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育儿心理有“十不”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2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小编接下来分享育儿心理有“十不”,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不要过分关心孩子。怕孩子会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

●不要贿赂孩子。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不尽义务就不能享受权利。

●不要太亲近孩子。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学会与人相处。

●不要勉强孩子做不能胜任的事。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

●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和打骂。会使孩子自卑、胆怯、逃避等,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

●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这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损害自尊心。

●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对了,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赞会使孩子沽名钓誉。

●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孩子会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有美丽、纯洁、敏感的心灵。儿童时期的心理烙印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因此,在育儿方法上要注意“扬长避短”,淡化孩子“与众不同”、“独特”的心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淡化相貌心理。对于那些长相特别丑或特别美的孩子,家长有时会当着他们的面发表些议论。在被他们提示后,这些“相貌异常”的孩子对自己的相貌会产生“自己与众不同”的自卑或自傲异常心理。这种过早的自我浅层表面的关注,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全面健康发育的。因此,对于特美、特丑的孩子,家长都应努力去淡化他们的“与众不同感”。

淡化优势心理。有时,孩子的特长、优势也需适当的淡化。在“望子成龙”的心理态势中,许多家长对孩子从小表现出来的天资、天份往往是给以充分肯定、赞扬、鼓励和宣传。这种强化孩子“异于常人能力”的行为,易导致孩子过早地“专业化”,从而影响心身的全面发展。在孩子的少儿时期,让他们广泛接触、涉足生活与事物的方方面面,广泛汲取知识营养,也是在为将来的“专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淡化情感心理。别让他们发现自己是家长的“心头肉”。如今独生子女们的家长大多对孩子有“过于关怀”的倾向。许多家长尽量满足孩子们提出的一切要求。久而久之,在娇惯中,孩子便有了那种“我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绝对不一般”、“我比其他孩子优越得多”的异常心理。这种心理情感往往导致他们任性、不负责和不愿吃苦等表现的发生。

家长对子女的疼爱,尽可能地深藏一点,含蓄一点,才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淡化一下孩子的“独特心理”,让他们在平凡中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扎根大众的沃土中枝繁叶茂。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育儿心理有“十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