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女性要如何诊断艾滋病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4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艾滋病像瘟疫一样让人恐惧,女性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该着怎么办,女性要如何诊断艾滋病?

1女性要如何诊断艾滋病

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具有独特性,一个方面社会开放程度很高,性行为的随意性是令人吃惊的,并且是一个庞杂人群。另一方面,国民的教育水平和防护知识是匮乏的,所以可以看到大批的少女流产、药流,然后大批的妇女输卵不通(炎症)而采用助孕治疗,盆腔炎人群庞大。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导致各类性传播疾病的高发生率。

在各类性传播疾病中,如瘟疫一样让人色变的,并且在不断传播的,与全民都有关系的一个疾病,就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的一种传染病,故应以预防为主。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首先回顾自己是否有过“危险行为:

主要指:

1、共用不洁针具静脉吸毒;

2、接受有可能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3、不安全的性行为如卖淫嫖娼、与多个人有性接触、肛交等;

4、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或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器械如剃须刀、穿耳针及纹身器具;

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分娩等

而握手,礼节性接吻,共用衣服、手套和鞋袜,共用电话、拥抱、共用马桶和厕所,共用桌、椅、板凳,共用书、笔、纸,共同进餐,共用游泳池和浴池以及被蚊子叮咬等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并不会很快使人体有异常的感觉。开始几年可能性没有任何症状,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他们能够没有任何症状的工作和生活几年。已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才会出现症状。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数周(4~8周)内可能出现一些急性早期病状,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盗汗、头痛、咳嗽等,有的与一般感冒差不多。有高危行为的人如出现以下症状可高度怀疑感染了艾滋病,如长期低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咳嗽、盗汗等。

如果怀疑自己有可能性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在医院、卫生防疫站或其他指定的卫生部门去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以确定是不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每一个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都存在一个“窗口期”过程。所谓“窗口期”,是指HIV最初进入人机体到产生可检测出病毒抗体的时间,通常为两周到三个月,甚至可能到六个月。因此一个人如果有了一次“危险行为”,害怕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立即去作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这时下结论说这个人没有感染上艾滋病还为时过早,而应该在过了“窗口期”后再作一次检查。如果第二次检查没有问题,才能确定此人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但还必须确定此人在第二次检查前再没有过新的“危险行为”。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一个人的确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即使在所谓的“窗口期”,此人仍可传播艾滋病病毒。

2女性性厌恶如何诊断

根据病情轻重,性厌恶可分四级。

Ⅰ级:

一般情况下尚能勉强接受性接触和性活动,只是在特定境遇才发生性厌恶。也就是说性厌恶只是对特定的人,或在特定的环境下,或用特定的性活动方式时才产生。

Ⅱ级:

从来对性活动就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不愿参加性活动,对性活动从来没有主动要求。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如在心爱的人的强烈要求下,在非常温静安全的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爱抚和性刺激,尚能被动地接受性活动。

而在一般情况下,对性活动有紧张焦虑感,产生惊恐反应,并尽力回避性活动。

Ⅲ级:

不但在态度上反对任何性活动和性接触,而且在行动上竭力排斥任何性活动和性接触,并回避任何性活动,根本就不可能接受性活动。

Ⅳ级:

对性活动和性接触,不仅持反对态度,在行为上进行排斥,而且在实际性活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态性机体反应。如一旦发生性活动,便会出现心悸、气短、恶心、呕吐、周身冷汗、颤抖、僵直、昏厥等恐惧症状。

3小儿艾滋病的诊断

诊断艾滋病,首先应考虑病人是否属于本病的高危人群,是否有卖血史(包括卖血浆)、多次接受输血,是否吸毒或性乱,以及是否为父亲或母亲患艾滋病的儿童等,然后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结合化验检查,综合做出诊断。

小儿艾滋病诊断除具有一些临床特点外,一般有输血史或母亲是艾滋病病人,或者处于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之中。此外,潜伏期短,病儿年龄一般在7岁以下。

1.临床症状持续发热、乏力、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夜间盗汗、全身淋巴结肿大、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呈慢性病容,以及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出现一些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或机会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2.病史对AIDS的诊断,病史是十分重要的。以前是否是有卖血史(包括卖血浆),是否接受过输血或血液制品,是否吸毒,有无性乱,或其母亲是否为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若是,则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3.我国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3—5次)1个月以上。

2)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38℃达1个月以上。

3)卡波西肉瘤(K.S.)。

4)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5)明显的霉菌或其它条件致病菌感染。

(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一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全身淋巴结肿大。

2)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下降。

3)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4艾滋病的诊断原则

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抗体阳性者配偶及所生子女或有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诊断HIV/AIDS必须是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而HIV RNA和P24 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HIV抗体阳性;或仅HIV抗体阳性。

艾滋病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HIV抗体阳性,加上下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或HIV抗体阳性,CD4+T淋巴细胞数《200/mm3。

1、 原因不明的38℃以上持续不规则发热,》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菌肺炎;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 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病;

14、青霉菌感染;

15、 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 卡波西肉瘤;

17、淋巴瘤。

5唾液可诊断艾滋病

取样方便、无感染风险———

据《纽约时报》报道,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历时三年、耗资5700万美元终于揭开了唾液的秘密。在不久的将来,验唾液将彻底取代验血。从此,我们再也不用龇牙咧嘴的伸出胳膊让医生狠扎一下,才能知道身体的健康状况了。而且唾液检验更加安全可靠,不用担心交叉感染。

唾液诊断可以取代血液检查和尿检。

如果你对唾液神奇的作用一无所知的话,这种“验唾液”可能会被你斥为天方夜谭。尤其是唾液一直以来都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不像我们其他人,加州大学洛杉矶牙科分院的王大卫教授一谈起他心爱的唾液就滔滔不绝。

