们能够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理解宝宝的需求,懂得引导的办法,明确发展的方向。对这些称得上“育儿师”的家长来说,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仅仅为了这件事情本身,他们的每件工作既顾及到昨天,适应于今天,又服务于明天,因为他们更懂得从全局的角度,从长远的目标去看待和对待孩子的发展,对待现实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求完美又懂得取舍。

父母育儿应戒浮躁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年轻的母亲把刚满一岁的女儿抱到医院整形科,要医生给小家伙割双眼皮,理由是:“不想输在起跑线上”。荒唐的举动、荒唐的解释,让人多少有些哭笑不得。然而笑过之后,我们也不能不思索——是什么让家长做出这样的荒唐事?

生儿育女、抚养成人。这一看似自然而然的行为,在当下却变成很多年轻父母面前一道难上加难的思考题、选择题。从孕前到生产、从哺乳到早教、从才艺培训到学校选择……每一道“关口”前,总有各式各样的理论漫天飞舞,总有层出不穷的正反面典型可供借鉴。传媒资讯的密集“攻势”下,众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蒙特梭利”来了、“潜能开发”来了、“虎妈”来了、“鹰爸”来了,发展天性还是严加管束?坚持快乐童年还是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一系列的问题,容不得父母们细想,只因为还有那个“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警示语时时闪过。这些现象,透露出当今很多父母在育儿方面的浮躁心态。

其实,“虎妈”也罢,“鹰爸”也好,都只是极个别的极端事例。而在育儿这件事上,极端容易,难的却是适度。适度的疼爱、适度的宠溺、适度的包容、适度的规则、适度的惩罚……分寸的拿捏、程度的把握,这才是作为父母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望子成龙的愿望并没有错,但须明白,“成龙”之前,必须首先“成人”——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完善、能自立于社会的公民。这远比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取得技能上的成功更为重要。

在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强孩子身处逆境但乐观开朗、孝亲仁爱的例子;会看到某些“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骄奢跋扈、冷酷无情的例子;也会看到一些不乏才华的孩子暴露出的性格缺陷。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在育儿这件事上,父母创造的外界条件千差万别,但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家长,是否在家庭生活的细小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孩子良好的、健全的、强大的内心世界。

所以说,育儿教子,不妨也“返璞归真”。想想看,当宝宝在母体中孕育的时候,你的期盼是什么?你是否能以自然、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是否能给这个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成员?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摆脱浮躁心态,多思索、少盲从,是很多爸爸妈妈应该补上的一课。

生活小事折射出的育儿大问题

许多父母在生活中面对宝宝时做的一些小事情,往往都会带来巨大的教育影响。有的家长会借用“警察”、“医生”、“小偷”等这些特殊职业人物的权威,“威胁”孩子吃饭、睡觉。

完全照书本养孩子是父母育儿大忌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

独生子女的育儿时代:科学与时尚并存

进入“独带独”时代,80后家长在孩子教育上面临的一大困惑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冲突。80后家长都十分年轻,看上去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完全不会给人明显的父母与子女间的感觉。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育儿的三种至高境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