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肺复苏的新方法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4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传统CPR不仅成功抢救率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

1心肺复苏的新方法

传统CPR不仅成功抢救率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的规定,CPR时施救者必须使被救者胸部下压1.5~2英寸深。这表示施救者至少需要100~125磅的力量。胸外按压要求施救者按压有力,才能保证抢救效果,但是如果按压力量过大将可能引起被救者肋骨骨折。研究者说,1/3的被救者都在接受传统CPR时发生了肋骨骨折。

另外,传统CPR中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从而成为阻碍CPR实施的因素。在一项纳入了433名医师和152名护士的研究中,45%的医师与80%的护士表示自己将拒绝对陌生人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复苏方法。

传统CPR需要2个人来施救,一人负责人工呼吸,另一人负责胸外按压,需要时可以交换。传统CPR有诸多缺点,但却一直是主流的抢救方法,因为人们仍未找到一种理想的替代方法。

腹部按压有效增加冠脉灌注

美国Purdue大学的Geddes等研究发现了一种只需腹部节律按压的复苏方法,与传统CPR相比,OAC-CPR可以提高冠脉灌注率约60%,且不损害脏器功能。

上世纪80年代时,美国Purdue大学一名学生观察到,每次胸外按压后如果进行一次腹部按压将可以使CPR血流加倍。这个现象启发了Geddes,如果只进行腹部按压而不进行胸外按压会如何?理论上说,腹部器官中包含了人体血液供应的25%,腹部压力迅速上升可以导致这些血液流入心脏。腹部按压可以使横膈膜上升,因此每次按压结束时,都可导致被救者吸气。这些都为OAC-CPR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2心肺复苏的新方法

传统CPR不仅成功抢救率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

传统CPR不仅成功抢救率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的规定,CPR时施救者必须使被救者胸部下压1.5~2英寸深。这表示施救者至少需要100~125磅的力量。胸外按压要求施救者按压有力,才能保证抢救效果,但是如果按压力量过大将可能引起被救者肋骨骨折。研究者说,1/3的被救者都在接受传统CPR时发生了肋骨骨折。

另外,传统CPR中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从而成为阻碍CPR实施的因素。

传统CPR需要2个人来施救,一人负责人工呼吸,另一人负责胸外按压,需要时可以交换。传统CPR有诸多缺点,但却一直是主流的抢救方法,因为人们仍未找到一种理想的替代方法。

腹部按压有效增加冠脉灌注

美国Purdue大学的Geddes等研究发现了一种只需腹部节律按压的复苏方法,与传统CPR相比,OAC-CPR可以提高冠脉灌注率约60%,且不损害脏器功能。

上世纪80年代时,美国Purdue大学一名学生观察到,每次胸外按压后如果进行一次腹部按压将可以使CPR血流加倍。这个现象启发了Geddes,如果只进行腹部按压而不进行胸外按压会如何?理论上说,腹部器官中包含了人体血液供应的25%,腹部压力迅速上升可以导致这些血液流入心脏。腹部按压可以使横膈膜上升,因此每次按压结束时,都可导致被救者吸气。这些都为OAC-CPR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验证OAC-CPR效果的动物实验中,研究者用一种按压板对猪实施复苏。研究者对发生室颤的猪进行腹部按压,以每分钟100次、每次100磅力的强度按压(大约每2次深呼吸重复30次)。研究者采用名为冠脉灌注指数(CPI)的新指标衡量了传统CPR与OAC-CPR的复苏效果。CPI被定义为每分钟主动脉压与右心房压力之间的差值。真实情况下冠脉灌注压为(CPP)CPI/60。

结果表明,在心跳正常情况下,猪心脏CPI平均值为4016 mmHg。在发生室颤时,实施OAC-CPR后,猪CPI平均值为922 mmHg,占正常值的0.24。也就是说OAC-CPR可以给心脏运送近1/4的正常血流。在另外一组实验中,猪正常心跳时的CPI平均值为3781 mmHg。发生室颤时,在实施传统CPR后,猪CPI平均值为645 mmHg,占正常值的0.17。即传统CPR只能运送正常心脏血流量的17%。研究者比较了两种复苏方法,发现OAC-CPR与传统CPR相比,可以增加冠脉灌注率达60%。

