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对于预防艾滋病你了解多少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82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艾滋病是令人恐惧的传染病,很多艾滋病人都不敢轻表露出来,由于现在仍有很多人不懂得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恐艾的心理。那么,我们面对艾滋病应该要怎么做呢?

1对于预防艾滋病你了解多少

艾滋病潜伏期症状不典型难以发现

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发展成为艾滋病人,而这段时间被称为潜伏期。专家指出,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进展不同,艾滋病的潜伏期也会不同。有些病人因为感染了毒力强的病毒株及自身免疫功能很差,在1-2年内就会进展成为艾滋病患者。普遍潜伏期是6年。国外艾滋病感染者一般是在8-10年内才会发展成艾滋病患者。

有些患者被检查出艾滋病后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怎么就突然被检查出艾滋病了?对此,专家解析,很多艾滋病患者在潜伏期间是没有临床表现的,或者表现不典型,这是艾滋病最可怕的地方。

艾滋病主要靠血液检测来断定

共用不洁针具静脉吸毒;接受有可能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或其他有可能引起出血的器械,如剃须刀、纹身器械;不安全的性行为,如卖淫嫖娼、与多人有性接触、男同性恋行为等。这些行为都属于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而一般的日常接触,普通人是不会感染到艾滋病的。

专家表示,若自己发生高危行为,就一定要通过做艾滋病检测来判定自己是否感染到艾滋病。但并不是说发生高危行为的第二天就可以检测到是否感染,艾滋病检测不能太早,因为检测试剂是有灵敏度的。目前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来确定是否感染。使用第三、四代检测试剂后,绝大部分患者在14-21天一般都可以被检测出是否感染到艾滋病。

有些人因为没有勇气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就往往会寄望于艾滋病自测类产品,像唾液、尿液的艾滋病检测试纸等产品。专家表示,目前这些产品的可靠性还不能确定,其次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对检测结果作出准确判定。总体来说,检测艾滋病主要是依靠血液检测,有需要的人士应该到国家认可的初筛实验室(像正规医院、疾病控制中心)进行相关检测。

要实现“零”艾滋首先要做到“零”传播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专家认为,要实现“零”艾滋,首先就要争取做到“零”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中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传播、血液制品传播、静脉吸毒以及其它如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等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造成的医源性传播。

血液传播是我国早期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在采取相应措施后,经血传播的比例逐年下降。由于人们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目前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专家表示,禁欲虽然是可以减少艾滋病的性传播感染率,但它并不是个可行的方法。

“目前我国艾滋病防治的主要难点是,未能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减少二代传播和艾滋病死亡率。”专家说。我们国家对嫖娼吸毒的态度一直是很明确的,但仍屡禁不止。因此要“零”艾滋,必须要“零”传播,要做到“零”传播,深入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很重要的,如针对学生群体要加强“安全性行为”的教育。只有大家对艾滋病有很强烈的防范意识并加以行动,那么艾滋病的感染率自然就会减少。

2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特点

艾滋病发现至今三十一年,已经夺走了全球3000万条生命,至今为止全球每年仍有近20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每年新发艾滋病感染270万人,艾滋病已经成为人类传染病类第一大杀手。

深入解析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特点如下:

一、低流行态势,防控形势却很严峻,艾滋病正处于高发临界点

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为止中国共有艾滋病感染者78万人,艾滋病在中国仍然处于0.058%的低流行态势,但防控形势却很严峻,艾滋病正处于高发临界点。因此在2012年2月29日中国公布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指出,中国要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争取在2015年底达到高危人群安全套和其他有效干预率达到90%以上,对感染者普及艾滋病检测并告知检测结果率达70%,对90%的艾滋病孕产妇采取干预措施等。

二、中国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家称,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高危人群的感染率达到5%就是一个预警,说明艾滋病正在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而我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早已超过5%,在艾滋病高发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可达到9.96%,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感染率达到了15%以上,广州为10%,中国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三、中国艾滋病正从高发省市地区向其他省市地区扩散

