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1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很多父母们不重视早教这个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啊~社会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要从小抓起的,小编下面分享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赶紧了解了解吧!

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宝宝出现的一些问题行为归咎于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又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的时候,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隔代教育扬长避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方法

1. 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2. 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宝宝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宝宝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无论祖辈还是父辈都要冷静地看待宝宝,积极创造机会,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 承担必要的责任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宝宝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专家特别提醒:

当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宝宝虽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就会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丰富的育儿经验,但常常缺乏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隔代教育在城市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祖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独特的优势,他们对孙辈充满爱心,有充裕的时间和丰富的育儿经验。虽然祖辈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隔代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孩子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接受新生事物较慢等。

专家认为,要改变目前隔代教育质量不尽人意的状况,需要年轻父母和祖辈们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扬长避短,克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发扬其中的优势。一方面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尽量为孩子多想一些;另一方面,祖辈家长也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据一项最近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则占到总数的一半。

在儿童心理咨询中,常听许多家长谈到老人抚育孙子女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名14岁的初二女孩孤僻不爱与人交往,思维偏执,父母与她沟通也很困难,受到父母批评,就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哭诉父母的不是,或以不上学向父母示威。据女孩的父母说,孩子10岁前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怕孩子被别人欺负,实行“封闭式管理”,又非常溺爱她,结果成了现在这样。

不少专家、学者一直在呼吁关注隔代教育给儿童带来的心理等诸多问题。面对数量巨大的接受隔代抚育的儿童群体,社会和家庭应如何看待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问题?

爷爷奶奶带孩子有优势

隔代抚育本身有一定优势:祖父母们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经验不足,发挥祖辈的经验优势;由于没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祖父母们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繁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比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辈;老人历尽沧桑后的返朴归真,自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与孩子玩乐,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基础。

隔代教育对祖父母们自身也有利,不仅可以缓解老人的孤寂,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与孙辈玩耍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也大有裨益。

但是,我们从诸多儿童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隔代抚养方式也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怪异化、心理脆弱化等。

祖辈父辈协作最重要

隔代抚养和教育与父母亲自抚养和教育各有利弊。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两代家长的共同努力。祖辈与父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比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餐桌上常会出现一两道孩子的“专利菜”,孩子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此时,如果父母提醒老人,无论多么小的孩子,要学会在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坏习惯。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应当尽早培养,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尤其学会自觉为别人服务,对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努力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这样孩子就不至于惟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要充分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两代人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

“隔代家长”学习不放松

据报载,辽宁省有一所“隔代家长学校”,先后有800多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这里学习,取得了显著效果。愿意到这里“上学”的老年学员越来越多。由于时代不同,老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已落后于现在,由他们抚育孩子,往往虽有良好愿望,但效果却未必好。而中青年的活动舞台越来越广阔,到外地、外国工作、学习者与日俱增,“留守儿童”的大量涌现,成了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隔代家长”也被迫推上前台,而接受“隔代抚育学习”就完全有必要了。

对于“隔代家长”来说,无论有无机会专门学习,确实更应该自觉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比如,如何让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和督促学习文化课。要特别注意给孩子灌输诚信观念、法制观念,切实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

“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辈相互配合,也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永葆精神青春,努力学习和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老年人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来自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