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做家务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6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做家务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

据目前独生子女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90%的独生子女从未做过或很少做家务劳动,孩子平均每天只有0.2小时(12分钟)的劳动时间。家务劳动不仅是一个人起码的生活技能,且关系一个人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看上去很简单的道理,却常常难于付诸实践,家长总是容易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

朱棣文父母教子经验:家务劳动促进成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朱棣文,2000年初被奥巴马任命为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再次吸引了全球华人的目光,人们不禁要问:“他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他的?”其实,朱棣文兄弟三人都是美国名校毕业的博士。朱棣文的父母教子非常成功,其中不能不说到朱妈妈教三兄弟学会做饭,而学包馄饨是他们的“下厨启蒙”。

从小学会了烹饪的朱棣文,在中小学时经常带着自己做的各式饭包上学,诱人的香气引得不少美国同学羡慕,他也会将美食与同学们分享。朱棣文后来把科学实验也称为“做饭(cooking)”,他认为只会念书的孩子,如果连简单的饭菜都不会做,怎么可能懂实验?

朱棣文说,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你打开冰箱,拿冰箱中仅有的材料下厨,能做出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求好。这种经验和能力,对他在科学研究中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对科学的思考有很大助益。所以,朱棣文主张孩子从小学会下厨、做家务。

从小做家务的益处

1、养成自觉劳动习惯,锻炼动手能力。

2、学会遵循程序做事,有条有理。

3、训练了注意力的稳定和分配能力,培养专注做事的好习。

4、学习管理方法,形成良好协调能力。

5、对家庭尽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6、求变求好,培养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家务与学习相互促进

目前,不少教师对学生写字又慢、又难看感到非常棘手和困惑。据医学家和教育学家分析,有些孩子从小不干活,其肌肉和韧带发育不好,双手灵活性、臂力和握力都很差;而幼儿无力的小手却早早地开始写字,易形成握笔的错误姿势,造成孩子写字困难又厌学。

老师们反映,从小坚持做家务的学生学习比较勤奋自觉,而较少做家务的学生学习被动。现在的多数孩子从小有老人照顾,他不用做任何家务劳动,父母认为这很正常,孩子应专心学习,让他干那些零活是否太浪费时间了?做家务劳动确实与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密切关联。孩子从小不做家务,在学习上就比较被动、懒惰、缺乏条理性,自制力较差。成绩较差的中小学生一般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态度和习惯问题,常要从做家务和生活自理做起,才能改变他的学习状况。

如何引导孩子做家务劳动

家长们应该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孩子喜欢自己劳作,自己生活,从劳作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自己事情自己做,才是对孩子的尊重。建议父母这样指导孩子做家务——

1、以学会生活自理和必要生活技能为目标,引导孩子理智做家务,不感兴趣的事情也可尝试和逐步学会;将做家务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休息和调整,而非负担。

2、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劳动,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做法。

3、家务分工合作,全家人都有各自任务,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4、家人常互动,可相互评价做事的成果,孩子有发言权,会懂得改进自己的工作。

5、孩子的劳动应受到尊重、鼓励和肯定,父母的积极态度可起到正面推动的作用。

6、帮助孩子形成家务劳动的习惯,善于与家人分担、分忧,而不以某种借口消极怠工。

孩子的聪明在手指尖上,会做家务的孩子双手灵巧,思维敏捷,能力全面,必将为您的孩子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小的矛盾和冲突。对孩子来讲,这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知道蛮横、不讲理,任性和霸道,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并从中学会宽容,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其中“原谅别人”有着独特的作用:

1、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知道“我”与“他人”的含义。

2、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

3、能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为别人着想。

4、能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目前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原谅别人呢?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3、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6、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首先要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要加以忍让与原谅。对影响友谊与集体荣誉,会造成较大损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等,绝对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谅。但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诚恳的态度去加以批评、制止。切忌粗鲁简单,不注意场合、分寸,或言辞过激、盛气凌人。这样不利于纠正错误,反会增加极抵抗情绪,起相反的作用。

7、必要时,让幼儿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做家务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