专家称,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主要集中在几个高发省市地区,依据感染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但随着艾滋病性传播的加剧,以及高危人口的流动性,使得中国艾滋病正从高发省市地区向其他省市地区扩散。

四、我国艾滋病性传播途径占主导

中国艾滋病已经从2008年以前的静脉吸毒感染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传播为主,2011年性传播感染艾滋病在新发感染中占到了81.6%,同性间传播占29.4%,并且艾滋病的异性性接触传播呈年年增长态势,暗娼及网络交友等都加剧了这一形势。

专家介绍说,我国艾滋病高危人群正逐渐发生着变化,农民工等流动人群、老年人、青少年等正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这些人都要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和检测。不洁性交是艾滋病性传播的主因,男男同性性行为、多伴侣性行为、卖淫嫖娼性行为、一夜情婚外情等性行为、与静脉吸毒或者男同性恋等高危人群有性接触者都要及时做艾滋病检测。

3中国艾滋病预防和传播现状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由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有所上升,女性感染者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98年,中国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女性的比例为15.3%,而2004年1月至9月,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比例已增至41.0%。近期女性感染者数量增长速度高于男性。

中国自1995年首次发现母婴传播以来,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病例报告数据显示,母婴传播的比例从1997年0.1%上升到2002年的0.4%,在云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部分县乡村,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分别达到了1.3%和1.2%,与高水平流行国家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水平类似。

目前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中国已经处于艾滋病爆发流行的前沿。

广州第八人民医院“红丝带之家”

开办在广州的“红丝带之家”是专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援助的民间自助组织,它向社会筹集资金帮助贫困的艾滋病患者,包括为病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也为无家可归的艾滋病人提供收容地。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为防治艾滋病的生力军

拥有9400多万名会员,100万个网络组织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日前提出:要在全国500个县市实施“预防艾滋病行动方案”,使会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在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75%。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他们已着手培训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工作人员,开展关爱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孤儿活动,同时组织以基层为重点的全国性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以达到协助政府动员组织群众,形成群防群控艾滋病生力军的局面,全面营造有利于防治艾滋病的社会氛围。

自2003年开始,中国政府拨专款,选择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了51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实施以国产抗病毒药物为主的治疗,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阻断母婴传播等活动,收到较好的成效。

专为中国人设计的艾滋病疫苗投入临床研究

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的第一个艾滋病疫苗日前在广西南宁投入临床研究,该疫苗抗原基因来自我国流行的B/C重组亚型艾滋病病毒毒株。

据疫苗研制者、吉林大学疫苗研究中心主任孔维在南宁介绍,从1996年开始,我国科研人员在国内艾滋病高发区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并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HIV-1中国流行株,确定其为B/C混合亚型。通过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科研人员确定了病毒的基因序列,据此构建了由DNA疫苗及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组成的复合型艾滋病疫苗。因此,疫苗抗原基因完全来自在中国流行的艾滋病病毒毒株,可以说是专为中国人设计的。

4艾滋病的现状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主要通过四种途径传播: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

自1981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2001年6月,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问题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为国际社会防治艾滋病行动制订了统一目标和行动规划,以达到在2015年年底以前遏制并开始扭转艾滋病蔓延趋势的总体目标。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34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2240万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亚洲约470万;北美及中西欧约230万;拉美约200万;东欧约150万。全球每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其中近200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全球每年20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其中170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毒品消费助长了艾滋病的蔓延,目前全世界的注射吸毒者约有300万人,在一些国家,40%的注射吸毒者携带艾滋病病毒。

现在全世界每年防治艾滋病所需的资金总额已经超过160亿美元,全球正在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有470万人,这一数字虽然已经是5年前的10倍,但仍有约11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得到应有治疗。

5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现状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流行趋势依然严峻。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显示,截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2.6万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7万例,死亡报告5.4万例,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HI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在HIV感染的诊断、疾病进展的监测、抗病毒疗效观察和耐药监测中至关重要,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临床检测内容包括HIV抗体、P24抗原、HIV病毒载量、HIV耐药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为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2009年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布了《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对2004年版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增补和完善。HIV的检测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严格进行。