腹部按压VS传统

研究者Geddes说,OAC-CPR可以有效提高冠脉灌注,即可以运送更多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入心脏,这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在实施OAC-CPR的过程中,主动脉压持续高于右心房压力,从而保证含氧低的血液不会回流入心脏。而传统CPR常常引起血液倒流,即含氧量低的血液回流入心脏。这将大大影响复苏的成功率。

此外,Geddes表示,OAC-CPR无需口对口人工呼吸,不会让施救者有被传染疾病的困扰。OAC-CPR不要求有力的胸外按压,不会有增加被救者肋骨骨折的危险。而且只需要一个施救者就可能成功复苏。

在实验中,研究者采用了专门的按压器来实施OAC-CPR,以避免按压肋骨。在没有按压器的情况下,施救者可以用手进行腹部按压。研究者同时表示,若OAC-CPR的复苏效果能够被其他研究验证,那么这将可能被广泛接受,成为主流的复苏方法。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认为,OAC-CPR的复苏效果只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初步验证,现在就否定传统CPR为时过早。他分析,OAC-CPR在呼吸和循环两个方面都起作用。腹部按压可以增加腹主动脉阻力,从而增加冠脉灌注压。腹部按压还可以促进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另一方面,腹部按压放松时,可以使得膈肌下降,导致胸腔负压增大,有利于空气进入肺部。

传统CPR强调有力地胸外按压,可以间接挤压心脏,使血液进入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与之相比,OAC-CPR是通过阻断腹主动脉造成血液回流,并非直接施力于心脏。对于失去节律的心脏,这样间接地作用能否让心脏重新开始输出血液,李教授持怀疑态度。他说,该研究并没有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因此腹部按压的间接作用究竟对心脏恢复心排血量有多少作用并不明确。李教授认为,有力的胸外按压显然比间接作用更能够帮助心脏恢复心排血量。

李教授还表示,传统CPR通过制造胸部负压使得气体被吸入胸腔,而OAC-CPR是通过按压腹部造成膈肌上升和下降从而使人吸气。究竟哪一种方法更有优势现在还无法确定。

李教授说,传统CPR的效果已经过40~50年的验证,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试验,都肯定了传统CPR的作用。现在传统CPR是被广泛公认的急救方法。当然,技术的进步需要时间。OAC-CPR在动物实验中得出了积极的结果,但是该研究缺乏有效的对照,仍然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的验证。

3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方法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理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国际上对有关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关于对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过去认为,分娩前、分娩时或复苏时的胎粪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过去采用的方法是胎儿头娩出后,在其肩娩出前立即对胎儿气道进行吸引清理。但国外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此方法不能减少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过去对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分娩后一概采用气管插管吸引胎粪,近年来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胎粪污染但有活力的新生儿,气管插管吸引胎粪不能减少MAS等的发生率,因此,对羊水胎粪污染但有活力的新生儿不再采用气管插管吸引胎粪;同时,应强调使用胎粪吸引管。

近年来,人们对正压人工呼吸给氧浓度作了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过去新生儿复苏时正压人工呼吸用100%氧,近年来人们发现100%氧对呼吸生理、脑血循环可能有潜在的不利影响。国外不少单位对复苏时正压人工呼吸应用100%氧和21%氧(空气)进行了临床和动物试验的对照研究,发现空气复苏能得到与纯氧复苏相近的效果,而且空气复苏减少了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避免了由于高氧血症所造成的损害。但目前尚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推荐支持应用空气进行复苏。

