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先心病术后的饮食控制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3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在做完手术后需要精心的呵护来促使他们能够早日的复原,其中饮食的控制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对他们的饮食应该好好控制。

1先心病术后的饮食控制

1.不宜盲目进补。有些家长认为人参有滋补作用,于是给术后的孩子喝参汤。人参确有强心壮体、补气生津的功能,但不同的人参具有不同的性能,服用不当反会引起胃口减退、鼻子出血、烦躁不安等症状。另有一些补品对生长发育期间的孩子并不适宜。

2.不宜多吃罐装饮料和冷饮。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罐装饮料品种繁多,不少饮料的成分主要是糖或糖精、香料、色素和水,营养却常不足。冷饮也是孩子们都喜欢吃的,但大手术后患儿的消化器官尚处于恢复调整阶段,这时患儿的消化功能往往较弱。过冷的食物进入胃内会刺激胃粘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消化过程;同时也会减弱消化道的杀菌能力,导致胃肠道发生感染性疾病。

3.严格控制盐的摄入。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而钠在人体内具有”水化“组织的作用,体内的钠和氯大部分都是从尿中排出的。而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会引起体内大量水分的潴留,造成患儿全身水肿、肝脏肿大、增加心脏的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心力衰竭。同时,饮食过咸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患儿的饮食一定要偏淡些,腌腊制品、咸蛋、咸鱼等含盐量过高的食品尽量不要食用。

4.不宜多吃巧克力等甜食。心脏手术之后,当小儿不愿意吃饭时,不少家长喜欢塞巧克力给小儿吃,以为这样可以保证营养。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糖,热量很高,但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与小儿的正常需要量相差很大。多吃巧克力易造成小儿消化不良、大便秘结、食欲减退。同时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食用过多不仅会使小儿过度兴奋、影响休息,而且对小儿的大脑发育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最好的术后”补品“乃是天然食物。家长只要按着上述的几项原则,在孩子每天的饮食中注意荤素搭配、粗细均衡,在烹调时注意防止营养素的丧失和破坏,确保一日三餐吃饱、吃好,孩子一定会尽快恢复体力的。

2治疗肾病先治心病!

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几年来呈年轻化趋势。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近百万人死于各种肾病引起的疾病。肾病后期,不少患者靠透析维持生命,其中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已成为肾病发展的危险三部曲。

其实许多患者心里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为严重,作为医生除了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疾病之外,对于患者心灵的把握也很重要,往往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病人焦虑、情绪不安是很正常的,所以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心理护理的前提。而良好的沟通就是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患者的立场解决问题,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下面我们来讲述发生在病区的那些真是的事情:

张老爷子原来是干部,无论到哪总是倍受关注和礼遇,退休在家清闲没几天就因为肾病到医院来报道了。初入院时话也不多,总是闷闷不乐的,主治医生小李见状,感觉老爷子是心理状态不好,于是每每有空就去和老爷子攀谈,说说肾病其实没那么可怕,说说肾病是怎么回事,说说既然得了肾病要怎么积极治疗,日常如何护理之类的话,老爷子见他耐心、诚恳而温和,慢慢放下了防备,解开了心结,整个人都开朗起来了。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肾病患者就怕感冒病情反复,小李总是在下班前去病房报下今晚和明天的天气情况,提醒病人们盖被、添衣,病人们也总是戏言道:“我们可不付信息费哦”。

很多的医生和护士甚至放弃了本身就不充足的假期,陪着患者取逛街,买东西。其实,陪患者根本就不是医护人员份内的事情,医生们私底下也交流过患者本来得了肾病就已经很可怜了,再说很多患者都是外的的,在医院人生地不熟的,让他们自己出去也不放心啊!既然人家来我们医院治病,那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为了这份信任,我们也应该尽心尽力的照顾好病人。话虽然很朴实,但是想想要做到这些是需要多少的牺牲,多高的境界,才能一天天一年年这样无怨无悔的坚持着啊!

其实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每天上班提早到,去病房巡视病患,每天下班晚走,去病房聊天交流,他们总是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病房讲解肾病的小知识,这些人把病房变成了课堂。每每例行检查时这群人都会用“心”把手捂热,然后会用手把听诊器捂热,碰触到病人的永远都是暖暖的“心”,而不是冷冰冰器械,这些人把病房变成了家。这群人无论治病还是生活总是比病人考虑的早一步、全一点,迎面的总是笑容,问诊时总是认真、沉着,这些人把陌生人变成了朋友。

3先心病及其治疗

一般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患儿,常有喂奶困难、营养不良的表现,易有反复肺部感染。如婴儿出现上述表现,父母应及时送医院仔细检查,大多数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具有特殊的心脏杂音,参考胸部X光片或超声心动图,一般不难诊断。少数轻症病例可以自愈,但一般均需手术纠正心脏血管畸形。学龄前儿童期是施行手术的合适年龄,严重的在婴儿期即应施行手术。未施行手术、暂不宜手术或病变轻而不考虑施行手术的病人,宜根据病情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引起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血栓栓塞。凡本病患者在施行任何其他手术的前后,包括拔牙、扁桃体切除等,都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4先心病可否药物治疗?

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方法为手术根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开展了一些新的方法,在此我们重点介绍一下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具有简单、方便、无副作用,可免除一刀之苦,又节约费用的好处。在国外,对婴幼儿先心病是先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再进行手术治疗。

适合药物治疗先心病的有:(1)简单的左→向右分流:也就是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等。(2)年龄3岁以内的患儿效果最好,年龄长大的孩子也有效。(3)无合并症。(4)缺损口中小型,特大型的缺口也可关闭,但较少见。多数治疗后见缺口缩小。

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发现经药物治疗后,缺口关闭率高达74.3%,远比自然关闭(未经药物治疗的关闭14%~30%)要高。

5治疗先心病,只能靠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环境因素、生活习俗的差异、遗传因素以及母亲怀孕时年龄偏大、父亲饮酒、母亲孕早期服药、感冒等,都是患病的诱因。

我国先心病患病率平均为8%,占首位的是室间隔缺损(可占30.4%—59.68%),其次是房间隔缺损(占18.4%—39.8%),动脉导管未闭(占5%—14.9%);而紫绀型心脏病中法乐氏四联症居首位(3.8%)。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出生率1%保守计算,我国每年有约10万左右的先心病患儿出生。

1/3的先心病患儿在出生后短时期内因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死亡。紫绀型心脏病中,法乐氏四联症1岁以内死亡率高达25%,其他更复杂的畸形死亡率更高。

手术治疗是先心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外科手术及介入封堵手术,结合外科和介入手术两者优点的“杂交”手术也获得突破,开始应用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近年来,医疗技术及设备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儿应早诊断、早治疗,甚至要树立急诊、亚急诊手术的观念。这样才能让更多复杂的先心病患儿获得新生,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即使是刚出生的早产儿,也能获得有效的治疗。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患儿家长也不要惊慌,有少部分简单先天性心脏病能自愈,在出生后1年内,单纯小室间隔缺损中有20.5%—52.9%会自然闭合,单纯房间隔缺损约有80%会自然闭合,对于这一类病人,只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平时注意加强营养、合理锻炼、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发热即可。

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肺炎、缺氧、心衰等,大多数患者经过心脏听诊就能及时发现。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是先心病最简单而准确的检查手段,甚至在胎儿18周时就能够准确判断。多排CT、心导管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复杂的先心病。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不可怕,只要在专业的心脏中心,结合医务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医疗设备的优势,一定可以明显提高先心病的临床治愈率和远期疗效。

如果觉得《先心病术后的饮食控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