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爱滋病四种临床表现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艾滋病患者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下面介绍艾滋病四种临床表现。

1爱滋病四种临床表现

1.肺型:包括持续性干咳,既而呼吸困难、胸痛以及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弥漫性浸润。动脉血气分析,常伴有轻度低氧血症,组织病理检查有大量肺襄虫,支气管灌洗液或气管内膜活检中均可找到病原虫。在停止治疗后复发率高。此外军团菌、隐球菌、弓形体、类圆线虫、巨细胞病毒以及a-疱疹病毒I型或Ⅱ型均可引起肺炎。大多数艾病滋病人死于本病。

2.中枢神经系统型:HIV具有嗜神经性,可侵犯神经系统,能感染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是HIV的重要贮存细胞,可产生病毒,并不断侵犯其他的T淋巴细胞。使得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与各种条件性感染引起的症状并存。较常见的神经障碍是亚急性脑炎(艾滋病脑病或痴呆综合症),临床上常表现为疲乏无力、记忆力丧失、表情淡漠、共济失调、性欲减退等。疾病后期可发展为痴呆、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部分瘫痪(偏瘫或截瘫)、有些病人甚至出现癫痫样发作。这些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也可与艾滋病的其它症状同时出现。

3.胃肠型:主要表现为大量水样腹泻,每日15升,进行性体重下降20%-40%,严重者可出现营良等恶液质。治疗无效,导致脱水死亡。大便浮聚和肠粘膜活检可见溶组织阿米巴,隐孢子虫、贾弟鞭毛虫、菌痢和空肠弯曲杆菌。

4.发热原因不明型:因病原体感染,常出现持续性的体温升高(38-40℃),可延续几周以上,并出现盗汗。在有病例的骨髓,淋巴结或肝活检标本中证实有乌技杆菌细胞内感染。

2爱滋病临床期三个特征

HIV感染了T4细胞,破坏了T4细胞能,根据细胞功能缺陷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临床期。

根据近年全球资料分析,诊断为艾滋病病例者,仅仅是感染HIV者中的一小部分,占1/100,艾滋病相关综合症(ARC)占感染HIV者的1/10,也就是说,艾滋病例:艾滋病相关综合症:HIV感染者的比例大致为1:10:100,呈“金字塔”形。

1、HIV感染

90%新近感染了HIV的人不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或艾滋病,但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指出,HIV感染者在5-7年内有25%发殿为艾滋病,有不少于40%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HIV感染者如完全无临庆症状(尽管HIV抗体阳性)可以多年甚至终身不发展成艾滋病或仅有慢性淋巴结病综合性。

2、艾滋病相关综合症

对具有艾滋病的某些全身性症状和体征,而尚未表现出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病人,临床上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BC),此病介于慢性淋巴结病与出现罕见癌症和严重感染的艾滋病之间。目前认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和慢性淋巴结病均是艾滋病前期。

3、艾滋病

典型的艾滋病是人体感染HIV后发展的最终结果。HIV破坏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致使一些本来可以控制的条件性致病菌侵入机体,而引起一些相应的疾病。此种条件性感染最后导致病人死亡。

3艾滋病临床症状表现

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1、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2、潜伏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艾滋病前期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A。淋巴结肿大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B。全身症状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C、各种感染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D、典型的艾滋病期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4糖尿病肾病临床六大表现

(1)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唯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2)水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浮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

(3)高血压。在Ⅰ型无肾病的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并不增加,Ⅱ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患者伴有高血压,此高血压大多为中度,少数为重度。

(4)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5)贫血。有明显氮质血症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贫血。

(6)其他脏器并发症表现。心血管病变如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累及植物神经时可出现神经源性膀胱。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几乎100%合并视网膜病变,但有严重视网膜病变者不一定有明显的肾脏病变。当糖尿病肾病进展时,视网膜病变常加速恶化。

5生殖器念珠菌病临床都有哪些表现?

生殖器念珠菌病临床特点:

一、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假膜,基底有红色糜烂、渗出。

二、阴道炎:阴道粘膜红肿、糜烂、表面有白色薄膜附着 ,白色或黄色凝乳状分泌物增多,自觉剧烈瘙痒。

三、龟头包皮炎:常与性接触传染有关,在龟头及冠状沟和包皮内侧有针头或粟粒大的丘疱疹或小脓疱,可发展为糜烂,表面附着较多白色乳酪状膜,瘙痒剧烈。

四、念珠菌性间擦疹:发生于间擦部位,包括指趾间浸渍,红斑、糜烂性损害。

五、念珠菌性甲沟炎及甲病:甲沟红肿挤之有少许分泌物,但很少化脓。甲板增厚,不易碎裂,表面高低不平,可有白斑或呈棕黑色,但仍有光泽。

六、念珠菌性肉芽肿:基本损害为结节、肉芽肿,表面可发生溃疡。皮疹好发面部、头皮及肢端,可呈疣状增生,高出皮肤表面2cm以上,表面有厚而粘着的棕黄色痂,形如皮,多见于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患者,伴有细胞免疫缺陷。

七、系统性念珠菌病:为念珠菌侵犯内脏器官所致。支气管和肺念珠菌病最常见。常继发于口腔感染或血行播散,临床症状与一般肺部感染相似,但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消化道念珠菌病主要为食管及肠炎,泌尿道念珠菌病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混浊有絮状物,严重时可影响肾功能,念珠菌性心内膜炎常由白念珠菌以外的念珠菌引起,类似于亚急性细胞性心内膜炎的表现,还可有念珠菌性脑膜炎,症状与一般脑膜炎相同,严重时可发生脑脓肿和脑血栓。

八、播散性念珠菌病:有念珠菌性败血症和皮肤粘膜等多个系统感染,血、尿、脑脊液及胸腹水培养均可阳性。

如果觉得《爱滋病四种临床表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