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噪音可导致你高血压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9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防治高血压要先了解高血压,小编下面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些高血压小知识,分享噪音可导致你高血压!。

1噪音可导致你高血压!

据德国环境部日前发布的新闻公告,该部委托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对柏林地区的1700名居民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在夜间睡眠时周围环境噪音超过55分贝的居民,其患上高血压的风险要比那些睡眠环境噪音在50分贝以下的居民高出一倍。此外调查还发现,习惯于夜间敞开窗户睡觉的居民,他们患上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要更大一些。不过该公告指出,上述调查没有发现噪音环境与高血脂以及偏头痛等疾病之间有明显关联。

据悉,新公布的调查结果与环境部早先发布的另一项关于噪音与心血管疾病的调查结论相吻合。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德国已经采取了诸如在夜间限制住宅区内机动车行驶速度等措施来降低噪音。

已知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噪音引起心脏血管伤害

急性噪音暴露常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十分钟下肾上腺激素则分泌升高,交感神经被激动。在动物实验上,也有相同的发现。虽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致,但最近几个大规模研究显示长期噪音的暴露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关系。暴露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得到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达2.47倍。

二、噪音对心理的影响

在高频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的症状,容易激动的情形。有人研究发现噪音越高的工作场所,意外事件越多,生产力越低,此项结果仍有争论。

三、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

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感觉发细胞(sensoryhaircells),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感觉高频率的感觉发细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伤害,因此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音伤害了,如果没有做听力检验却往往不自觉,直到听力丧失到无法与人沟通时,却为时已晚。早期听力的丧失以4000Hz最容易发生,且双侧对称(4Kdip)。病患以无法听到轻柔高频率的声音为主。除非突然暴露在非常强烈的声音下如枪声,爆竹声等,听力的丧失也是渐进性的。

四、噪音对睡眠的影响

有高达百分之二十八的人认为噪音影响睡眠,但长久影响下是否对健康有伤害,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五、噪音对生殖能力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专家提出了“环境激素”理论,指出环境中存在着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噪音就是其中一种。它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精液和精子异常。长时间的噪音污染可以引起男性不育;对女性而言,则会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仍无结论,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2飞机噪音严重危害女性健康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飞机噪音中可增加人们患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另外,飞机噪音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更大。

健康杀手

德国联邦环境部对100万名40岁以上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这些人全部居住在德国西部科隆-波恩机场附近。

研究结果显示,与居住在安静地区的人相比,长期暴露在飞机噪音中的男性因心脏病入院治疗的可能性高69%,长期生活在有飞机航道地区的女性因心脏病入院的可能性高93%。此外,长期在白天暴露于60分贝飞机噪音下的女性,患中风的可能性高172%。

研究报告将于2010年1月公布。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5日援引德国不来梅大学流行病学专家埃伯哈德·格赖泽尔的话报道:“这些数字令人担忧。显然,居住在机场附近存在严重健康隐患……飞机噪音比公路、铁路的噪音更危险,因为飞机噪音更尖锐,会影响激素分泌,从而增加人的心理压力。”

其他危害

研究人员发现,科隆-波恩机场附近居民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居民。

“居住在机场周边地区的女性更容易出现沮丧心理,”联邦环境部研究人员延斯·奥尔柴特说,“各国政府和正在筹划着扩建机场的有关当局应该把这份报告当做警钟。飞机给人类健康造成的伤害值得深思。”

此外,科隆-波恩机场周边地区女性居民患乳腺癌和白血病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常人。格赖泽尔发现,夜间伴随飞机噪音入睡可使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2倍。

他说:“从数据上看,女性对飞机噪音更加敏感。但我的忠告是,每个人在落户机场周边地区这个问题上都应该三思而行。毕竟,除噪音外,飞机尾气也同样致命。”

3噪音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人们都知道高温、污染等对生育能力有影响,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噪音也是一个“生育杀手”。

有研究显示,高强度的噪声会损害听觉,对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系统,以及视觉、智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内分泌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基础代谢率升高,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等,进而影响生育功能。

对男性而言,长期生活在70—80分贝的噪音下,性功能趋向减弱;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性功能易紊乱。更高的噪音会导致精液不液化或无法射精。

即使怀孕后,长期接触强烈噪音,一方面会影响孕妇的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加重早孕反应,甚至导致剧吐或胃溃疡。另一方面,噪音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导致发育迟缓、流产、早产,出生后为低体重儿,体质虚弱、多病,长大后听力下降。我国学者对怀孕期间接触强烈噪声(95分贝以上)的女性所生子女进行过测试,发现孕期的噪音还会造成胎儿智商水平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噪声经常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进而限制了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可见,噪音污染不仅危害生育功能,对优生优育也有不利影响。因此,在怀孕前准备期和怀孕期间,夫妻双方都应该尽量避免噪音环境,别去卡拉OK、音乐厅等高频环境。若是无法避免环境噪音,那就增强个人防护,如戴护耳器或耳塞等。

4噪音对胎儿有什么危害

胎儿的世界是个声音的世界,充满了母亲血液的流动声,肠道的蠕动声,心脏的跳动声,骨骼的运动声等等。胎儿的十个月,每天都是在母亲正常和谐的声音欣赏中度过的。对于这些声音胎儿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只要体内的声音没有什么异常,他根本不加理会。