他喜欢谈论唾液的组成、颜色、气味乃至其社会学,觉得这些都极其精妙。花几小时与他交流,你就会知道唾液是一种优异的润滑剂,可以使食物顺利吞咽,使说话变得流利。如果没有唾液,人类根本无法吃饭,吞咽,声音会沙哑。

据《纽约时报》报道,现年50岁的王博士,是洛杉矶加州大学牙医学院主持研究事务的副院长。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看到此特别新奇的想法就是他所看到的唾液的未来。

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能在唾液中留下“化学记号”。

王博士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当一个人开始有糖尿病的时候,或当他的身体出现癌症的病变的时候,他的唾液中的蛋白质会有改变吗?如果真的有改变,就可以利用“健康的唾液”和“生病的唾液”来诊断出疾病。研究证明,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能在唾液中留下“化学记号”。因此,只要研究者先研究健康人的唾液成分,建立一个健康标准。之后就可以把正常的唾液与患者的唾液进行分析,比较其中各种成分的多少和状态。

通过分析患者唾液来确定各种与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关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及其他化合物,就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这多少和我们中医的望闻问切式的传统治疗方法有类似之处。

由于很多成分在唾液中的浓度远低于血液,以往的技术难以将其检测出来。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电子技术等学科的飞速发展,检测手段已经十分灵敏了,比如说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能通过放大作用,将以前难以发现的微量物质检测出来。因此,唾液诊断已经成为医学检验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在他的实验室中,王博士一直在研究唾液的分子构造,希望发展出一套全新的检测办法,以此来诊断人类的疾病。他预测唾液将来会有很多功用,并希望用一套全新的唾液分析技术来取代血液检查和尿检,成为疾病诊断的最新手段。

唾液诊断可以用于艾滋病毒、乙肝病毒和肺癌的诊断。

近3年来,各国科学家已经在唾液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王博士等人发现,唾液中的一些标志物可以用于口腔癌、舌癌和咽喉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诊断。近2年来,王博士每次在清洗检查者的牙齿时,总是沾上他们的一滴唾液,放到一个小仪器中。之后,患者就可以拿到一张打印的唾液检测单。这张单子将会告诉他有什么毛病。他们对32名病人和同样数量的健康人进行了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1%。

美国马拉默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以检测出唾液中与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关的DNA、抗体及其他化合物。具体操作非常简单,马拉默德用一支橡皮头大小的棉签在嘴里擦一下,然后插入只有信用卡见方的仪器中。不到一小时,就能知道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目前这种技术能诊断艾滋病、炭疽杆菌感染等疾病。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也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能通过唾液探查某些口腔肿瘤所分泌蛋白质的新技术。

去年3月,美国政府批准了唾液快速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方法。用棉签在牙龈处蘸一下,再将其放进仪器,如果艾滋病病毒抗体是阳性,就会显示紫红色的线。此方法的准确率达到99%。唾液检查违禁药物在欧洲和美国都已开始应用。

现在,美国有3个研究中心正在制订健康人唾液所含蛋白质的正常指标,并研究不同疾病对其水平的影响,预计两年之内可公布研究结果。

此外,韩国科学家则通过PCR技术检测唾液中的乙肝病毒。英国科学家也在研究将唾液检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唾液测试取样简单、安全可靠,对身体没有任何危害。

和血液化验相比,唾液测试的好处在于,取样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人一天可分泌1升左右的唾液,而每次用于检测的唾液一般只需要一两滴,取样不成问题。而且,你还可以频繁监测你的唾液,以观察身体状况的实时变化。比如,你要从患者处取唾液样本,你一天可以采集10次,但你绝对不能一天抽10次血。

唾液分析技术一方面避免了采血的痛苦及取尿的尴尬,减少了看病者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尿检过程中可以人为作弊的环节很多,但目前还未发现任何能在唾液分析中作弊的手段。除此之外,唾液测试可以大大降低血液传染病的发生率。

针对为何要用唾液来诊断疾病而不是验血的提问,王医生说,验血是有侵害性的。你必须要刺破血管来抽血,而这又可能会导致感染。但如果用唾液,病人只需要吐痰便是了。唾液检查将对身体没有任何侵害。

试想一下,两年以后,你去看牙医时,医生会首先取一份你的唾液样本,然后才开始为你清洗口腔等。当你治疗结束时,医生会给你一份唾液分析图,上面清楚地写着你可能得了哪种病,并建议你应该找哪一科医生。

唾液成分与血液相同,只是浓度较稀。

王博士在最近的一次牙科大会上说:“如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唾液就是身体的窗口。它是身体循环的一部分。它来自身体,它没有血液的颜色,它也不黏,可它的成分与血液一样,一应俱全。”

多年来从事唾液细菌病毒检测研究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拉默德教授说,人体内部所有物质在唾液中几乎都会有所表现。和血液等体液一样,唾液里也含有细菌、病毒、抗体、药物、生长因子、各种蛋白质等,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会在唾液中留下痕迹。

事实上,在最新和最先进的传感器下,研究人员可以从分子水平方面发现,唾液是一种包含多种蛋白质的复杂混合物,其中含有DNA、RNA,脂肪酸,蛋白质,细菌微生物,以及人体中的各种病毒和可以用来做病理诊断的其他有用的分子。

作为一名分子生物学家和牙科医生,王博士每天与人们的唾液打交道,深知其中道理。可以说,血液中的各种蛋白质成分同样存在于唾液中,只是浓度相对稀一些。先前的手段无法进行检测,但现代高科技检测手段同样可以检测出来。这意味着唾液能准确反映出血液和尿液中各种蛋白质水平的变化。

如果觉得《女性要如何诊断艾滋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