在药物治疗方面,过去推荐首剂量肾上腺素通过气管内导管给予,因为建立静脉给药途径需要时间,气管内给药迅速。但近年来研究显示,气管内给药如发挥作用,所需剂量远大于通常的推荐剂量,因此推荐静脉途径一旦建立,应尽可能静脉给药。为防止可能对心肌和脑功能产生的损害,在一般的复苏过程中已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同时,对早产儿的复苏和复苏后的处理国际儿科学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遍及全国的培训体系日渐完善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在我国中西部20个省份实施,目标是确保在600个城市的每个分娩现场,至少有一名经过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并掌握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项目启动以来已取得丰硕成果。各项目省按照卫生部的要求,结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对各级医院产科和新生儿科的医生、助产士、麻醉师等开展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有近200名省级师资通过国家级专家的认证;他们将承担起对本地区医护人员的培训及复训工作和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评估。

在各省积极开展复苏技术培训的同时,卫生部还对培训的成果进行了内部督导和外部评估。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在2007年雅典国际儿科大会上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截至2007年12月底,项目培训工作已覆盖223个市(地)和1270个县(市),累计培训26338人次。地级以上城市覆盖率达100%,县(市)级覆盖率为94%。今年起,将会把培训项目拓展至乡镇级的基层医务人员,一个遍及全国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体系正日渐完善。

4怎么给儿童心肺复苏方法

在心肺复苏中,我们称小于1岁者为婴儿,1-8岁者为儿童, 对这些患者须采取特殊的急救方法。8岁以上的儿童则采用与成 人相同的心肺复苏法。

操作要领

1.儿童心肺复苏法开始同成人一样先判定意识是否消失。 然后判定呼吸是否停止,抢救者看不见患孩胸腹抬起,感觉不 到或听不到呼气时的气流声,,应立即打开气道,马上进行呼 吸急救。抢救者的嘴必须将婴儿的口及鼻一起盖严;如病人为 儿童就像对成人一样,捏住鼻子,套住嘴进行人工呼吸。吹气 时先迅速连续的呼气两口,以便打开阻塞的气道和小的肺泡, 避免肺脏回缩。吹气的力量以胸郭上升为度,人工呼吸的频率, 婴儿为每分钟20次;儿童为每分钟15次。

2.一旦打开了气道和进行了两次吹气后,就必须检查脉搏。 对婴儿,一般检查肱动脉,它位于上臂内侧,肘与肩的中点。 婴儿胸外按摩的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上,儿童 的按摩部位较婴儿为低,成人则更低。

3.婴儿用中、食两个指头进行按摩,胸骨下陷深度为1.5- 2.5厘米;每分钟100次。对儿童用一只手掌根,下陷深度为2. 5-4.0厘米;每分钟80次。

注意事项

1.不管婴儿或儿童,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经率均为5:1。

2.经抢救后呼吸恢复,立即去医院继续诊治。

5有哪些心肺复苏方法

传统CPR不仅成功抢救率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

传统CPR存在问题

传统CPR不仅成功抢救率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的规定,CPR时施救者必须使被救者胸部下压1.5~2英寸深。这表示施救者至少需要100~125磅的力量。胸外按压要求施救者按压有力,才能保证抢救效果,但是如果按压力量过大将可能引起被救者肋骨骨折。研究者说,1/3的被救者都在接受传统CPR时发生了肋骨骨折。

另外,传统CPR中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从而成为阻碍CPR实施的因素。在一项纳入了433名医师和152名护士的研究中,45%的医师与80%的护士表示自己将拒绝对陌生人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复苏方法。

传统CPR需要2个人来施救,一人负责人工呼吸,另一人负责胸外按压,需要时可以交换。传统CPR有诸多缺点,但却一直是主流的抢救方法,因为人们仍未找到一种理想的替代方法。

