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乙肝治疗的关键是哪些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1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乙肝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其对人身体的影响很大,极有危害。小编下面向大家讲解乙肝治疗的关键是哪些,了解乙肝的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

1乙肝治疗的关键是哪些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大部分患者发生病情恶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乙肝的前期治疗没有引起患者的重视或者由于治疗不当的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这里要提醒广大的乙肝患者,对于早期乙肝的治疗直接决定了乙肝后期治疗的效果,希望引起乙肝患者的重视。

认识乙肝传播途径:生活吃饭不会传染乙肝,平时的接触也不会传染乙肝。要知道母婴、血液、体液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选择医院、选择正规医院的专科——感染科或者肝病科,专科医生对治疗方案和药物特性的了解都较全面。

百分之七八十的乙肝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仍须定期检查,监测病毒的状态如果一旦发现病毒在体内复制,就必须接受乙肝治疗。

病毒对药物耐药。医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乙肝、服用周期、联合用药等方式预防和减少耐药的发生,不能因耐药问题放弃治疗。

正确用药。目前各国都有慢性乙肝治疗指南,包括控制病毒、减少或清除病毒,使乙肝患者肝炎不活动、病毒不复制、减少乙肝患者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等。

2乙肝初期治疗如何正确用药?

选药物,成功第一步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发现有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确实会因为乙肝病毒迟迟控制不到理想范围而焦虑,有些因此自暴自弃放弃抗病毒治疗,走向街头游医;有些患者不得不通过借款来筹集资金以解决病毒耐药,或疾病进展所带来的额外医疗费用。但是也有患者在医生的正确治疗策略下,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避开了抗病毒治疗道路上的各种 “拦路虎”,正常地工作生活。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专家指出,乙肝病毒是慢性乙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源头,只要控制好乙肝病毒,从治疗一开始就把病毒量控制到最低,病情就完全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学习、建立家庭和生育。

对耐药问题的担忧是乙肝患者最多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甚至影响到生活质量,也影响到抗病毒治疗。缪晓辉教授表示,虽然当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是耐药问题的出现让乙肝治疗更趋复杂;乙肝抗病毒治疗不但要选对时机,还要选对药物。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缪晓辉教授认为如果患者在第一次接受抗病毒治疗时就接受强效低耐药药物治疗,就等于是向成功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如强效低耐药药物博路定(恩替卡韦片)六年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初治患者接受博路定(恩替卡韦片)治疗6年后,累计耐药发生率仅1.2%。

如果初次治疗时选择耐药率高的药物,等到病毒耐药时再换药,可能已经导致病毒多个位点的变异,降低了后续药物耐药的门槛,从而加大了后续治疗药物的耐药率。优选用药可以降低除直接经济成本以外的经济负担,有效控制多次或反复出现病毒学或生化学反弹而导致的疾病进展,避免因耐药产生的心理负担。因此,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强效低耐药抗病毒治疗药物是“低成本”慢性乙肝全程管理的根本。早在2009年,美国乙肝实践指南就强调在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中应首选使用强效低耐药的药物如恩替卡韦等,而其它抗病毒核苷类似物口服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因降病毒能力较弱或耐药情况严重而未被建议为一线用药。

全程“双降”,轻松生活有希望

但在现实治疗中,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双降”——“强效降病毒,降低耐药风险”的重要性,往往只是单纯的从经济角度来考虑,选用了价格便宜但是耐药率较高的药物进行治疗,导致出现耐药或病毒控制不佳等不良后果。缪晓辉教授指出,这类患者在当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占相当大的比例,也是当前医学界迫切需要慎重考虑治疗策略的一类人群。

一项针对曾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但病毒控制不佳患者的研究显示,当更换使用强效低耐药药物博路定(恩替卡韦片)后治疗48周后,68%的患者的病毒载量降至不可测水平。今年年初一项针对中国患者的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当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至少3个月但乙肝病毒控制不佳的患者改用强效抗病毒药物博路定(恩替卡韦片)治疗48周后,超过一半的e抗原阳性患者和近100%的e抗原阴性患者的病毒指标降至不可测。

