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源泉 家长不要限制宝宝玩乐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9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源泉,家长不要限制宝宝玩乐。

孩子的生活与游戏是密切相关的,而游戏把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孩子在游戏中增强了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学到了各种礼节,知道了更多的东西。正是游戏给了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机会,也开启了他们美好的人生。

不可忽视孩子的游戏哲学

l岁以后到6岁前的孩子通常叫做幼儿,所以中国父母喜欢把孩子的游戏叫“儿戏”,但是这种“儿戏”却不容忽视,正是这些“儿戏”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使孩子的世界更加绚烂多彩,这些“儿戏”也是一种有趣的儿童哲学!

传统教育告诉我们,爱游戏的孩子就是贪玩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前途的。

然而,心理学家却认为,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源泉,通过嬉笑玩乐,孩子能学会如何面对人生,如何追求生活,如何应对进退。

游戏,其实就是孩子丰富自己的宝库。

有趣的游戏能开发孩子的潜智,丰富孩子的智能。英国著名哲学家H.斯宾塞认为,孩子之所以玩游戏,是因为“能量过剩”的缘故。在斯宾塞看来,每个孩子与生俱来体内就存在一种产生能量的构造,而这种能量必须以某种形式释放出去,否则孩子就会“爆炸”。自然界中低等动物为了生存要花许多时间寻找食物,从而极少有时间去玩。而高等动物尤其是人类则不同,人类已经征服了环境,那么体内的过剩能量便以无目的的活动形式爆发出来。由此推论,斯宾塞认为一切艺术与智力都来自于游戏。

游戏是适合于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活动形式。在大多数的文化中,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探索周围环境,使他们的智能运作协调以及判断他们自身的体力限度。游戏能让孩子学习成人赞同的行为,使他们判断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而了解社会的限制因素,明确哪些行为会得到社会成员的奖励、哪些会得到相应的惩罚。游戏促使孩子通过对体力和社会环境的探索,更确切地感知世界和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

游戏并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但正是做游戏才使孩子获得了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发展,帮助孩子找到最彻底的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使游戏构成了孩子独特的智能世界。

孩子是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这种表现方式便是游戏。成人通过孩子的游戏活动,几乎可以观察和了解到孩子的所有方面:孩子的活动动机、意图,操作的技能技巧,身体活动的协调程度,对同伴关系的适应,解决冲突的方式,特殊的兴趣和追求,情感生活的主要特征等。孩子通过做游戏可以全面表现他们的智能,展示他们的行为世界和精神世界。游戏不仅是孩子表现自我的主要方式,而且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信息和资料来源。这个年代,我们需要举一反三的孩子,而不是只懂得死记硬背的“文凭小子”。因此,灵活的孩子,需要有创意的父母来培养

爱玩是宝宝的天性。那么,当宝宝邀请你参与到游戏当中时,你会怎么做呢?

孩子在下列情况下可能会请求爸爸妈妈参与游戏:

一、 缺少同伴。一个人玩得没劲。

二、 角色需要。有同伴但还有角色没人充当。

三、 年龄因素。孩子较小,游戏无法开展下去。

四、 依赖性强。孩子一刻也离不开父母。

五、 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孩子也会请爸爸妈妈参加。

父母对孩子的请求大致有以下几种反应:

一、 拒绝。当孩子来请爸爸妈妈参与自己的游戏时,父母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自己去玩。”认为游戏是小孩子玩的。

二、 应付。当孩子请求爸爸妈妈参与游戏时,父母虽已答应,但在游戏中,漫不经心,干自己的事,时常是孩子提醒该干什么,才如梦初醒似地应付一下,又专心于自己的事情。

三、 参与。只要孩子请求参与游戏,家长都欣然接受并以高度的热情参与游戏。

以上家长的几种行为,很显然第三种较好。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家长最容易犯以下几种错误:

错误1:急吼吼地干涉宝贝

对宝贝来说,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游戏。因此,宝贝的很多做法可能让父母感觉十分困惑,尤其当宝贝玩一些父母认为不恰当的游戏时,有的父母会急吼吼地跑去干涉宝贝,有的父母却觉得宝贝玩游戏的小模样十分可爱,于是拿宝贝当玩具逗乐,这些都会对宝贝产生不好的影响。宝贝虽然小,但他天生就会察言观色。因此,父母的任何行为都会在宝贝的小脑瓜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对宝贝产生不一般的影响。

纠正法:与宝贝建立平等的玩伴关系是亲子游戏的最高境界,这样可更好地调动宝贝游戏的积极性。让宝贝在游戏中通过模仿与创造性地积极参与,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事情。

错误2:以父母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宝贝的游戏

游戏是宝贝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宝贝良好性格与行为方式的最佳训练方法。父母不要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宝贝的游戏行为,人为地限制宝贝的游戏方式,或为了让宝贝“学”到“知识”而强迫宝贝玩不喜欢的游戏。

纠正法:正确的做法是,应让宝贝充分发挥他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做游戏的主人。当宝贝在游戏过程中确实出现无法解决或可能对他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时,父母才有必要介入,并对宝贝加以引导。

错误3:违背宝贝的年龄特征开展游戏

不同年龄段的宝贝,对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兴趣与热情。比如,故意让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让它发出响声,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游戏也会引起宝贝的强烈兴趣,这是1岁左右宝贝乐此不疲的游戏。但如果与2、3岁的宝贝玩这个游戏,他们就会觉得索然寡味,这么大的宝贝可能对玩具更感兴趣,并喜欢用玩具作为道具来延伸他们的游戏。

纠正法:父母应该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宝贝尽可能玩出适合他们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宝贝的智力和想像力。

错误4:认为良好的游戏习惯无关紧要

良好的游戏习惯,会对宝贝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让宝贝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合理安排游戏时间等等,这些良好游戏习惯的建立是宝贝理解社会行为规则的最佳途径。

纠正法:比如,玩具玩完了让宝贝自己收拾好,并物归原处;游戏时间要有节制,不能没完没了地让宝贝玩,更不能因为玩而影响吃饭、睡觉等。

错误5:总是剥夺宝贝独自游戏的权利

有的时候,宝贝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一直需要有人陪着,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即便几个月的宝贝,他们也会自得其乐地玩着自己的小手小脚,体验独自玩耍的乐趣。

纠正法: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父母要尽可能利用机会鼓励宝贝独立游戏。当宝贝不哭不闹自己玩耍时,不要打扰宝贝,给他一点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错误6:在宝贝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

游戏是宝贝自己寻求答案的最佳途径。当宝贝热衷于游戏活动时,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比较特别的要求。这时,父母不要因认为宝贝的游戏活动毫无意义而忽视他或限制他,而应尽量帮助他们,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宝贝弄脏衣服或出现别的问题而约束他们。

纠正法:为宝贝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去游戏。当然,给宝贝提供帮助需要掌握一个度。比如,当宝贝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宝贝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有当宝贝确实不能解决时再给予一些帮助。这样,可让宝贝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源泉 家长不要限制宝宝玩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