那么,这小家伙感兴趣的是什么声音呢?胎儿更感兴趣的是来自母体之外的声音。象父母的谈话声、录音机播出的美妙音乐声、汽车的喇叭声等等外界的一切声音都会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听。如果是悠扬的声音他会愉快去听,而吵闹的声音胎儿也得心烦意躁地去听,猛然的声响定会吓胎儿一跳,连母亲的喷嚏声也会让胎儿大吃一惊。可以这样讲,外界的一切声音,胎儿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需全部去听。

胎儿能听到声音,这在B型超声波仪器上能看得清清楚楚。而外界的声音在多大程度上来扰乱胎儿的世界呢?研究人员曾把一只微型话筒由阴道插入到子宫,偷听里面的声音。结果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胎儿生活的“宫殿”,竟是一处喧哗的、吵闹的“宫殿”。加利福尼亚一家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丁·法兰博士给一位妊娠妇女细听鸟叫声、汽车轰鸣等各种录音,装在子宫内的话筒几乎接到了所有的声音。其声音的强度也是十分令人惊讶的。当他们放一个争论的录音时,发现子宫里传来的声音竞十分响亮。这份嘈杂的声响,难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吵架是孕期最不可取的行为。任何不想伤害胎儿的夫妻当以节制为本,为了小宝宝的健康发育,快化干戈为玉帛,相亲相爱才是健康聪明孩子的源泉。

我们知道了胎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离不开声音,各种声音可以带给他不同的感受。声音在他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给他以美的享受,会使他心情舒畅。振耳欲聋的噪声会使他心情烦躁,“坐卧不安”。

噪声对胎儿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噪声影响孕妇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孕妇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失调,脑血管弹性遭到损害。神经细胞染色质溶解,因此出现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听力下降及全身乏力。长期的噪声使胎儿的听觉器官构成严重损害,胎儿的听觉发育受到阻碍,脑神经发育受到影响,出生后表现出对噪声的极为敏感并有惊恐、不睡、啼哭、拒乳、吐奶甚至痉挛现象。

噪声直接影响孕妇的胃肠功能,使孕妇消化功能不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并加重早孕反应,甚至导致剧吐或胃溃疡。胎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发育迟缓、流产、早产,出生后则为低体重儿,体质虚弱、多病。

噪声还影响孕妇的心血管系统。孕妇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管痉挛。此外在怀孕中、晚期时母体内血容量较以前增加、从而使心脏及肺的负担加重,因此孕妇出现心悸、气短的症状。有些专家认为:怀孕期心律不齐的妇女所生的孩子乐感不强。

噪声还对孕妇的情绪有影响:孕妇长期处在噪声中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如烦躁不安、焦急、紧张、激动、头晕眼花、易发脾气等。还可以使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出各种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激素,使血液有害的物质成分增多。由于母体内的有害化学成分及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会阻碍胎儿上颌骨的融合而造成腭裂。还可以影响胎儿性格的发育,出生后性格乖僻。

在胎儿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听觉给胎儿带来的影响是最大。因此,在我们胎教的内容中,利用胎儿的听力,对胎儿实施教育也相应占据重要地位。借助声音,对胎儿进行良好的引导,是我们实施胎教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说起具休的胎教,孕妇的打扮也是一项内容,也许有的孕妇在妊娠前也喜欢打扮,但那仅仅是为了打扮而打扮。我们现在说的打扮则是为了胎教的打扮。据比较流行的说法和研究结果,它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①勤洗澡。妊娠时,汗水等分泌物增多,要经常洗澡。洗澡的另一个作用是浴盆中水的浮力可抵消部分身体重量,使’日益发胖的身体轻松一下。’

②化淡妆。怀孕期间,由于激素和精神的影响,皮肤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要经常洗脸,补充必要的水分和油脂。面部要化淡妆,需要注意的是应选用无香料、低酒精的化妆品。

③小量运动。作些轻松的体操,短距离散步,既可消除紧张和疲劳,又可防止发胖。

④多梳头。选择梳洗方便的发型,而且一定要多梳,可以保持毛发的健康。

⑤严护肤。用护肤霜洗擦皮肤,避免受到阳光直射。护肤霜应选择用有光泽的健康色。

5高血压危害大 应掌握各血压指标

目前我国至少有两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两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专家介绍,目前在心内科门诊中发现,高血压病人的就诊率很低,在就诊人群中多以老年人为主。新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有超过50%的高血压病人不知道自己有病,超过40%的人不治疗,目前全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低于10%。

正常血压应是多少

提高知晓率自然要知道自己的血压值是否符合标准。根据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最佳正常血压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至139mmHg/舒张压80至89mmHg;高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判断自己的血压值

如首次测量血压数值为小于120/80mmHg者,认为是正常血压。如首次测量血压数值120-139/80-89mmHg,认为是正常高值血压,建议复查,隔几个月复查一次。

如首次测量血压≥140/90mmHg,但小于180/110mmHg,有可能是高血压,建议每隔1至2周测一次血压,如非同日三次血压≥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血压未达到140/90mmHg,则继续监测血压。

应多久测一次血压

年龄大于18岁以上的成年“正常血压”人,建议每两年测一次血压;对大于35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对易患高血压的人群(血压130-139/85-89mmHg、肥胖、长期过量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建议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坚持首诊血压测量制度,对到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不管看何病,均应测量血压。建议中老年人备有血压计,在家中自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正常高值血压者应该尽快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高盐饮食者要控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限制吸烟饮酒;坚持长期定量的体育活动。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合理使用降压药,长期平稳控制血压,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如果觉得《噪音可导致你高血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