缪晓辉教授强调,强效降病毒和全程降耐药风险必须贯穿治疗全程。由慢性乙肝而导致的成人肝硬化的累积发生率与持续高病毒载量呈正相关,所以2010年新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在患者初次选择抗病毒药物时,应尽量选择强效、长期使用耐药率低的药物。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控制不佳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乙肝治疗须长期抗病毒治疗

最新指南认为,为了达到乙肝治疗目标,就必须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而长期乙肝治疗的主要问题是抗病毒耐药变异的产生,因此,对于初始治疗患者,从治疗一开始就要优先选用抗病毒能力强、耐药率低的药物。目前,减少耐药发生率首先是减少血液中病毒的数量或者尽可能降低病毒载量,最好能降至低于检测限的水平。因为,病毒复制越低,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小,耐药率的发生也就越低。其次,药物本身要具有较高的“耐药基因屏障”,即病毒要在好几个位点同时发生突变时才会发生耐药变异。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过早停止抗病毒治疗乙肝的后果 患者能否规范的接收抗病毒治疗是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规范抗病毒治疗就是要做到“二个坚持”,即坚持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坚持规范的监测计划。

3乙肝治疗用药方式

乙肝是是我国当前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经济发展的水平较底,卫生条件比较差是本病流行的基础。本病遍及全球,乙肝表面抗原(懊抗)携带率,热带地区高与温带,男性高与女性,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国家里,儿童携带率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经血液、性接触和生活密切接触都是传播的重要方式。

急性乙肝治疗用药方式

如果是较大儿童(7岁以上)或成年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不管是无症状但能产生特异免疫应答的隐性感染,还是有症状的显性感染,其中绝大部分感染为一次性感染,即我们常说的急性乙肝。

急性乙肝时,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最终将被彻底清除,只有极少数感染者成为慢性乙肝病人或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急性感染多呈自限性经过,所以其治疗并不复杂。

急性乙肝的治疗包括合理的休息、适当的营养和必要的药物,以休息和营养为主,用药种类不宜太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一般也不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至于隐性感染,多数难以发现,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病毒已经消除了,并且获得了特异性免疫力。不管隐性感染还是显性感染,机体在清除病毒过程中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都对机体有保护作用,能够抵御乙肝病毒对机体的再次侵袭。

慢性乙肝治疗用药方式

感染年龄越小,形成持续感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病人的几率越大。如果是围产期(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造成的感染,又未采取任何阻断措施,则将会导致大部分婴儿在将来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病人。所以慢性乙肝治疗用药就要注意时间和对象。

对于慢性乙肝治疗用药是其次,如果实现自然阴转比较理想,可使宿主传染性降低或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但总的说来,慢性持续性感染、主要是慢性乙肝的治疗是迄今未解决的难题。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乙肝治疗的难题正在被逐一攻破。国际肝病界认为,2009年推出的肝细胞透析疗法是目前解决慢性乙肝治疗难题的代表,其创造性的将尿毒症治疗核心技术——超声透析运用于乙肝治疗,从而实现了精准给药,瞬时提升数十倍药力,一举打破了乙肝慢性化和乙肝耐药两项世界性难题。

综上所述,由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类型不同,其预后也不同。对乙肝我们提倡科学的规范化治疗。目前医学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一般都能达到较理想的疗效。肝病专家提醒,由于治疗的多样性,还有病情的变异性,乙肝患者无论病情的急慢都要接受科学的诊断治疗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4乙肝治疗用药措施

乙肝治疗用药市场过度“西化”的情况令人担忧。在广州日前举行的全国肝病防治新进展学术会上,有专家呼吁重视中药的作用,制定《中西医结合防治乙肝指南》。

目前我国乙肝治疗用药市场出现明显的过度“西化”现象。按照我国首部《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只要有适应症且经济条件允许,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但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线治疗药物往往禁忌症多、不良反应大且疗程长,远期效果尚需临床验证。

