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前列腺癌对排尿有哪些影响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2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前列腺癌是男人常见的一种生殖疾病,那么前列腺癌对排尿有哪些影响呢?

1前列腺癌对排尿有哪些影响

防前列腺癌除积极治疗和前列腺相关的疾病外,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据《今日美国》报道,从事骑自行车等运动强度较大的男性,患前列腺癌几率有所提高。

专家指出,适度体育锻炼可保持人体内分泌稳定,增强免疫力,有效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但剧烈运动会造成前列腺充血、水肿,进而诱发前列腺疾病,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不宜过多进行快跑等运动。推荐的最佳运动方式是游泳,因为游泳能促进前列腺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使前列腺液分泌旺盛,有助于前列腺炎症消退,同时还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疾病发生。

如果经常出现排尿困难,排尿次数频密,排尿时疼痛并带血时,不排除是前列腺癌的可能,需早到医院确诊。

2排尿不畅 警惕前列腺癌

据某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马洪顺建议,中青年男性注意勤晒太阳,低脂饮食,别吸烟,适当增加硒和维生素E摄入有助于预防前列腺癌,50岁以上的男性还应将前列腺癌特异抗原检查纳入每年常规体检,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获得根治良机。

发病高峰年龄60岁以上

不良生活方式埋下隐患

马洪顺说,前列腺癌发病率占世界癌症发病率的第五位,死亡率在男性癌症中仅次于肺癌。在欧美,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的“第一杀手”,其发病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以往认为,东南亚、日本、中国相对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日本、新加坡等亚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前列腺癌患病率已经接近欧美国家,我国的地方发病率与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本市近20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了4倍,发病高峰年龄为60至79岁,以七旬老人最多。

马洪顺说,前列腺癌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认为该病与遗传、环境和性激素水平等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很多资料还显示,国家人均脂肪消费量与前列腺癌死亡率相关,经常吸烟者死于前列腺癌的比不吸烟者高出14倍。这表明,高脂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促发前列腺癌,目前动物实验也已证明了这一点。

就诊患者多以为是增生

排尿习惯改变应早排查

马洪顺说,前列腺是位于男性膀胱下方的一个栗子状腺体。它分泌的液体是精子的营养液,也是精液的组成部分。前列腺癌的主要原发部位为后侧腺体,一般为潜伏性缓慢生长,早期一般无症状。目前就诊患者以晚期病人为主,占90%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发生了骨转移,因骨痛在骨科就诊时转到泌尿外科,病人死亡率极高。

另外,前列腺肿瘤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排尿不畅的泌尿系统症状,如排尿缓慢、尿流变细,甚至完全排不出尿液,这些常常被误认为是人老的正常表现,常自以为是前列腺增生。同时随着前列腺增生症的增多,混杂在大量前列腺增生病人中的前列腺癌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一些打着治泌尿疾病招揽病人的非正规医疗机构,会耽误一些病人的治疗。马洪顺建议,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性,如出现排尿不畅不仅要检查前列腺良性疾病,还应到正规大医院做前列腺癌相关检查。

3前列腺癌有什么排尿不适症状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环境、性激素等有关。早期没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排尿时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症状,前列腺癌有哪些排尿不适症状呢?如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程延长、排尿痛以及尿潴留等与前列腺增生相似的症状。

前列腺癌是当今世界上一个日益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疾病,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在欧美发达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男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以往在我国发病率远远低于西方国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明显,目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

前列腺癌并不可怕,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效果,即使是晚期前列腺癌,如果正规治疗,也能获得较其他肿瘤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决定其治疗效果的根本是肿瘤的临床分期。

如何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那就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患前列腺癌时,可见PSA血清水平明显升高。如果您年龄在45岁以上,每年最好做1次PSA检查。

对于发现PSA高于正常值的患者,如何诊断其是否患上了前列腺癌呢?目前国际通用标准是经直肠前列腺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医院拥有省内最为先进的前列腺癌诊疗体系,包括血清PSA检测、经直肠前列腺B超、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粒子种植等一系列规范化的诊疗流程,使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达到新的水平,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同步的理论观念,给患者带来最佳的诊疗效果。

4房事后排尿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众所周知,性生活后排一次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自我清洁手段。正常女性尿道口周围有许多细菌,在性生活过程中由于碰撞挤压,这些细菌可能会通过尿道口进入尿道,进而沿尿道上行,引起膀胱炎等疾病。同时,在男性的阴茎龟头,特别是冠状沟处积存的包皮垢里,也生长着许多细菌,会趁机进入尿道,引起尿路感染。此外,夫妻双方生殖器上的细菌也都可能借此机会,进入对方尿道。而尿液能有效地冲洗尿道,将细菌冲刷掉,减少感染机会。所以,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是双方都应牢记的“保健”准则。

不过,多久才算“及时”,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尤其对男性来说,射精后最好能休息一下,等勃起状态基本消失后再排尿。阴茎疲软前,尿道括约肌仍处于紧张状态,充血还没有消退,此时排尿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而且还容易引起尿液逆流,久而久之会可能导致一些前列腺问题,反倒对男性健康不利。

当然,年龄越大,维持勃起的难度越大,有时可能还未射精就已疲软了。那样的话,性生活结束后,男性只要稍事休息,就能上个厕所。需要提醒的是,有条件的男性最好能在性生活后用温水冲洗下身。精液和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容易粘在外生殖器上,尤其是女性会阴和男性阴囊部位,为细菌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及时清洗,既能防止外生殖器感染,又能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

5饮食影响男人前列腺癌发病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极易被混淆

“不少患者都会问我,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会不会转变为前列腺癌?”对此,专家表示,前列腺炎大部分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研究认为其或与雄性激素密切有关;而前列腺增生则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可引起排尿困难症状,属于良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明确表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会转化为前列腺癌。但前列腺增生确实可以与前列腺癌共存在患者身上。”

专家点评

虽然三者之间无必然因果联系,但患者不能掉以轻心的是,临床很多确诊已是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前都认为自己是前列腺增生,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专家介绍,两者在症状上非常“雷同”,常易被人混淆。

“像尿意频繁、夜尿增多、排尿不畅、排尿疼痛等,很多普通市民都以为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因此,建议患者尽早就医,通过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排除癌变可能。”专家表示,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前列腺癌进程较慢,如果早期发现,自然生存率可达到十年以上。

盲目补充雄激素会增加患癌风险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注射或口服用男性激素产品(主要用来增强男性雄风),专家表示,盲目听信广告、不加甄别服用这些男性激素产品,很可能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前列腺癌与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有关

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人,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走高。其在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前列腺癌还与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有关,饮食中脂肪、蛋白质及胆固醇成分越多,则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就越大。

专家点评

睾丸不发育或没有睾丸的人(如宦官)不会发生前列腺肥大,也不会发生前列腺癌,这说明前列腺癌与男性睾丸以及体内雄激素密切相关。“如果感觉自身雄激素分泌不够旺盛,最好到医院就诊,适量补充雄激素,但如果自行服用或注射过量雄激素产品,则可能增加患癌风险。”此外,专家还指出,如果已经有前列腺癌潜伏在体内,却依然摄取男性雄激素产品,则会导致病情恶化。

如果觉得《前列腺癌对排尿有哪些影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