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游糖友须小心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7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这世上什么事都可甜甜蜜蜜,唯独血糖千万不要太“甜”。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解秋游糖友须小心,提前预防,健健康康!

1秋游糖友须小心

(1)出发前最好测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如有其它并发症还应检查有关指标),根据测定的指标咨询医生自己能否参加旅游,并请医生写一份关于病情、所用药物及剂量的材料带在身边。

(2)选择适当的旅游线路、旅程长短、交通工具和具体方法(如采用爬山,还是乘索道上山等),还应买一份旅游人身安全保险。

(3)事先告诉导游低血糖处理等急救方法。

(4)必须随身携带下列物品:病历卡或保健卡以备发生意外时供医生参考;备好足够的药物,注射胰岛素者还应携带注射器械和消毒用具;尽可能带上血糖监测仪,以备随时监测血糖;应带好糖块、巧克力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5)在旅途中,饮食和运动量尽可能保持和平时相接近的程度,如超过较大范围,则应及时监测血糖,按所测的血糖值调整饮食和运动量,必要时则应安排休整时间。

(6)在气温较高时旅游,需胰岛素注射的患者应选择有冰箱的旅社住宿,以备胰岛素能低温贮藏。

(7)选择餐饮店要卫生,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以少油、少盐、清淡、低热卡为原则。还应告诉厨师烹调时不用白糖。如因故推迟用餐时,先吃少许零食。

外出旅游还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选用宽松、舒适、软底的平跟鞋和吸汗性强的棉织袜,经常检查鞋内有无砂石之类的异物,防止发生破损而导致糖尿病足等。

2秋游时 莫让荨麻疹扫了兴

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游玩的时候,而此时也是昆虫活动频繁的时节,有的人被昆虫叮咬后很容易引发虫咬皮炎。最近皮肤科门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尤其是小孩子身上起红疙瘩,有时还有水疱,痒得厉害,有些都抓破了,这种皮肤病叫丘疹性荨麻疹,也叫急性单纯性痒疹,俗称虫咬皮炎。

本病好发于儿童,夏秋季多见,多因跳蚤、臭虫、螨、蠓、蚊等节肢动物叮咬所致,好发于腰、臀部和四肢伸侧,皮疹为黄豆至花生米大小梭形红色风团样损害,中央常有小水疱,有时可见水肿性红斑、紧张性大疱,散在或群集分布,不对称,伴剧痒,红肿消退后可留有短暂色素沉着,病程7~10天,常因搔抓导致继发细菌感染而病程迁延。儿童皮肤娇嫩,免疫机能不完善,被蚊虫叮咬,极易发病;但多次叮咬可产生耐受而出现脱敏现象,因此本病随年龄增长而减轻,得了丘疹性荨麻疹。

得了丘疹性荨麻疹,皮疹较少的,可自行外搽炉甘石洗剂、花露水、糖皮质类固醇霜,口服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如果皮疹较多较重,还是看医生吧,医生会叮嘱不要乱抓以免引起继发性感染。

防病胜于治病,所以外出旅游时小心草丛、树阴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的话,应该穿长衣裤,扎紧裤角,采取好防护措施。

3糖尿病心肌病治疗

糖尿病心肌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控制血糖

虽然尚不清楚严格的血糖控制是否改变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程,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2.降血压

治疗高血压是基本治疗措施,理想的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钙通道阻滞药、α1-受体阻滞药。动物研究显示维拉帕米可逆转糖尿病心肌病中心肌细胞的钙转运缺陷,应用维拉帕米似乎更合理,但它可能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左心功能恶化,应慎用。

acei对心肌收缩、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细胞生长、心肌肥大、再灌注损伤均有益处,也可以减轻心肌肥厚,保护肾脏,降低胰岛素抵抗,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噻嗪类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药均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释放降低,加重高血糖,引起并加重高脂血症和阳痿,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应用,尤其是避免两者合用。

3.降血脂

研究表明和正常体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即使中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左室舒张期僵硬也很明显,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患高脂血症的概率高,所以有时需进行降血脂治疗。

4.抗心衰治疗

(1)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同一般心力衰竭。

(2)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者,应以钙离子拮抗药为主,加以其他抗心衰治疗药物,如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及硝酸酯类等。

