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幼升小家长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0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小编接下来分享幼升小家长应关注的几个问题,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做事磨蹭:要培养时间观念

问:家长要做哪些关于幼小衔接的预热活动?

答:比如说让孩子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给书本分类的习惯,还有握笔姿势的正确方法和坐姿、一些像跳绳之类的运动训练等。

问: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答:一、良好的倾听习惯。家长可以通过平时给孩子讲故事之类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二、学会整理书包。上小学和幼儿园很大的转变就在于一下子多了很多课本,上课的时候,很多孩子早早就从书包里掏出了书本准备好,而没有培养好整理习惯的孩子依然在书包里搜寻书本,等老师叫学生把书本翻到第几页时,那些还是找不到书本的孩子就跟不上节奏了。

问:小孩上了小学后,要是在家里做作业磨蹭,比如隔一会儿说上厕所,隔一会儿又说“肚子饿,去吃点东西”等。怎么办?

答:一、让孩子较早形成良好的时间概念,比如说告诉他吃一顿饭需要多少时间,唱完一首歌通常需要多少时间等,强化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就能让孩子有意识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二、和孩子好好沟通,一起合理地安排他的作息时间;三、留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这样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切忌“过犹不及”

问: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又不至于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

答一:有时候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其实是家长造成的,比如有时候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一个小时的作业,家长发现在家里一个小时过去了,时间还空出一个小时,就会让孩子再做一个小时的额外作业。久了,孩子会发现父母的这个习惯,他可能就学会应对了,本来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故意拖拖拉拉地做了两个小时。家长的这种“过犹不及”的做法有时候反而容易导致孩子的不良习惯。

答二:家长一定要学会鼓励孩子,比如说邻居的孩子考了97分,你的孩子只考了90分的时候,就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比,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当孩子说“我长大了想当飞行员”的时候,你也千万不能打击他说:“就你这样,一定会从空中掉下来!”不能打击孩子,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象空间,这些看似幻想的东西以后就是他努力的动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心态对培养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学会经常鼓励孩子。

问:如何调整孩子的不良坐姿和不良的握笔习惯?

答:我教一年级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刚刚开始握笔写字都很兴奋,他们都想:“终于可以握笔写字了!”但是仔细一看,一个班级里,学生们什么样的握笔姿势都有,横的、竖的,还有一手握笔另一手帮忙推着写的。这些不良的握笔习惯一定要越早矫正越好,班级里学生多,老师很难一一矫正,这就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如果不良坐姿和不良握笔习惯养成长久了,再慢慢矫正就很困难,最好是当孩子刚学写字的时候就教他正确的做法。

上学前不必认很多字

问:上小学以前,要不要教孩子认很多字?需要提前学习书本知识吗?

答一:其实小学一年级的课本还有很多和幼儿园学习习惯相近的地方,比如很多语文课本有插画,孩子们可以根据插图去理解课本。我认为,过早地教孩子太多课本储备知识是没有必要的,小学老师完全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去备课、教学,家长只要把认字的担心交给老师就行了。

答二:对孩子来说,上小学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数字计算是有必要的,比如考试的时候如果孩子不会在试卷上写姓名,那就很耽误时间,但是拼音书写之类的完全没必要提前让父母教孩子,这些教育应该留给小学老师,老师会系统而科学地去教学,万一家长教错了,到时候纠正反而麻烦。

问:在教育孩子时,父母的观点不一致怎么办?

答:如果是关系到大是大非的事,父母亲的观点在孩子面前是必须一致的,比如告诉孩子不能撒谎。而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没必要完全统一,一个人喜欢红色,一个人喜欢绿色,都是很正常的,保留个人爱好等不同观点,更有助于家庭的民主气氛。

1.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角色的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

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孩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孩子能否从幼儿园时期的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前,应该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小学了;在学校里将会学到许多的知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让孩子意识到,小学跟幼儿园是不一样的,逐渐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

2.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孩子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学校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有的孩子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与惶恐,特别是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时更不知如何是好。作为家长在孩子刚入学的这一时期,就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常关心询问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及时解决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有些事情在大人眼里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他一生的一道坎,不能草率了事。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较为胆小的学生,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本来就不强,如果没有家长的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是很难去面对新环境的。这将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也将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埋下诸多不良因素。

3.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求知欲,来源于儿童内心的积极要求。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是使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心理要求。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去启发诱导。比如给孩子讲名人伟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孩子思想感情上受到陶冶。或者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可以多角度来着眼。比如说语文科的学习,帮助孩子明确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基础。只有让孩子真正知道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他们才能努力学好它。其它功课也是同样的道理。

4.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可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养成的。孩子的天性是“玩”,“对于他们来说是比学习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会常常出现为了玩而不做作业,或边玩边做作业的现象。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和孩子好好谈谈心,善意地指出孩子这些不良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这样有多么不好。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订出几条要求。这样还不行,家长还必须花较长的时间做一个尽职的督促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孩子适应了新的环境,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小学生活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幼升小家长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平时给孩子讲故事之类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入小学前 宝宝需要掌握的数学技能

在幼儿园虽然并不强调孩子要学会多少东西,掌握多少知识。但是在幼儿入小学之前,学好数学概念是很重要的。


7岁前,孩子不可不做的N件事

学龄前是孩子的黄金时代。上小学以后,孩子可能就要告别无忧无虑了——学习压力开始来了,面对的挑战更多了,父母的期望值更高了,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少了……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幼升小家长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