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3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做父母的最怕的事是孩子受到伤害,如果你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

1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先天性心脏病轻者,不会出现什么症状;不过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等到症状严重时,才送去治疗;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

(1)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明确心脏畸形性质、程度,决定手术合适的年龄,以免抱着“等大一点再治”的想法,延误病情。

(2)对有心脏杂音但无症状的儿童,也不能疏忽大意。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拍胸片,做心电图,以了解杂音的变化和心肺负荷的情况。必要时考虑手术,以预防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3)对于因年龄或其他因素需要等待手术的患儿,要注意防止感冒,培养刷牙习惯,保持口腔卫生。发现蛀牙、扁桃体炎要积极治疗。如有长期发热不退,要及早请医师诊治,避免剧烈体育活动,以免加重心肺的负担。

为了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小编在此提醒:孕妈们一定要注意孕期保健,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

2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饮食治疗

由于特效药物的应用,先天性梅毒并不多见,但由于其病死率高,故应引起重视。先天性梅毒患者中,80%累及肝脏,可能系梅毒螺旋体透过胎盘,进入脐静脉最后到达肝脏。先天性梅毒和成红细胞瘤病都可导致黄疸,两者易混淆,但先天性梅毒患儿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患者饮食

1、少吃盐。肝硬化患者多伴随肝腹水导致的水肿,所以要少吃盐分过高的食物,以减少水分的摄入,避免加重腹水的症状。

2、合理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量。肝脏也被称为是“蛋白质工厂”,每天由肝脏可以合成白蛋白10到15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受损,合成力下降。这时候,一般就需要多补充些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等等。

3、合理摄入脂肪。一般肝病患者都伴随脂肪粒出现,一般都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但是有的患者没有出现这种问题,那么就不用太严格的控制脂肪量。

4、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能帮助肝脏维持运转动力,利于毒素的排除,对肝脏的恢复很好,研究显示,每日淀粉类食物350克~450克,对肝脏是很有好处的。

5、坚持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C在肝脏中消耗很多,它主要是用来促进肝糖原形成。坚持补充维生素C,可以保护肝细胞抵抗力及促进肝细胞再生。腹水中维生素C的浓度与血液中含量相等,故在腹水时应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吃水果时应剥皮或榨成汁饮用。

6、多吃含锌、镁丰富的食物。肝硬化的病人普遍血锌水平较低,尿锌排出量增加,肝细胞内含锌量也降低,适当食用瘦猪肉、牛肉、蛋类、鱼类等含锌量较多的食物。为了防止镁离子的缺乏,如多食用绿叶蔬菜,如菠菜、韭菜等。

34个月大男婴先天性心脏外挂

广西横县陈女士夫妇的儿子出生才4个月,却不得不做心脏手术。因为他们的儿子患有极罕见的心脏外露——心脏没有长在胸腔里,而是直接挂在胸前。1月12日,广西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专家为陈女士的儿子免费进行了手术,露在外面长达4个月的小心脏终于被平安地放回了胸腔里。

陈女士夫妇是横县的一对普通农民,两口子身体一直很好,4个月前生下了儿子点点(化名)。点点的出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一个巨大的悬念。陈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刚一生下来,胸前就长着一个暗紫色的包块,上面布满了血管。为她接生的医生说,从没见过这样的婴儿,不知道胸前的包块是怎么回事。

回到家后,陈女士夫妇仔细观察儿子胸前的包块,发现它其实在有节奏地跳动,附耳去听还隐隐能听到“咚咚”的声音。尽管不懂医,但夫妇俩觉得那个包块无论是外形还是跳动的样子,都跟心脏很像。于是,两人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平时不敢轻易触碰,抱儿子外出时也要用衣服重重包裹后才出门。

不久前,陈女士夫妇带着儿子到南宁一家医院求医,得知儿子患的是罕见的心脏外露,也叫异位心。如果不手术,时间拖长了会很危险。可是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不好,无力承担5万元左右的手术费,只好又带着儿子回家了。

后来,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的院长郑陈光听说了点点的罕见病情,决定为他免费手术。该院儿外科的医生黄晶晶介绍,这种病非常罕见,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五。导致这种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医学上认为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点点胸前的包块里不仅包着心脏,还有一部分肠管。心脏还合并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胸骨裂等。12日上午,儿外科专家为点点实施了手术,将肠管和心脏分离,把肠管纳入腹腔,再把心脏放回胸腔里。

