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前列腺癌“偏爱”胖男人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1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脂肪不仅把你的身材厚厚地包裹,还会把身体的很多疾病都隐藏起来。前列腺癌就是如此,肥胖男人发病风险比正常体重男性高2.4倍。

1前列腺癌“偏爱”胖男人

在欧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超过十万分之十以上,这个数据也仅次于肺癌,位居肿瘤排行第二位。而在国内,据1995年的调查数据,前列腺癌的发病也已经达到十万分三左右。

脂肪不仅把你的身材厚厚地包裹,还会把身体的很多疾病都隐藏起来。前列腺癌就是如此,肥胖男人发病风险比正常体重男性高2.4倍,还会因早期无任何症状而被忽略。所以,肥胖的男性别忘了定期筛查前列腺癌。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男科黄晓军副主任医师表示,最新的研究结果发现,肥胖是发生前列腺癌的一个危险因素。尽管单纯超重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并不一定会增加,但肥胖仍能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加。

这是因为胖人体内过多的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会改变激素环境,从而对血液中睾酮含量有一定影响,前列腺癌正是对睾酮过分依赖造成的。西方国家的体重指数(BMI),是体重与身高的相对比值(BMI=体重(公斤)÷身高(米)平方),在25到29.9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超过30被定义为肥胖。当BMI值超过35时,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则比正常体重男性要高2.4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男科耿强更需注意的是,肥胖男性的一些特征使得此病更难诊断,一旦发现了病情,它可能是更具侵袭性的癌症。

减肥最好从运动入手,但老年人要注意活动量,慢跑最适宜。少吃脂肪、胆固醇和糖类等含热量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和动物性脂肪等,最好都用植物性脂肪代替。还要补充足够的高质的蛋白质和含钙丰富的食物。

因此黄晓军建议,肥胖男性在筛查前列腺癌时要高度警惕。改变饮食结构以及任何减肥的努力,都有可能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2筛查前列腺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要想做到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就必须注意发现和抓住一些与前列腺癌密切相关的蛛丝马迹。遗憾的是,有许多中老年男性患者,因患“前列腺增生”去医院就诊,只为开一些药,对医生提出的进一步查体和检查的要求,总认为是多此一举或觉得麻烦而不愿配合。实际上,这样的认识是很危险的,它有可能会耽误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从而丧失治疗良机。

尽管在中老年人群中筛查前列腺癌还未在我国得到普及,但大量资料表明,最大程度发现早期可治愈前列腺癌的最有效方法是对特定人群进行普查。一般来讲,普查在大约50岁开始较为适宜。因为在较年轻的男性中发现前列腺癌的概率是相当少的,但有些伴有前列腺癌高发因素的男性,特别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应该更早开始接受普查,一般在40岁左右较为合适。如果老年男性的预期寿命不足10年,则不必再接受普查。

筛查前列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每年应至少做一次直肠指检(DRE)、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以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等。

直肠指检

简单易行,其诊断准确率可达50%~80%。医生用食指伸入患者肛门,对前列腺进行触摸检查,若发现前列腺上有石头样坚硬的结节,肿块大小不一,或几毫米或很大且固定,就要高度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

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检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这种检查方法只需抽取少量血,就可根据化验数值来判断是否有前列腺癌的可能。虽然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性较高,但除了前列腺癌以外,部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患者也可发现PSA增高,这样就给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干扰。另外,在已确诊的患前列腺癌病人中还有1/4~1/3的病人 PSA水平接近正常。因此,对检查医师来讲,不但要警惕前列腺上的坚硬结节,而且要对PSA的一些微小变化予以甄别。如PSA化验值介于4.0~10.0纳克/毫升(ng/ml)时,应进一步检测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若fPSA/PSA比值低于0.15,也应列入高度怀疑前列腺癌行列。

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

这也是一项有效的前列腺癌检查方法,它可以了解患者的前列腺上是否有低回声结节存在。如果有的话,应考虑有前列腺癌存在的可能。

前列腺穿刺活检

通过上述三项检查,对部分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应进一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它虽然是一种有创伤的诊断方法,但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也不必担心穿刺会引起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的扩散。

3关于年龄对前列腺癌筛查的限制性的报告

美国预防服务机构特遣部队目前不再建议那些75岁以上,没有临床症状的男性常规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他们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检查对这些人的健康有好处。

“我们很仔细的评估了目前能获得的讨论这个检测方法利与弊的所有文献,结论就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早期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会让死于此病的人数减少”,特遣部队主席南德.卡隆,临床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公共健康与环境部门主任,说到。“基于这一点,我们建议那些怀疑自己患有前列腺癌的人好好与医生沟通,请医生评估进行这项检查的风险,再结合自身特殊情况看看是否要进行检查”。