一、HIV抗体检测

HIV抗体检测不同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任何错误的诊断,包括假阳性或假阴性,都会对被检者甚至他人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HIV抗体检测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由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并获合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合格的实验室中进行,整个实验过程应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HIV抗体检测分为筛查试验和确证试验,可用于诊断(确定个体HIV感染状况)、监测(了解不同人群HIV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及血液筛查(防止输血传播HIV)。筛查试验根据检测原理不同分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凝集法和层析法,可对血液、唾液和尿液标本进行常规或快速检测。临床用于血液筛查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等,常用的为酶联免疫法(ELISA)。自1985年第一代ELISA试剂问世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包被抗原已从一代的全病毒裂解物发展为目前以基因重组和多肽抗原包被和标记、有着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三代双抗原夹心试剂,检测亚型包括HIV-1、HIV-2和HIV-1型的O亚型。第四代ELISA可同时检测P24抗原和HIV-1/2抗体,进一步缩短了窗口期。此外,按《规范》要求,快速检测由于简便快速,适用于应急检测、门诊急诊检测,包括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斑点ELISA、斑点免疫胶体金快速试验、艾滋病唾液检测卡等。对用ELISA试剂或快速诊断试剂进行的筛查实验如呈阴性反应,即报告HIV抗体阴性;对呈阳性反应的标本,筛查实验室应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或另外两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复检试验。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需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筛查试剂必须是HIV-1/2混合型、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注册批准、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推荐使用经临床质量评估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试剂。

HIV抗体筛查呈阳性反应的标本由于存在假阳性的可能,必须进行确证试验。其方法包括免疫印迹试验、条带免疫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及免疫荧光试验,目前以免疫印迹试验最为常用。确认试剂必须是经SDA注册批准、在有效期内的试剂。免疫印迹试剂有HIV-1/2混合型和单一型,按《规范》要求,先用HIV-1/2混合型试剂进行检测,根据《规范》中判定免疫印迹试验结果的基本原则并参照所用试剂说明书综合判定,无HIV抗体特异带出现的报告HIV抗体阴性;出现HIV抗体特异带,符合HIV-1抗体阳性判定标准,则报告HIV-1抗体阳性。如出现HIV-2型的特异性条带,需用HIV-2型免疫印迹试剂再做HIV-2型抗体确证试验,呈阴性反应,报告HIV-2抗体阴性;呈阳性反应的则报告HIV-2抗体血清学阳性,如需鉴别应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如果出现HIV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为阳性,则判为HIV抗体不确定。对HIV抗体不确定者,新版《规范》修改了随访的时间,将3个月的随访周期缩短为4周,要求在4周后随访检测,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如随访期间出现符合判定标准的HIV-1抗体阳性反应,则报告阳性;如随访期间带型有进展,但不满足阳性标准,应继续随访到8周。第8周时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满足HIV抗体阳性诊断标准则报告阳性,不满足阳性判断标准可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随访。

为确保HIV抗体筛查的准确性,在所有实验中必须包含有内部对照质控血清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指试剂盒内提供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每次检测必须使用内部对照,而且只能在同批号的试剂盒中使用。外部对照质控血清是由实验室设置的弱阳性对照,一般以该试剂盒临界值(Cut off)的2-3倍为宜,可购买或由实验室自己制备。此外,全国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需参加本省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各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和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需参加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室间评价,以确保HIV抗体检测质量。

二、HIV-1 P24抗原检测

HIV-1 P24抗原检测可用于HIV-1抗体不确定或窗口期的辅助诊断;HIV-1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早期的辅助鉴别诊断;第四代HIV-1抗原/抗体ELISA试剂检测呈阳性,但HIV-1抗体确认阴性者的辅助诊断。P24抗原检测一般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试剂,试剂必须经过SDA批准注册、在有效期内,其阳性结果必须依据试剂说明书经中和试验确认。HIV-1P24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为30-90%,该结果仅作为HIV感染的辅助诊断依据,不能据此确诊;HIV-1 P24抗原检测阴性只表示在本试验中无反应,不能排除HIV感染,临床中一般不作为常规诊断项目。