据记者了解,去年我国乙肝治疗药物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其中西药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占市场的70%,中药仅占10%。人们在乙肝治疗上存在相信西药而排斥中药的倾向。

事实上,中药在治疗乙肝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广东省肝脏病学会有选择地进行中药抗纤维化治疗,在对92例乙肝病毒携带者随访11年后,仅发现一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组织有炎症改变。

与会专家就此呼吁,为实现持久性抑制乙肝病毒、阻断其向肝硬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医患双方应从单一运用西药抗病毒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建议采用西药抗病毒治疗与中药相结合,运用西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同时配合中药突破慢性肝病久治不愈的“瓶颈”,从而有效遏制肝硬化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

5治疗乙肝要科学用药

乙肝危害大,牵一“肝”而动全身

很多人都知道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非常厉害的传染病,这种疾病在人体潜伏期的时候,通常外表上看不出症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也感觉不到有什么不舒服。因此,这是潜在的可怕传染源,健康人和其接触就会有被传染的可能,这样周而复始,造成乙肝广泛的流行和迁延不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很多,大因为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且难于控制。而且乙肝病毒的人数很多,更多的是隐性感染,更难于控制其传染性。母婴传播是常见的传染途径之一。

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其它多种疾病。常见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有:糖尿病;胰腺炎;胆道感染;肾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肌炎和心包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消化性溃疡;自发性腹膜炎;性激素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的疾病。

虽然乙肝有如此大的危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但是只要科学治疗,任何疾病都有治愈的可能。乙肝并不是不可打败的,近日就发现有乙肝治愈的成功案例:

北方汉子9年寻医,乙肝终治愈

马文辉,现年40岁,河北人。他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长得魁梧健壮,但是谁能想到他曾经得过乙肝,9年前查出患有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9年中走遍了当地治疗乙型肝炎的医院,甚至服用了一些民间的偏方,但都没有什么效果。去年因肝区疼痛到北京某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

常规检查:1、HBV—DNA:1.676×108copy/ml

2、肝功:ALT112U/L AST75U/L GLB3.1g/L

3、B超:肝硬化并门脉高压(门静脉1.5cm),脾大(脾厚6.5cm,脾静脉2.0cm)

深入检查:接诊医生钟教授为其做了肝功能检测,发现有向肝癌发展的倾向。

诊断:肝硬化并门脉高压

治疗:钟教授根据检查结果仔细分析,并与多位临床经验丰富的肝病专家商讨后,决定为马先生采用肝病最新权威疗法“软肝排毒转阴汤”进行治疗。一周后,患者食欲不振、乏力、腹水、黄疸、出血倾向等症状显著减轻甚至消失,逐渐康复。

复查:病毒降至103copy/ml以下,HBV—DNA转阴,肝功恢复正常,白蛋白也由原来的33g/L升为43.6g/L,达到临床治愈标准。随访,无复发。

治肝,科学用药先行

以上的成功案例不是偶然的,要治愈乙肝,科学正确用药很关键,通过抗病毒与护肝结合的治肝养肝疗法才能达到治愈乙肝的最佳效果。

1.乙肝抗病毒治疗。在乙肝治疗过程中,乙肝抗病毒治疗可以说是最核心的一部分。因为只有长久抑制或者清除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乙肝患者的病毒才能长久稳定。目前乙肝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这些抗病毒药物的治疗都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2.保肝降酶治疗。通常选择含有五味子丙素、甘草酸、齐墩果酸、水飞蓟素等化学成分的药物。具有益肝滋肾、解毒祛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肝病转氨酶增高者,只要患者正确使用降酶药物,转氨酶大都可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降酶治疗效果持久稳定。

3.免疫调节治疗。包括细胞免疫调节、体液免疫调节以及对乙型肝炎病毒存在方式的影响等。需要指出的是,各种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免疫调节分子之间具有互相促进和制约的作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免疫调节细胞比例失调或免疫调节分子消长失控常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并可引起疾病。

如果觉得《乙肝治疗的关键是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