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简单介绍小儿艾滋病的症状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5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大部分是成年人,但是小儿同样也是艾滋病人群之一,小儿艾滋病有什么症状,它对儿童有哪些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1简单介绍小儿艾滋病的症状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并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的疾病,可发生许多特异机会性感染及器官系统病理损害和肿瘤发生。

小儿艾滋病70%~80%为围产期感染,其他感染途径有输血及血制品传播。青少年可因性接触及静脉注射毒品所致。围产期感染主要为在母体子宫内经胎盘传染,出生时经血液或产后经母乳等传染。

小儿艾滋病特别是婴幼儿艾滋病表现无特别之处,有时仅为常见儿科疾病表现。围产期感染大约12个月后发病,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2~3年发病。小儿艾滋病表现为生长发育障碍、全身淋巴结肿大、慢性腹泻、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腮腺炎、艾滋病脑病、肺炎、反复细菌感染及系统性淋巴瘤、肝脾肿大。艾滋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小儿出现头晕、头痛、进行性痴呆、幻觉、癫痫、肢体瘫痪、运动不协调等症状,也可有脑膜脑炎、颅神经炎等表现。

艾滋病的诊断除根据表现外,主要靠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的抗原、抗体及病毒培养及核酸检测。

目前艾滋病受到全世界重视,研究出了一些药物和疫苗,但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主张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药物联合应用,以利药物之间协同作用,减少毒副反应及耐药病毒的产生。

小儿艾滋病可引起小儿生长发育障碍,还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艾滋病脑病等,故给小儿智力发育带来很大影响,应加以预防。对艾滋病成人应隔离治疗,严格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物,患艾滋病的怀孕妇女最好终止妊娠,患病需血制品要检查确定无艾滋病病毒才能使用,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各海关应严格检查入关人员是否带有艾滋病病毒,发现带病毒者立即隔离,切断传染途径。教育青少年不要吸毒,不要注射毒品。

2小儿艾滋病有哪些特有的症状

目前我国有较大一部小儿患有艾滋病, 小儿童艾滋病危害了不少的儿童的健康,也增加了不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有些人对小儿艾滋病还不是很了解,哪些小儿艾滋病都有临床表现呢?那么儿童艾滋病的都有哪些特点呢?

小儿艾滋病的临床表现,除无淋巴结病变、卡波济氏肉瘤及机会性感染外,其他症状与成人患者相似。几乎所有艾滋病儿童均有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炎和发育差的表现。

对记录艾滋病存活者资料的分析表明,艾滋病诊断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年龄都与存活率有关。有50%的儿童在确诊后存活12个月,不足12月龄的卡氏肺囊虫肺炎患儿的一年存活率仅为30%;年长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患儿为48%;其他病情的年长儿为72%。这些发现在性质上与不同临床中心调查的结果相一致。临床表现的特征出现在儿童组早期,通常在4~8月龄的儿童中出现包括卡氏肺囊虫肺炎、消瘦综合征和脑病等症状。

在表现较早及较迟的儿童中都会出现从持续性中耳炎直至重型细菌性脑膜炎或肺炎。在机会性感染中儿童艾滋病患者与成人患者不同之处是儿童艾滋病患者细菌性感染十分多见,而卡波济氏肉瘤较成人少见。实验室检查中大多数儿童艾滋病的淋巴细胞绝对数正常,这是区别于成人艾滋病的唯一免疫学指标。

因免疫功能缺陷,易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小儿艾滋病在今后成长过程中,不仅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发展为艾滋病而夭折;同时,由于他(她)携带艾滋病病毒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小儿艾滋病独具的特点是:

1、艾滋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2、小儿艾滋病其出生时的体重低于2500克。

3、小儿艾滋病临床特点是大多数病儿伴有慢性间质性肺炎、肝脾肿大和发育障碍,半数病儿伴有弥散性淋巴结肿大和反复腹泻,1/3的病儿伴有血小板减少,部分病儿有湿疹样皮疹、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等。

3小儿艾滋病有什么特殊症状表现

小儿艾滋病的特殊表现

小儿艾滋病中,70%~75%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宫内、产道及哺乳),20%来源于输血及血液制品,其余源于其它途径,包括受到性虐待,潜伏期比成人短。

1、恶性肿瘤

Kaposi肉瘤罕见,淋巴瘤多见。

2、神经系统损害

常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如HIV脑病,中枢神经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较成人少见。

3、慢性腹泻、衰竭和营养不良

腹泻反复发作,原因可能是HIV对胃肠道粘膜直接作用,或机会性感染。

4、肺部病症

多见的是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和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是导致小儿AIDS死亡的主要原因。