腹部按压有效增加冠脉灌注

美国Purdue大学的Geddes等研究发现了一种只需腹部节律按压的复苏方法,与传统CPR相比,OAC-CPR可以提高冠脉灌注率约60%,且不损害脏器功能。

上世纪80年代时,美国Purdue大学一名学生观察到,每次胸外按压后如果进行一次腹部按压将可以使CPR血流加倍。这个现象启发了Geddes,如果只进行腹部按压而不进行胸外按压会如何?理论上说,腹部器官中包含了人体血液供应的25%,腹部压力迅速上升可以导致这些血液流入心脏。腹部按压可以使横膈膜上升,因此每次按压结束时,都可导致被救者吸气。这些都为OAC-CPR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验证OAC-CPR效果的动物实验中,研究者用一种按压板对猪实施复苏。研究者对发生室颤的猪进行腹部按压,以每分钟100次、每次100磅力的强度按压(大约每2次深呼吸重复30次)。研究者采用名为冠脉灌注指数(CPI)的新指标衡量了传统CPR与OAC-CPR的复苏效果。CPI被定义为每分钟主动脉压与右心房压力之间的差值。真实情况下冠脉灌注压为(CPP)CPI/60。

结果表明,在心跳正常情况下,猪心脏CPI平均值为4016 mmHg。在发生室颤时,实施OAC-CPR后,猪CPI平均值为922 mmHg,占正常值的0.24。也就是说OAC-CPR可以给心脏运送近1/4的正常血流。在另外一组实验中,猪正常心跳时的CPI平均值为3781 mmHg。发生室颤时,在实施传统CPR后,猪CPI平均值为645 mmHg,占正常值的0.17。即传统CPR只能运送正常心脏血流量的17%。研究者比较了两种复苏方法,发现OAC-CPR与传统CPR相比,可以增加冠脉灌注率达60%。

腹部按压VS传统

研究者Geddes说,OAC-CPR可以有效提高冠脉灌注,即可以运送更多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入心脏,这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在实施OAC-CPR的过程中,主动脉压持续高于右心房压力,从而保证含氧低的血液不会回流入心脏。而传统CPR常常引起血液倒流,即含氧量低的血液回流入心脏。这将大大影响复苏的成功率。

此外,Geddes表示,OAC-CPR无需口对口人工呼吸,不会让施救者有被传染疾病的困扰。OAC-CPR不要求有力的胸外按压,不会有增加被救者肋骨骨折的危险。而且只需要一个施救者就可能成功复苏。

在实验中,研究者采用了专门的按压器来实施OAC-CPR,以避免按压肋骨。在没有按压器的情况下,施救者可以用手进行腹部按压。研究者同时表示,若OAC-CPR的复苏效果能够被其他研究验证,那么这将可能被广泛接受,成为主流的复苏方法。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认为,OAC-CPR的复苏效果只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初步验证,现在就否定传统CPR为时过早。他分析,OAC-CPR在呼吸和循环两个方面都起作用。腹部按压可以增加腹主动脉阻力,从而增加冠脉灌注压。腹部按压还可以促进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另一方面,腹部按压放松时,可以使得膈肌下降,导致胸腔负压增大,有利于空气进入肺部。

传统CPR强调有力地胸外按压,可以间接挤压心脏,使血液进入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与之相比,OAC-CPR是通过阻断腹主动脉造成血液回流,并非直接施力于心脏。对于失去节律的心脏,这样间接地作用能否让心脏重新开始输出血液,李教授持怀疑态度。他说,该研究并没有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因此腹部按压的间接作用究竟对心脏恢复心排血量有多少作用并不明确。李教授认为,有力的胸外按压显然比间接作用更能够帮助心脏恢复心排血量。

李教授还表示,传统CPR通过制造胸部负压使得气体被吸入胸腔,而OAC-CPR是通过按压腹部造成膈肌上升和下降从而使人吸气。究竟哪一种方法更有优势现在还无法确定。

李教授说,传统CPR的效果已经过40~50年的验证,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试验,都肯定了传统CPR的作用。现在传统CPR是被广泛公认的急救方法。当然,技术的进步需要时间。OAC-CPR在动物实验中得出了积极的结果,但是该研究缺乏有效的对照,仍然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的验证。

如果觉得《心肺复苏的新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