(3)β-受体阻滞药: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时机体的肾上腺素能反应有钝化作用,选用有内在交感反应的β受体阻滞药则无此钝化作用。由于窦性心律失常的糖尿病患者的心房的应激性起搏功能受损,应用那些影响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时,应慎重。

5.治疗心绞痛 应用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6.其他 如戒烟;合并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者,应注意纠正;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或噻氯吡啶等改善血液凝固性异常。

4糖尿病与吃糖有关吗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一、吃糖太多会得糖尿病吗

“不要吃那么多的糖,要不会得糖尿病的!”我们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善意的提醒,那么多吃糖是不是会引发糖尿病呢?答案是否定的,吃糖和患有糖尿病没有直接相关性。

是否发生糖尿病是与遗传因素紧密相关的,父母为糖尿病患者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极大,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没有家族史的人群。具有糖尿病遗传倾向的人群在一定外界诱因的作用下就可能发病,而如果注意饮食和生活调节,就可能避免糖尿病发病。

实际上糖并不只是指日常使用的白砂糖、水果糖、巧克力糖等,糖包括单糖、多糖和双糖,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即主食类食物也属于多糖类食物。无论哪一种糖类都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如果长期多吃糖类食物会导致多余的热量摄入,引发肥胖而有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糖尿病;并且多吃糖类食物可使许多隐性糖尿病患者迅速转为显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上糖尿病。不少老年人可能出现轻微的高血糖,由于病情轻微常不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在食用糖类后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高血糖。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吃糖和糖尿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到底是什么引起了糖尿病呢?

二、糖尿病发病原因

1、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是造成血糖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糖高或者说高血糖病人在饮食方面,无时无刻都在严格地进行着控制。

2、缺少维生素

人体缺少维生素e容易患糖尿病。除减肥和加强体育锻炼可减少患糖尿病的危险外,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3、年龄

年龄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 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4、妊娠

糖尿病的病因还有妊娠期的激素如泌乳素、生长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另外,胎盘可产生胰岛素酶,加速胰岛素的降解。

5、运动量少

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运动,并且在吃饭时会大量摄入过多的甜食或者甜饮料,这些食物进入身体后就会形成大量的糖分,从而引起身体的血糖过高。

6、长期饮酒

饮酒可能会导致营养缺乏,长期饮酒可能损害肝脏、胰腺、生殖系统、血管,升高血糖。还打乱和干扰了饮食计划,抑制糖异生作用,降低那些胰岛素等降血糖的成分作用,从而使血糖高。

知道了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以下食物不能多吃。

三、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的食物

1、少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机体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因此,重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

2、不能饮酒

酒类每克中含14.64千焦(3.5千卡)热量,为高热量食物,有消耗体内热量的作用。过量的酒类可以发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谢紊乱,使肝脏负担加重。糖尿病病人在饮酒时,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常饮酒而不吃食物,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葡萄食品)糖量减少,出现低血糖(血糖食品)症状。因此,重症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要严禁饮酒。

3、少吃高糖多盐食物

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医生们通常是把限制饮食,特别是限制进食含糖高的食品,作为重要的防治方法来指导患者。但是,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很少引起注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消化食品),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

5糖尿病病人吃糖好吗

据统计冬天是糖尿病病人病情严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冬季糖尿病病人更应该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饮食与普通人饮食具体的差别不适很大,但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节制,不能和正常人吃饭一样随便乱吃,要注意控制饮食,特别是主食,如大米、面粉以及其他的含有淀粉类的食物,禁止吃糖、糕点等食物。

冬季糖尿病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可以多吃一些(羊肉、姜汤)等御寒的食物,避免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后,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从而加重病情。常用的还有蚌肉苦瓜汤、山药莲子汤、山药枸杞蒸鸡等。

像巧克力、白糖、红糖、麦芽糖、甜饮料、蛋糕、甜面包以及糖制糕点等这类食物都是非常容易造成血糖的升高的食品,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病人。最好能尽量避免摄入这类食物。并且,像肥猪肉、羊油、奶油等这些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糖尿病病人就更应特别注意,尽量不用或者是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知道了冬季糖尿病病人吃什么好之后,在日常的糖尿病饮食中就应该多加注意,糖尿病人在饮食方面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特别是不能因为病情有所好转就半途而废,否则会导致糖尿病病情严重,更加难以治疗。

如果觉得《秋游糖友须小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