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怕遇熟人 跨地检测艾滋病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8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去医院检测艾滋病的人数少,其中一个原因是怕被别人知道,有些人害怕去医院检测艾滋病时遇到熟人,不惜跨地区去医院检测。

1怕遇熟人 跨地检测艾滋病

有过高危行为(吸毒、卖淫嫖娼等),担心他人知晓,不惜从外地到武汉筛查艾滋病。昨日,省疾控中心防艾咨询专家介绍,这种跨地区交叉检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据了解,不久前,江苏常熟一名中学物理老师因行为不洁感到恐慌,一上课就精神恍惚,注意力难以集中,但他不愿在当地做检查,专程来到武汉。

专家介绍,像这种跨地区交叉检测的现象较多见,如江岸区愿意到其他区进行检测,原因是害怕在当地遇到熟人,尤其是害怕家人知道。

防艾专家提醒,预防艾滋病主要靠个人的洁身自好,高危行为一旦发生,就应积极正视,同时做好相关检测治疗。

2广西老年艾滋病患者急需防艾知识

据广西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广西50岁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正逐年增多,占艾滋病累计报告数的20%,高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高龄艾滋病患者增多的背后,揭示的是怎样的无奈和隐忧?

73岁的患者瞒着妻子来南宁求医

73岁的杨易(化名)不是南宁人,去年他检查身体时被发现有问题,当地医院劝他到广西疾控中心进一步做检查。在广西疾控中心,他被确诊患有艾滋病。杨易家所在的村子,人们对艾滋病还是很歧视的,“谁要是得了艾滋病,基本上就没人敢理他和他的家人了。”杨易的儿子对记者说道。因此,杨易患艾滋病的事,只有他的几个子女知道,他连妻子都没敢告诉。“父亲怕母亲责怪他,也怕母亲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能瞒到什么时候就瞒到什么时候。”杨易的儿子说。

刚开始,杨易和儿女们谁都不能接受这一结果,有儿女甚至埋怨:“什么病不得,竟得这种病!”杨易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和任何人说话,对艾滋病的不了解,让他和几个儿女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杨易怕被隔离,因此每当妻子不在跟前时,他总是唉声叹气,时而感叹说自己被判死刑了,时而悔恨地说“错了就是错了……”

来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后,医生反复对杨易和他的儿子宣传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医生告诉他们,虽然目前这个病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病情,它的传播途径有3种: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除此之外和患者在一起生活不会传播,而且国家对艾滋病患者服用的抗病毒药物是免费的。慢慢地,杨易的儿女们接受了这一事实,也劝父亲好好配合医生治疗。杨易的儿子说,希望政府加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病,也让更多艾滋病患者的家属了解治疗的途径和方法。

中老年人的“性福”需要关注和指导

“不说50岁以上,我们接诊的60岁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也有不少。”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对记者说道。对目前高龄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多的趋势,该医院感染科的欧医生分析道,这几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普查的人群也扩展到了高龄这个群体,加上以前艾滋病的感染者多以吸毒者为高发人群,但目前超过50%的艾滋病感染者是以性传播途径为感染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龄艾滋病感染者虽不是艾滋病的主流人群,但确实增长速度很快。

据了解,高龄艾滋病患者的感染渠道多为性传播,杨易就是由于不洁性行为而感染上艾滋病的。按男性学科专家的说法,男人即使到了70多岁,仍然有正常的性生活需求,但在很多传统观念深厚的人看来,这是难以启齿或不可思议的事情。欧医生表示,高龄艾滋病感染者中多以男性为主,多以性传播途径感染。高龄女性也有感染者,但多为夫妻间的传染。对这一群人,我们更应用平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如果一些患者的亲人对患者不理解,总认为“这把年纪了还得这种病,太丢人”,将会给患者带来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更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而如何对中老年人的“性福”问题进行健康的引导?如何关爱空巢老人?这都是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3防艾滋病从吃开始

黄豆

黄豆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以外,还含有丰富的硒,硒这种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黄豆中的大豆皂甘,对艾滋病毒有抑制作用,病毒即使进入体内,难生长繁殖。

黄瓜

黄瓜中含有胡萝卜素C,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黄瓜尾部有一种苦味的化学物质,能把进入体内的艾滋病毒杀死。

苦瓜

苦瓜中的苦瓜蛋白,对于进入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美国科学家曾让50例艾滋病患者大量食用苦瓜或口含苦瓜汁,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海带

海带中含碘最多,碘化物能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海带中还有硫酸脂,能够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不受艾滋病病毒的侵害,从而预防艾滋病。