三、HIV RNA定量测定(病毒载量检测)及HIV核酸定性检测

HIV核酸检测可用于HIV感染的辅助诊断、病程监控、指导治疗方案及疗效判定、预测疾病进展等。常用的HIV病毒载量检测方法包括逆转录PCR实验(RT-PCR)、核酸序列扩增实验(NASBA)、分支DNA杂交实验(bDNA)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HIVRNA定量系统都有其最低检测限,即可以测出的最低拷贝数或国际单位,RNA定量检测时未测出不等于样品中不含有病毒RNA,因此HIV核酸定性检测阴性,只可报告本次实验结果阴性,但不能排除HIV感染;HIV核酸检测阳性,可作为诊断HIV感染的辅助指标,不能单独用于HIV感染的诊断。报告HIV核酸定量检测结果时应按照仪器读数报告结果,注明使用的实验方法、样品种类和样品量,当测定结果小于最低检测限时,应注明最低检测限水平。

HIV核酸定性检测也可用于HIV感染的辅助诊断,目前在分析HIV基因亚型和变异等基础研究中应用。通常使用PCR或RT-PCR技术,使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通用的扩增试剂,引物可来自文献或自行设计,应尽量覆盖所有或常见的毒株,也可使用复合引物。报告定性检测结果时应注明反应条件和所使用的引物序列。此外,利用核酸检测方法的高度敏感性,使用集合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和方法,对高度怀疑感染人群且抗体阴性的样品进行集合核酸检测,可及时发现窗口期感染者。该方法较单份样品的核酸检测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

四、CD4+ T淋巴细胞计数

CD4+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细胞之一。HIV以CD4+T淋巴细胞为靶细胞,感染后可导致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下降,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最终因机会性感染及肿瘤而死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检测在HIV感染的以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以确定疾病分期、监测疾病进程、评估疾病预后、制定抗病毒治疗及机会性感染预防性治疗方案及评估抗病毒治疗疗效等。目前用于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方法分为自动检测方法和手工操作法。自动检测方法包括流式细胞仪(单平台一步法、多平台三级程序法)和专门的细胞计数仪,手工操作方法则需要显微镜或酶联免疫试验设备。目前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的标准方法为流式细胞仪,可得出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及占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为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应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建立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五、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监测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为目前针对HIV最有效的治疗,但由于HIV可产生自发性高频率的基因突变,在抗病毒药物选择性压力下,HIV的突变可促使HIV耐药株的产生,并进一步引起多种药物交叉耐药,成为遏制AIDS流行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常用的耐药检测方法包括基因型和表型HIV 耐药检测。当病毒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时,病毒基因会发生一些明确的突变,因此,可应用病毒耐药基因型的检测预测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其方法为从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HIV核酸物质,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确定与耐药性相关的病毒变异位点。在确认变异后,与既往耐药或交叉耐药研究比较,间接地估计药物耐药情况,简单快速,费用低,结果分析较复杂,需由专业人员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有时并不能解释某些耐药突变之间的相关性,如各突变之间是否有协同或者抵抗作用。目前我国进行的耐药性检测主要为基因型耐药检测。卫生部指导建立的全国HIV耐药性监测网络可及时掌握耐药毒株出现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国家HIV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表型HIV耐药性检测包括传统的共培养方法和重组病毒表型检测方法,能直接测出感染毒株对药物的敏感度,并能揭示事先存在或交叉的耐药情况,有利于指导 HIV-1 感染者有效地用药。不足之处为试验慢且费用昂贵,技术要求高,多种影响因素导致重复性差,多需在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六、HIV病毒分离

HIV病毒培养及分离可用于HIV-1感染的辅助诊断。HIV病毒分离需要在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实验条件及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多用于HIV相关的科学研究。

综上,随着我国艾滋病防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于监测和检测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艾滋病检测工作量日趋增加。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测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满足国家艾滋病防治对于监测检测工作的要求,是从事艾滋病检测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觉得《对于预防艾滋病你了解多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