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乙肝高危人群拉响警报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2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乙肝非常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危及生命,因而乙肝的防治非常重要。小编下面给大家科普些乙肝小知识,介绍为乙肝高危人群拉响警报!。

1为乙肝高危人群拉响警报!

中国是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地区,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的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研究表明,血中的乙肝病毒数量(血清HBV DNA值)与疾病进展程度直接相关。但现实生活中,由于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多数病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慢性感染了乙肝病毒,致使乙肝病毒有机会在体内进行长期、持续的复制,可能迟至出现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的乙肝相关并发症时才发现得了乙肝,到那时为时晚矣!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得乙肝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到医院去做乙肝标志物检查。由于条件限制,目前我国还不能做到人人都到医院去检查。但医生告诉我们,乙肝高危人群要特别警惕!

那么,什么是乙肝的高危人群呢?

乙肝的高危人群是指那些对乙肝病毒无抵抗力、易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高危人群的感染与乙肝传播途径相关。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类: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皮肤粘膜传播等。在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即患有乙肝的母亲将病毒传给子女)和血液传播。所以乙肝的高危人群包括:母亲是乙肝感染者的婴儿、乙肝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吸毒者、性传播疾病病人、血液透析病人、部分医护人员等。

此外,对于那些家庭成员中有乙肝并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人群来说,也应提高警惕。著名医学杂志《柳月刀》早在1981年的研究中就表明,有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肝癌、肝硬化的危险更高,比如肝癌的发生率比没有家族史的高2-5倍。

在我国,乙肝是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之一。

如果本人确诊尚未感染乙肝的,应及早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反之,如果一旦检查发现自己已经患了慢性乙肝,也不要过度恐慌,应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这将有利于控制病情,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降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海门研究证实,病毒DNA持续复制和肝癌肝硬化密切相关。HBV阳性的患者发生失代偿是阴性的4倍,死亡是5倍。因此,病毒水平越低,肝癌发生率、死亡率就越低。

治疗乙肝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早期采取强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液中乙肝病毒水平,降低耐药的发生,取得更佳的长期临床疗效。核苷类药物证明长期治疗能延缓肝脏疾病进展,减少肝癌发生,逆转肝硬化。恩替卡韦是最新上市的抗乙肝新药,它是目前核苷类药物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能力强、且耐药变异发生率低的抗乙肝新药,给乙肝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乙肝治疗不当,会出现:乙肝+糖尿病=肝衰竭!

病例

王先生10年前得了急性乙型肝炎,病情时好时坏,逐渐发展成慢性乙肝。保肝对症治疗后,现已可以正常上班。近两年他出现口渴、多尿等症状,经化验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此后,患者常年坚持口服二甲双胍和美吡达,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近来,他突然出现严重的乏力、消瘦。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已经是肝硬化伴腹水,肝功能明显衰竭。

分析

肝脏疾病,尤其是常年肝酶增高者,可以伴发类似Ⅱ型糖尿病的症状。是因为肝脏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在糖异生、糖原合成贮存和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及释放方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一些与糖代谢有关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分泌后也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为这些激素的第一作用器官。肝脏损害时葡萄糖耐量进行性减低,其中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上称为肝源性糖尿病。而且有些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与双胍类均可引起肝损害。用药不慎,可能使原有的肝病发展为肝功能衰竭。

时下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根据症状及血糖很容易诊断为Ⅱ型糖尿病。但应该注意那些患有急性肝炎、慢生肝炎、肝硬化或常年酗酒的糖尿病患者。应鉴别他们是肝源性糖尿病,还是真正的Ⅱ型糖尿病。对肝源性糖尿病肝酶增高者,应该向他们说明,长期口服降糖只会加重肝功能的衰竭。而胰岛素才是最好的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和防止肝衰竭的药物。

3乙肝孕妇 孕期仍需继续保肝治疗

乙肝孕妇用药要注意以下事项:

尽量减少用药

由于胎儿在母体中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均取自于母亲,怀孕期间孕妇的用药可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问应尽可能减少用药,尤其是在怀孕的6—8周时,这一时期是胎儿各主要脏器发育的关键时期,许多药物如应用不慎就会引起胎儿生长发育异常。

切莫谈药色变

由于患有乙肝的孕妇的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怀孕期间孕妇肝脏负担的加重及免疫状态的改变均易造成病人出现肝功损害,转氨酶升高。一旦出现肝功损害,病人就必须应用药物保肝治疗。

同时由于怀孕这一特殊生理时期,免疫状态改变造成孕期许多疾病易感,一旦患病就须依照病情的严重程度来用药。当今社会由于对孕期用药危害性的过度宣传,使得许多人对于孕期用药谈虎色变,一旦孕期生病拒绝用药,导致一些较轻的疾病由于没有积极治疗而加重,甚至危及母亲及胎儿生命。

总之,孕妇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全面考虑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尽最大可能积极治疗孕妇的疾病,同时保护胎儿的健康。

孕妇应消除紧张情绪,将自己的情况全面详细地告诉医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乙肝保肝治疗最重要吗

全国首次《乙肝患者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有近50%乙肝患者错误地认为“保肝治疗最重要”。此外,还有不少患者错误地认为“反正乙肝治不好,治了也等于白治”。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目前,保肝护肝的药物多达300多种,而且多数是中药、中成药,由于这些药物大多数不涉及停药病情反弹及耐药等问题,所以在转氨酶升高的时候,乙肝患者容易接受保肝护肝的治疗。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乙肝治疗首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从而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

因此,专家认为,从长远的目标看,乙肝治疗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而保肝护肝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专家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根治乙肝,但不能根治是不是就不治疗了呢?美国的数据显示,乙肝病人不治疗,5年内12%-25%会发展为肝硬化,在中国这个数据可能更高。

因此,乙肝的治疗是有限的长期治疗,其目的就是抑制病毒,减少和防止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

5治乙肝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首先,要对所有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一支乙肝疫苗的零售价格只有几元钱,一个新生儿打3支,总共也只有几十元,这几十元可以保障小孩未来不得乙肝。假如不打疫苗,一旦得上乙肝,终生用于乙肝的诊疗费用有可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其次,所有经化验检查证实未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员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尤其是对与乙肝患者亲密接触的高危人群,选择性疫苗接种。对于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需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

原则乙肝治疗终生坚持不懈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者1亿多人,有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乙肝大国”。我国现有的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80%以上都是由乙肝发展而来。

专家提出,“预防”不只体现在感染之前,也须贯彻到感染后不同的疾病阶段,防治得当仍能保健康。正如刘德华所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他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身体,正确按照肝炎的防治手段去做,一切还很健康。

慢性乙肝病人所处的不同阶段都要有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长期观察、定期随访、按时复查,注意病变发展方向;处于发病状态的乙肝病人应及时予以治疗,防止病变向肝硬化方向发展,慢性活动性肝炎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症者,在经济条件许可前提下,可用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不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以先进行保肝降酶降黄的辅助治疗。

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定期全面复查,尤其是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到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肝组织学检查;肝硬化患者可以定期检查胃镜,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看是否有癌变发生;晚期肝硬化者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肝脏移植。

如果觉得《为乙肝高危人群拉响警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