鹅血

鹅血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升高血液中的白细胞,促进淋巴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强的抵抗作用。

大蒜

大蒜中含有植物杀菌素,除对细胞有灭杀作用外,对各种病毒,立克次体也有灭杀作用。常吃大蒜,还能提高免疫能力,预防各种疾病。据研究,将艾滋病病毒放入大蒜叶中5分钟便全部死亡。所以,平时多吃大蒜,对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4防艾滋病不能回避同性恋

一头花白头发,面色有些憔悴。这是张北川教授第二次来到武汉,时值2月16日。

作为艾滋病防治专家、同性恋问题研究专家,去年11月,张教授来汉,启动武汉的男男性接触者调查。该调查是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涉及了包括武汉在内的9个城市。此次来汉是与课题的参与者同性恋志愿组织馨缘工作组商量合作事宜。张教授拿出两张名片让记者挑选,一张有“医生”的称谓,而另一张印满了各种头衔。他笑着解释:“我更喜欢第一种名片,因为我自己最实质的身份就是医生,一个为同性恋群体服务的医生,我所做的工作说到底只是个医生。”不过,有时,别人可能需要了解我的一些职务什么的,于是,我只好印了这第二种名片。”

不是我第一个研究同性恋,张北川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教授,1989年开始研究同性恋人群,是我国最早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是获得“贝利-马丁奖”的国内第一人,该奖是奖励中国艾滋病防治界杰出人士的国际知名奖项。许多人都说张北川是中国最早从事同性恋研究的著名学者,而张教授不这样看。“我并不是最早的研究者和干预者。在我之前,早有‘先驱’,比如陈秉中教授,他早在我之前走近了这一特殊群体,并为这一研究付出了比我多得多的牺牲。”1991年,陈秉中开展了有关同性恋的调查工作。然而,1993年,他的工作被迫停止,本人也被迫从中国健康教育所所长岗位上退下。1994年,张北川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同性爱》,这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讨论同性恋问题的学术著作。相比陈秉中,张北川说:“我还是幸运的。当年出这本书时,是有关部门特批的。”万封来信诉说同性恋隐痛“(《同性爱》出版后)我当时以为自己把国际上先进的理论引入中国,我的工作也就完成了,然而,书出版后读者的反响却令我始料不及。那几年我所收到的信不下上千封,至今已收到上万封信。一开始,我几乎每封信必回,后来实在受不了,只有挑一部分回复。”在这上万封信中,张教授读到了许许多多同性恋者的隐痛:有自惭形秽,惊恐迷茫的;有姑娘示爱,不知如何拒绝的;迫于父母压力结婚的……“我始终记得一位大学生的来信,他在信中说,买了我的书后,却没地方看,只能每晚跑到路灯下读,读完后,便把书烧了。其实,烧我书的又何止他一个呢!”而一些未成年人的来信就更让他感到难过。“最小的孩子只有14岁,他不能和家人说,也不能和朋友说,只能向一个遥远的陌生人倾诉,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说这些的时候,张教授的眼睛湿湿的。“许多人想到研究同性恋是因为学者的好奇心和搞艾滋病研究,而我则是因为看到这些不公平,转而研究的。”1997年,异性恋者张北川和一批不同性取向的学者创立了“朋友”项目组。1998年,项目组开始出版一本名为《朋友》的内部双月刊。“通过这些刊物,让人们科学地了解自己,不再恐慌和害怕,并获得彼此的交流。”同性恋者八成以上会结婚张教授说,在我国,与普通人群相比,男同性恋群体中的艾滋病感染率要高出20倍。与国外同性恋者不同,中国同性恋群体的一大特点是80%以上的人迫于世俗压力结了婚或者将要结婚。张北川所说的这一比例,在武汉馨缘工作组的调查中再次得到印证。去年,馨缘工作组对400名男同性恋者的调查显示,28岁以上的同性恋者有八成已婚。但他们一直过着“双重生活”---既有婚姻生活,也有同性恋生活。据张北川对1100名男同性恋者的调查表明,77%的同性恋者经历过严重痛苦,34%有过强烈自杀念头,10%有过自杀未遂行动,66%孤独压抑,50%严重影响工作。“当一位同性恋者感染上艾滋病时,他将要面临的是双重歧视,在这双重歧视下难以生活!”张教授说,“不止一次,那些被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向我求助:该怎样告诉家人?我只有对他们说,就说是找过小姐吧。”

