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高血压的附加危害

2023-06-09 分类:百科

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对高血压十分了解,随着人们对高血压的了解逐步加深,其危害程度现已让很多人感到了惊骇。今天为大家介绍下高血压的附加危害,希望对大家进一步了解高血压有帮助。

1高血压的附加危害

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作为一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疾病,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积年累月,高血压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使众多的患者苦不堪言,那么高血压会导致哪些并发症,如何能够预防这些并发症就成为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

首先,高血压容易导致脑出血,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的血管不断老化,弹性也越来越低,脆性增加,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突然增高,会使血管内皮突然破裂,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其次,高血压容易导致心力衰竭,我们的心脏日复一日的劳动已然十分辛苦,如果给它额外的负担,心肌纤维会代偿性肥厚,等到失代偿的时候,就是心衰的时候。

最后,高血压还会引起肾动脉硬化、心梗和心绞痛等,其中心环节都是作用于血管。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必须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定期长期服用药物使血压控制到理想状态,注意低盐饮食和体育锻炼等。治疗高血压和预防并发症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2高血压的并发症

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

1、心衰

焦点:一半心衰归因于高血压,90%的心衰患者有高血压史。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关系非常密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人群中40%~50%的心力衰竭归因于高血压。

对策:积极控制血压,有效减少心衰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临床研究证明,降压治疗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少约50%心力衰竭的发生。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水平是预防和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途径。

提醒:识别心衰的“蛛丝马迹”

·活动后感到胸闷、气促或心慌。

·夜间平躺后出现干咳,端坐或站立时咳嗽减轻或消失。

·入睡后1~2小时突然憋醒伴有呼吸急促及喘息,坐起30分钟或长时间,方能缓解。

·夜间不能完全平卧,平卧即感闷、气短,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

2、房颤

焦点:一半以上的房颤与高血压有关,房颤是导致中风和心衰的重要原因。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国是房颤大国,男性多于女性。房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造成中风、下肢动脉栓塞等;二是心房以每分钟300~600次的速度快速颤动,影响了心脏的正常舒缩功能,容易导致心功能不全。

高血压与房颤的关系尤为密切。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不仅会显著增加发生房颤的风险,还会显著增加房颤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对策:降压是预防房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有效手段。

对高血压患者而言,积极争取降压达标,避免心室肥厚和心房扩大,是预防房颤发生的最重要措施。已合并房颤的高血压患者,若能在抗栓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强化降压治疗,亦会获得更多益处。

提醒:房颤的特征

·心慌是房颤发作时最突出的症状,心律越快,心慌越明显。

·脉搏绝对不齐,心跳的次数大于脉搏跳动的次数。

3、肾功能不全

焦点:高血压可导致肾病,肾病又会加重高血压。

高血压与肾脏病的联系非常紧密。高血压可以导致肾病,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

对策:降压护肾,从确诊为高血压的第一天起。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和肾功能(血肌酐),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尽早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护肾的关键在于降压。普通高血压患者,没有心、脑、肾器官损害,也没有除高血压外的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等),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提醒: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表现

·夜尿增多,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尿中有泡沫,且泡沫长时间不消失,提示尿中可能有蛋白。

·尿量变化(多尿或少尿),提示肾功能减退。

·尿色变化,如尿液浑浊、尿色变深等,提示可能存在血尿。

·晨起眼睑水肿,提示可能存在肾功能减退,导致体内水钠潴留。

三大高血压并发症:以上相关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希望对高血压的治疗以及并发真高的防治能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3高血压有哪些并发症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等。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

心力衰竭。心脏(主要是左心室)因克服全身小动脉硬化所造成的外周阻力增大而加强工作,于是发生心肌代偿性肥大。左心室肌壁逐渐肥厚,心腔也显著扩张,心脏重量增加,当代偿机能不足时,便成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收缩力严重减弱而引起心力衰竭。由于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负担加重的心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因而更易发生心力衰竭。

脑出血。脑内小动脉的肌层和外膜均不发达,管壁薄弱,发生硬化的脑内小动脉若再伴有痉挛,便易发生渗血或破裂性出血(即脑出血)。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部位多在内囊和基底节附近,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

肾功能不全。由于肾入球小动脉的硬化,使大量肾单位(即肾小球和肾小管),因慢性缺血而发生萎缩,并继以纤维组织增生(这种病变称为高血压性肾硬化)。残存的肾单位则发生代偿性肥大,扩张。在肾硬化时,患者尿中可出现较多的蛋白和较多的红细胞。在疾病的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遭到破坏,以致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体内代谢终末产物,如非蛋白氮等,不能全部排出而在体内潴留,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也发生紊乱,造成自体中毒,出现尿毒症。

4高血压并发症如何护理

高血压并发症如何护理呢?

一、高血压并发症的对症护理

1、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时,为血压突然升高或高血压脑病表现,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观测血压及脉搏、心率、心律的变化,尽快与医师联系,迅速采取镇静与降压措施。

2、呼吸困难、发绀时,常为高血压心脏病引起左心衰竭的表现。要立即令患者半卧位、氧气吸入,吸氧用的湿化瓶应换用20%~30%乙醇,并按医嘱应用强心药物。

3、如有心悸,应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及心律变化,做好记录。安慰患者,令其卧床休息,消除紧张情绪,一般可很快缓解。

4、晚期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浮肿。护理中应注意严格记录水的出入量,以便量出为人。饮食中限制钠盐(一天食盐量不高于3克),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好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

5、晚期高血压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出现昏迷与偏瘫。对于这类病人,平时应注意安全护理,防止坠床、窒息、肢体烫伤等。病情严重时应转往医院处置。

二、高血压危象的预防及护理

1、家属要熟悉引起高血压危象的常见诱因,如精神创伤、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感染、用药不当或中断治疗等。在护理过程中,要帮助患者避免、消除各种诱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注意观察其血压、神志、心率、心律、呼吸的变化。食盐限制在每日2.5克以下,在服用噻嗪类或呋塞米利尿剂时,应注意给患者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等),禁烟酒及刺激性饮料。

2、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抽搐、惊厥等高血压危象的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迅速救治。主要原则是快速降压、制止抽搐。应用利尿剂及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抬高床头、给予吸氧、安慰患者避免躁动、使其保持安静,并立即与医院联系。

现在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应该掌握了高血压并发症如何护理的方法,只有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医疗常识,才能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5如何急救高血压常见并发症?

1.病人血压突然升高,并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甚至视线模糊,说明已发生高血压脑病,应让病人立即卧床休息,及时服降压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并稳定病人情绪,不要紧张。

如果服药和休息后病情无好转,应通知急救中心送医院急救。

2.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咳粉红色泡沫痰,可能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应迅速让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姿,如备有氧气袋,应马上让病人吸氧,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

3.高血压病人在劳累或受到精神刺激后,突然发生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可放射至左肩或左上肢、面色发白、出冷汗……要让病人安静休息,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并吸入氧气,马上呼叫急救中心。

倘若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不但头痛、呕吐,还出现肢体麻木瘫痪、意识障碍,要立即让病人平卧,将头朝向一侧,防止把呕吐物吸入气道,造成呼吸困难。发现这种病情,家人应马上通知急救中心。

如果觉得《高血压的附加危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