手术进行得很成功。目前,点点正在重症监护室里接受观察。医生说,手术后的点点还不能马上出院,关键要看手术归位后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医院会密切观察点点的身体状况。

4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方法有两种: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简单先天性心脏,建议1--5岁,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

二.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5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

本组66例(68眼),男34例,女32例。年龄:出生后40天~18个月,其中40天~6个月49例(51眼:一男一女为双眼,余均为单眼),6个月~1岁12例(12眼),1岁~18个月5例(5眼)。上述所有患儿中第1个年龄组有38眼、第2个年龄组10眼、第3个年龄组4眼均在我市外院(或当地医院)应用过局部压迫按摩或单纯泪道冲洗疗法,无任何疗效,且治疗后有2例发生过泪囊炎急性发作。

泪点扩张器、自制泪道冲洗针头(均为4.5号,5号医用注射针头用打磨机磨去针尖使其内外口无卷边且光滑,再把前1/3弯成95°角制成),0.6 mm直径自制泪道探针(齿科用硬不锈钢丝:长度与常规探针同、围绕该针中间小段粘着固定上制牙龈材料的立体扁柄,其一端磨成圆钝状,另一端略磨尖)、普通泪道探针、注射器体部,以上物品均消毒好备用。

取仰卧位,助手固定患儿头部与四肢[1],以0.5%地卡因棉签麻醉患眼泪点,扩张泪点后以安装有4.5号或5号冲洗针头的注射器将泪囊内脓液全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出。把下睑拉下外方使泪点、下泪小管成一直线,持上述自制探针的柄以其圆钝端按常规泪道探通方式将泪道探通。当遇有泪小管(或泪总管)有粘连存在或合并鼻泪管下端开口处阻塞重而探通困难时,可使用该探针另一略尖端、按解剖方向小心用力,仔细分离直到探通为止(要有过硬的泪道探通技术、以防探出假道)。留针10 min,拔针后以生理盐水冲洗泪道,见患儿有吞咽动作后再将抗生素眼液灌注于泪道内。术后抗生素眼药点眼,0.5%呋麻滴鼻合剂点鼻3~5天。

疗效评价标准 泪溢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按压泪囊部无脓性分泌物自泪点反溢出为治愈;泪溢症状明显减轻、泪道冲洗通而欠畅,泪囊内仍有分泌物但较治疗前明显稀且少为有效;治疗前后无任何变化为失败。

结果

66例患儿中第一个年龄组全部治愈(其中48例的50眼只经过了一次泪道探通、1例的1眼经过了二次泪道探通);第二个年龄组治愈11例(其中7例一次探通、4例二次探通),有效1例(经过了三次泪道探通并尽可能增加了所用泪道探针直径);第三个年龄组治愈3例(1例经过了二次探通、2例经过了三次探通),有效2例(过程同上述1例有效者);无失败病例。总治愈率为95.59%、有效率为4.41%。随访3~10个月。

先天性泪囊炎是小儿常见眼病之一,其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开口被先天性膜组织封闭或上皮碎屑堵塞所致,极少数是由于鼻泪管或鼻部畸形产生的阻塞所致,泪囊内病原微生物蓄积、繁殖而形成脓液。对该病在年龄及相应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上述患儿的治疗,笔者的体会是:局部按摩和(或)单纯冲洗泪道治疗不易成功,且该类治疗费时、费力、延长病程甚至使原来易探破的Hasser瓣膜或细胞残屑形成牢固的瘢痕阻塞,增加日后泪道探通的次数,还易致泪囊炎急性发作这一严重并发症。该治疗等待阶段也会增加泪囊内反溢入结膜囊的脓液(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对眼球尤其是角膜的威胁性。鉴于绝大多数患儿在出生后3~5周鼻泪管仍有自行开放的可能性,故认为对于出生后年龄>40天的患儿应尽量尽早将泪囊内脓液冲洗出并立即行泪道探通术,年龄越小越能减少泪道探通的次数,治疗越易成功。

如果觉得《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