春天来了,更要努力耕耘尽管对于同性恋群体的误解和歧视仍然存在,但张北川却乐观地说“春天来了”。张北川所说的春天是“非典”后,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公共卫生问题。同性恋群体以及由此而面临的艾滋病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坚持了这么多年,我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好做了。去年,央视的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播出后,理解同性恋人群的人多了,工作更好开展了。”说到这里,一直神情凝重的张教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现在许多地方卫生部门的官员们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不过,这还不够,还需要更多地方领导层官员的理解和支持。”张说,“在艾滋病蔓延的情况下,要防止艾滋病,中国不可能回避同性恋问题。”目前,九城市男男性接触者调查课题便是要进一步了解同性恋群体状况,以便通过干预控制这一人群中的艾滋病蔓延。这次调查,张北川几乎全部选择了与民间组织合作。比如在武汉,与他合作的便是馨缘工作组。张教授解释说,“我们做的工作实际上是同伴教育工作,同性恋志愿者更容易接近同性恋群体,做起工作来更容易。不过,虽然主要是依托民间组织做这个课题,但基本上每个城市的卫生疾控部门也都参与其中。”“春天来了,但春天不是收获的季节,而是要努力耕耘的季节。”

5防艾更要防住制度性歧视艾滋感染者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近日发布,这份报告调查了中国2000多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受歧视经历。调查发现,在知晓感染者身分后,1/4的医务工作者、超过1/3的政府官员和教师持有负面和歧视态度。

虽然中国早就立法反对歧视,艾滋病的病理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取,但对他们的歧视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会之中,“认知与行为存在巨大差距”。在此之前,类似的调查反映出,一些人把艾滋病与道德沦落相联系,还有一些人主张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这些看法与主张其实并无道理,但可以看出,面对某个被歧视的领域,医学分析与道德评判之间的暧昧关联,以及可以随时被激活的某些社会管理方式,比如隔离。

刚刚发布的那份调查报告,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它调查了医务工作者、官员和教师的看法,对艾滋病的歧视存在于这些群体当中。这些群体与其他群体非常不同,医务工作者涉及医学与治疗,官员涉及公共政策的制订,教师则涉及社会观念的影响与传递。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对社会结构和意识的形成与固化,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公司职员、一个卖菜的小贩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你可以说这只是个人偏见,但若医务人员、官员和教师歧视,就有很大可能左右社会制度。

如果把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歧视编成一本书,它可能将是最厚的一本。种族歧视、信仰歧视、性别歧视……数也数不完,在福楼拜的小说《萨朗波》中,一个部落只是吃不同的食物,就受到迦太基人的歧视和驱逐。这些歧视,有的被说了出来,有的没有,有的产生于无知,有的与知识的多寡无关,有的具有明显的可见特征,有的则不易察觉,有的存在于社会的表面,有的则根植于社会制度当中。

对乙肝、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或迟或早都必须要消除,因为它不是一个社会人性化和人道精神的证明。此外,我们更应该警惕那些已经制度化的、不易察觉有时甚至习以为常的歧视的危险。比如医院、银行等各种公共机构的VIP包房、特殊通道,比如城市轿车车道的扩张与人行道、自行车道、公共汽车道的萎缩,比如重点班与普通班、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比如我们需要填无数注明年龄、性别、民族、婚姻和健康状况的表格,比如各种考试招生的名额分配和加分政策等等,这些把人分门别类的“歧视”的存在,同样不是社会人性化和人道精神的证明,同样必须得到消除。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度有着相似的社会遭际。在苏珊·桑塔格用亲身体会写成的《疾病的隐喻》一书中还可以看到,即便癌症,也会遭致人格上的歧视与贬低。乙肝也好,艾滋病也好,癌症也好,在医学上都被称作“疾病”,因为它们在显微镜下往往有可见的病毒。是不是具有可见的病毒,或者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才会成为歧视的对象呢?事实不是这样,最显著的证明就是“网瘾”。

并不存在“网瘾病毒”,网瘾也不具有任何医学上的传染性,但网瘾者仍被看作与个人自制力、生活方式、个人性格、人际交往的某种受损或沦落有关,在网瘾治疗的实践中,隔离的方式也被大量采用。对于网瘾,目前为止没有什么明确的“歧视”语言,你与一个“网络使用不当者”呆在一起,你不会有任何紧张和惴惴不安的感觉,但是看看,“社会功能受损”、限制自由的治疗方式,难道与在艾滋病调查中展示出的那些看法和主张有什么本质不同吗?

如果觉得《怕遇熟人 跨地检测艾滋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