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多吃面包可导致心脏病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8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医生会经常告诫人们,如果食用过多的面包、玉米片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的食品,可能会影响心脏健康。但是之前人们并不了解这种现象的机制。最近有研究终于验证了多吃这些食品的危害性,揭露了其具体机制。

1多吃面包可导致心脏病

在最近的一项重要研究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引发心脏疾病的具体机制。该科学家说:“玉米片、面包、炸土豆条、碳酸饮料会给我们的动脉施加额外压力,我们首次阐明了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品如何引发心脏疾病。”在人体消化糖类物质含量较高的食品时,动脉血管的内皮细胞壁似乎会出现突然而短暂的功能失常。这项研究验证了过多食用面包、玉米片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的食品会影响心脏健康。

特拉维夫大学Sackler医学院的博士迈克尔。谢克特(Michael Shechter)与内分泌研究所的同事一起,通过观察吃过各种食品的学生的动脉血管内部情况,清楚地看到了当学生吃下不益于心脏健康的食品时,他们体内会发生哪些反应。谢克特发现,血糖生成指数(high glycemic index)较高的食品能使肱动脉(brachial arteries,手臂上的动脉分支)在数小时内保持扩张状态。

人体任何部位的动脉血管的弹性都可以反映心脏的健康状态,但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的一次突然扩张,就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比如血管弹性减弱,导致心脏病,甚至猝死。

2女性常吃全麦面包可导致不孕

据《每日邮报》报道,健康饮食真的会降低女性怀孕的机会吗?一项新研究发现,吃高纤维的食品可能会降低女性生育能力。高纤维食品如全麦面包或者意大利面可能会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

女性摄入这类食品越多,她们体内的对怀孕至关重要的激素水平就越低。美国研究人员对250名育龄女性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发现,高纤维饮食不仅让这些育龄女性体内的孕育激素降低,而且还会导致排卵停止发生率升高。也就是说女人有月经,但是卵巢不排卵。科学家之前已经知道,极限运动、焦虑或者压力会引起女性体内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导致无排卵发生。但是,这是首次聚焦健康危害的研究。

3心脏病也会导致食欲不振

所谓的“食欲”,是一种想要进食的生理需求。一旦这种需求低落、甚至消失,即称为食欲不振。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想吃东西的欲望。功能性消化不良出现食欲不振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专家提醒:出现了食欲不振还需要排除心脏疾病。

食欲不振须排查心脏疾病

很多人都认为食欲不振是消化系统的问题,这种症状的主要就诊科室通常也是消化内科。但实际上,食欲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一方面,如果消化系统没有异常,但持续存在食欲不振,常常说明存在某种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另一方面,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来说,食欲变好或变坏,通常反映了疾病状态的改善或恶化。

心脏病为什么会引起食欲不振呢?这是因为,当心功能不全时,一方面,胃肠道供血不足,会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引起食欲不佳。另一方面,胃肠道内血管的淤血,同样会抑制食欲。此外,严重心脏病时,身体会释放一些物质,成为炎症因子,也是造成食欲下降的原因。

最常见的是心力衰竭,比如严重冠心病导致心衰的患者,甚至可能因为食欲差和消耗出现极度消瘦。肺病导致的心衰也称肺心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水肿,也包括胃肠道水肿,因此食欲下降很明显,甚至出现腹胀。对于一小部分症状不典型的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的唯一不适就是食欲下降。

常见的食欲不振诱发因素:

一般像上班族由于疲劳或精神紧张,可能导致暂时性食欲不振,这是属于比较轻微的现象。

此外,若是过食、过饮、运动量不足、慢性便秘,也都是引起食欲不振的因素,但要注意一些潜藏的危机,诸如无缘无故的食欲不振、连续不断的食欲不振等等。

食欲不振通常会让人直接联想到胃肠问题,如慢性胃炎、胃迟缓、胃癌,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症状。

肝病的初期症状也是会引发长期食欲不振。事实上,因肝病而引发的食欲不振通常呈极端化,严重时根本没有食欲。患者的亲朋好友只要稍加注意,即可看出病人对食物的严重排斥。

此外,像肾脏并甲状腺机能不足等内分泌疾并痢疾、霍乱等感染症以及心脏并脑肿瘤等,也都可能导致食欲不振。

4孕期为什么会导致心脏病

妊娠以后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循环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是血容量的逐渐增多,在妊娠32~34周左右达最高峰对未孕时增加40一50%,其次是心搏出量的逐渐增多,在妊娠22~28周达高峰,比未孕时增加20~30%。妊娠晚期由于子宫增大,膈肌上升,使心脏移位。右心室压力增加,大血管屈曲,这些变化都增加心脏负担。产后,胎盘血液循环停止,子宫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入体循环中,以及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都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有心脏病的妇女,若心脏功能不良,在妊娠期间,产时或产后易发生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母儿生命。

妊娠合并心脏病以风湿性心脏病居多,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有病的心脏能否担负妊娠和分娩,与心脏病的种类关系不大,而决定于心脏代偿功能。按其所能负担的体力活动,心脏代偿功能分为四级。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11级:一般体力活动略受限制,休息时舒适如常,但在日常体力活动或操作时即感心跳气急。Ill级: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制。休息时虽无不适,但活动量少于一段日常体力活动时即出现心跳、气急。IV级:任何轻微活动即感不适,休息时仍有心跳、气急,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现象。

心脏功能I级及11级的病人,一般可担负妊娠;心脏功能Ill级者,孕产期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增高。因此,心脏功能Ill、IV级者不宜生育。若避孕失败应及早人工流产。

如果心脏代偿功能尚佳,可继续妊娠,应遵医嘱按时产前检查,注意睡眠和休息,稳定情绪,避免过度劳动,限制食盐摄入量,常服各种维生素,及时纠正贫血,积极防治妊娠中毒症及上呼吸道感染,以防发生心力衰竭引起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最好能在预产期前二周住院持产。如剖腹产,宜同时绝育。

产后必须落实避孕措施。若发生心力衰竭,由于缺氧可以引起子宫收缩、发生早产,或因缺氧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

5哪些妇科病会导致心脏病

由于女性需要经历月经、孕期、哺乳等特殊的生理时期,这些生理时期稍有异常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脏的负担,影响女性健康。

月经不调:研究发现,中青年女性长期月经不规律,心脏病风险会增加50%。

孕期高血糖:孕期血糖高的女性在未来12年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19%。

乳房钙化:许多女性存在乳房钙化,这些钙化源自乳房动脉少量的钙沉积,此时女性与其担心癌症,倒不如关心一下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卵巢摘除:卵巢会分泌保护心脏的雌激素。一项涉及3万名女性的研究发现,女性两侧卵巢摘除后,心脏病的风险将比常人高出98%。

孤独:一项长达19年的调查发现,经常感到孤独的女性心脏病风险升高76%。

糖尿病前期:为了心血管的健康,如果发现血糖已经处于100~125毫克/100毫升,最好少吃加工食品、甜食,并开始控制血糖。

缺乏维生素D:人体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至少要达到30毫微克/毫升,缺乏会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如果觉得《多吃面包可导致心脏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