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提醒:教育孩子父亲别缺席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3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天才宝宝的由来也是从小教育得好,因此父母们要重视早教这个话题。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提醒:教育孩子父亲别缺席,累积更多的早教小知识尽在育儿百科。

推荐阅读: 宝宝生下来健康体重的最佳标准

家庭教育中父亲逐渐边缘化

现实的家庭生活中,相当大比例的妈妈承担了过多的教育责任。一项针对石家庄市光明路小学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除了家务劳动外,妈妈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管教孩子”,而爸爸排在第一位的则是“看书报”或“看电视”,显然爸爸们为教育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要少。

甚至有的家庭在角色分工上,妈妈会自动将爸爸当作管教时的威吓对象,最常听到的就是,“你再不听话,爸爸回来收拾你啊!”长久下来,孩子对爸爸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不太敢亲近爸爸,把爸爸定位为处罚自己的人,父子间无法形成太过亲密的关系。这种情况下,父亲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

母亲问“冷不冷”父亲说“不用怕”

这次讲座请来的报告者是田树立先生,一个热衷于家庭教育研究的五年级学生的父亲。他在讲座中说,由于长期以来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不是我的事,是他母亲的事”。事实上,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很少问你冷不冷、热不热、想吃什么东西吗、渴不渴等生理性问题,而是注意力“向外”,“向前”。因此,也有人说:勇敢、幽默、豁达、自信等品质更容易从父亲那里得到。

在儿童乐园里看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个父亲带着儿子到这里来玩,这时几个儿童在一种大型攀爬器械上爬得正高兴,儿子看到别人玩得开心,自己也要上去,可是上去以后又害怕了,不敢往前爬,说:“爸爸,快抱我下去。”爸爸却回答:“下来干什么?没事儿,往前爬!”妈妈在场会心疼地马上把孩子抱下来的。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内容,他们有时把自己变成“大男孩”、“大朋友”,和孩子一起跑跑跳跳,做各种游戏,有时和孩子一起修理各种玩坏的玩具,有时他们会极有耐心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为什么”。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活泼、勇敢、自信、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

男老师缺乏更需父亲上岗

赵峰校长介绍,父亲参与家庭教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幼儿园、小学里很少有男性教师,这就更加减少了幼儿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对男孩子的损失尤其重大,因为他完全没有可模仿的榜样,不知道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使女孩子受到的损失是:长大成人后在男人面前感到手足无措,紧张和羞涩。

如果再深一步讨论的话,问题就更加严重了,有极少数男孩因很少接触父亲,性格中多数有女性性格,甚至发生性别角色混乱,长大后的恋爱与婚姻会遇到困扰和障碍。

因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忙事业是一种收获,陪伴孩子也会有所收获”。

心灵小木屋热文排行榜10月20-10月25日40岁老处女究竟在害怕什么?1400972解析:乱伦者和轮奸者的心理1008511甩不掉的童年“性游戏”阴影923058揭秘同性恋,为性还是为爱?852070解读:人的刻薄心理从哪里来813905国人最具杀伤力的性暗示语言排行榜766246揭秘:男人为何爱说黄色笑话695481盘点:娱乐圈中的双性恋巨星(图)669083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631522解析:乱伦者和轮奸者的心理605394

最近“伪娘”很火,如2010年快乐男声成都赛区的参赛者刘著,其怪异的女性声音和打扮引发了强烈争议,“男孩危机”这个新鲜名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这是孩子在成长当中父爱缺失的表现。”社会学者、教育专家将其定义为“父爱饥渴”症。

现象:近半人认为孩子缺少男性教育

热销小说《伪娘》中,有这样一段注释:“伪娘为何物?有时,伪娘只是上帝所犯的一个错误,给了他们纯洁的少女心,给了他们可爱的少女外表,但是却残酷地给了他们男生的身体……”

今年5月,《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48.8%的人认为现在的男孩女性化倾向明显,勇敢担当的精神几乎没有;48.5%的人说中国孩子真正缺少的就是男性教育。

有媒体报道说,刘著父亲是公务员,工作忙顾不上他,从小跟着母亲,加上周围的人都是女性,刘著的生活方式和衣着打扮也就慢慢女性化。类似例子在我们身边也屡见不鲜。近日,记者从广州市多家早教中心和小学了解到,目前父亲参与亲子活动的比例不足5%,孩子几乎都是由妈妈或奶奶带领参与活动。搜狐母婴频道的调查也显示,50%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1小时;超过60%的父亲因为工作繁忙,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超过20%的父亲并未认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德国幼教专家福培尔说:‘父亲可以帮助孩子确定性别角色,尤其是男孩。’”上周,在广州市一所重点小学组织的亲子活动中,该校三年级一班的一位家长张女士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很多家庭中,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是“缺席”的,学校里的男老师(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也显得相对较少。

“没有男性榜样,男孩向谁学习呢?他们憧憬的那些充满男子气的‘出格’行为,永远无人带他们实施。实验表明,如果男孩4岁前没有得到应有的父爱,他们在性别角色发展中就易倾向女性。”张女士说。

本文来自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提醒:教育孩子父亲别缺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