5、皮肤粘膜病变

75%以上的小儿AIDS患者可发生复发性疱疹性口腅炎和念珠菌性咽炎,20%左右患儿可发生念珠菌性的食道炎。

6、淋巴结和腮腺肿大

多部位淋巴结肿大,无触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直径》2cm,约见于74%AIDS患儿。对称性腮腺肿大,见于20%患儿,常有血清淀粉酶升高。

7、生长发育异常

约占65%~75%,愈早感染表现愈严重。妊娠早期感染者胎儿可发生颅面畸形(小头、前额呈方形,鼻梁塌陷,眼裂小等),生长发育迟缓。

4小儿感染艾滋病会有哪些症状

小儿得艾滋病是HIV经母亲胎盘、乳汁等母婴垂直感染,或经输血或血制品等。婴儿与儿童同样可患艾滋病,国际卫生组织对儿童艾滋病的暂行定义是:儿童具有不明原因的潜在性细胞免疫缺陷者,或不明原因的与所患疾病有关的任何抵抗力下降者。患儿潜在性细胞免疫缺陷的表现,为并发条件性感染或恶性肿瘤,并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免疫缺陷,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感染及因免疫抑制治疗、恶性淋巴网状细胞肿瘤、饥饿等所造成的继发性免疫缺陷。小儿艾滋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如新生儿时期感染多在一周内出现症状。

艾滋病患儿有以下主要的共同临床特点:

伴有慢性间质性肺炎(100%)、肝脾肿大(占97%)、发育障碍(占94%)、有弥散性淋巴结肿大(占56%)、有反复腹泻(占56%)、有血小板减少(占31%)、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占28%)、有湿脊样皮脊和反复的中耳炎等。

艾滋病患儿时期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又遭受HIV的损害,大大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兴风作浪,如患儿皮肤粘膜白念珠菌病发生率很高,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阴性肝菌等感染常危及生命。约有70%的患儿合并肺孢子虫肺炎、卡波西氏肉瘤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也是小儿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核心提示:小儿艾滋病特别是婴幼儿艾滋病表现无特别之处,有时仅为常见儿科疾病表现。围产期感染大约12个月后发病,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2~3年发病。

小儿艾滋病表现为生长发育障碍、全身淋巴结肿大、慢性腹泻、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腮腺炎、艾滋病脑病、肺炎、反复细菌感染及系统性淋巴瘤、肝脾肿大。

5小儿艾滋病的特殊症状表现

要注意预防小儿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特别是婴幼儿艾滋病,其表现不特珠,像常见儿科疾病一样,所以要警惕,要问好病史。患病70-80%为围产期感染,主要为在母体宫内经胎盘传染,出生时经血液或产后经母乳等传染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后大约12个月后发病。其他感染途径有输血及血制品传播,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2-3年发病。青少年可因性接触及静脉注射毒品所致。

小儿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存在以下至少2条主要症状及2条次要症状及体征,并排除免疫缺陷所引起的其他原因:

主要症状体征:体重减轻或生长异常缓慢;慢性腹泻持续1个月以上;长期发热1个月以上。

次要症状和体征:全身淋巴结肿大;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反复发作的常见耳部、咽部感染;持续性咳嗽;全身性皮炎;证实母亲有HIV感染。

小儿艾滋病的特殊表现:

1、体重不增,近3-6个月内体重减轻在10%以上,营养不良,发育异常、畸形;

2、3/4的患儿有全身淋巴结肿大,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机会性感染,反复细菌感染,如败血症、中耳炎等,肝、脾肿大、系统性淋巴瘤,腮腺肿大等;

3、肺部炎症,最常见的是卡氏肺囊虫肺炎,此外还有淋巴间质性肺炎和肺淋巴样增生;

4、慢性腹泻;

5、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艾滋病脑病,小儿出现头晕、头痛、智障、进行性痴呆、幻觉、癫痫、肢体瘫痪、运动失调等症状,也可有脑膜脑炎、颅神经炎等表现;

6、血小板减少;

7、粘膜皮肤感染、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

8、恶性肿瘤等。

小儿艾滋病的鉴别诊断

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如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如淋巴网状细胞瘤(与免疫抑制有关)等。

小儿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的特点:CD4细胞(辅助性T细胞,即Th细胞)计数,其百分比范围因年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CD4/CD8(辅助性Th细胞/抑制性Ts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出生于HIV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都携带母亲抗体,在18个月龄以后,小儿体内携带的母亲的抗体消失,因此,这段时期如果检测阴性,说明未感染,阳性说明受到HIV感染。

患艾滋病的孕妇最好终止妊娠,患病需血制品要检查确定无艾滋病病毒才能使用,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教育青少年不要吸毒,不要注射毒品。

如果觉得《简单介绍小儿艾滋病的症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