这是这个组织的最新声明,不建议所有男性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早期前列腺癌,在临床症状出现以前该检查结果就会异常升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由前列腺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这个检查检测的是血循中的PSA。所有男性体内都有一定量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存在,但是,前列腺癌和其他的前列腺疾病都会使其升高。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与心理障碍有关,而且它是否真的对病人有利尚须进一步研究”,特遣部队在5日的《内科学分析索引》说到。对于那些年龄小于75岁的男性来说该检查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需要进一步研究。

前列腺癌在美国时导致男性死亡的第二大疾病(第一是肺癌),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数据,6个男性中有一个发病。在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没有这么高,但是呈迅速增长的趋势。

但不是所有前列腺癌患者该抗原都升高,而且这个检查不能鉴别该抗原升高是因为肿瘤还是良性疾病。只有活检才能最终证实是否是恶性疾病。一些专家认为PSA检查会导致焦虑症和不必要的活检。

4前列腺癌

影像表现 膀胱充盈欠佳,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外缘欠光滑,膀胱精囊三角区消失,前列腺增大呈不规则分叶状,大小约6.7×5.6cm,其内密度不均匀,与膀胱分界不清。MRI示前列腺内部信号欠均匀,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脂肪抑制相为稍高信号,其前方与膀胱,后方与精囊腺界限模糊,与直肠前壁之间脂肪间隙尚存在,弥散成像可见前列腺内信号不均匀,呈周边低中间高改变。

诊断 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瘤细胞呈实体巢状,部分呈乳头状结构,瘤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异型明显,排列密集紊乱,极向消失,胞浆少,胞核浓染,核分裂可见,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送检前列腺组织见瘤细胞呈实体巢状,部分呈乳头状结构,瘤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异型明显,排列密集紊乱,极向消失,胞浆少,胞核浓染,核分裂可见。免疫组化:CK(+)、PSA(-)。

鉴别诊断 1.前列腺增生症 2.前列腺转移瘤 3.膀胱癌

讨论 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是男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泌尿生殖系肿瘤的3.8%。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与内分泌异常有关。前列腺增生者患有前列腺癌的机会高于无增生者。前列腺癌多起于前列腺周围区,95%为腺癌,早期局限于包膜内,晚期常侵犯临近脏器和远处转移。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常可发现肿块。

影像诊断要点:① CT表现为前列腺明显增大,边缘不规则,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略低密度灶,强化后呈不均匀强化,精囊可增大、不对称及膀胱精囊角消失;② MRI表现,T1WI上从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癌结节信号增高,但仍低于边缘信号;③ 增强扫描后病灶强度强化,精囊受侵时,精囊增大并于T2WI上信号减低;④ 前列腺癌常发生骨转移,以成骨型转移瘤多见。

鉴别诊断:主要与前列腺增生相鉴别:CT检查:正常前列腺上界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10mm。当前列腺中度或重度扩大时,CT扫描通常显示前列腺超过耻骨联合上方20~30mm,或更高层面仍可见前列腺,或(和)前列腺横径超过5cm,前列腺可呈球型或椭圆型扩大,两侧对称,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多均匀,常可见点状或其他形状钙化,周围脂肪间隙清晰,精囊三角正常。前列腺增生常向上推移,挤压膀胱底部,形成“双叶”征象,有时明显突入膀胱,增强扫描增大的前列腺呈均一强化。MRI检查:① 呈球形或椭圆形增大,两侧对称,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并常见小点状钙化灶;② 增生的前列腺结节T1WI呈略低信号,信号强度均匀,T2WI可为等信号、低信号或高信号;③ 增生结节的包膜为其周围的环状低信号带;④ 增生结节融合使中央叶增大,外周叶萎缩。

5肥胖男人易患前列腺癌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会增加一倍。

任何减肥的努力都有可能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而在发达国家中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稳步上升。

法国La Miletrie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对194名前列腺癌患者和194名正在接受治疗的非癌性前列腺增大或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尽管单纯超重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并不一定会增加,但肥胖仍能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加2。5倍。

一般来讲,与BPH相比,体重指数(BMI)与前列腺癌并没有明显的关系,肥胖是一个危险因素。BMI是体重与身高的相对比值,BMI在25到29。9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超过30为被定义为肥胖。在该研究中,BMI超过25与前列腺癌的发病危险无关,但BMI超过30却不是这样。

法国研究人员想要排除某些混淆因素,正是这些混淆因素使得各项研究的结果相互矛盾,这些混淆因素包括年龄和种族。所有受试者都是在同一家医院接受前列腺癌治疗、年龄相当的白种人。

研究人员说,在那些肥胖症已经达到流行程度的西方国家,改变饮食结构和其它公共卫生措施可直接预防肥胖症,可能会减少肥胖所带来的一些其它医学问题,其中包括前列腺癌。

如果觉得《前列腺癌“偏爱”胖男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