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使用公用修甲器似为艾滋病传播新途径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1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3日报道,一位22岁的女子在使用妹妹的修甲器后,被诊断为HIV晚期患者,而她的妹妹是一位HIV阳性患者。

1使用公用修甲器似为艾滋病传播新途径

根据《艾滋病研究与人类逆转录》(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的报告,这位女子在使用过妹妹的修甲器后,被诊断出已经到了HIV晚期。而她的妹妹也才知道自己十年前就成为了HIV阳性患者。随后进一步的基因分析表明,两人的病毒有着共同的病毒源,这也证实了HIV病毒是通过修甲器传播的。

医学杂志中写到,这是病毒传播的一种新途径。然而研究人员表明,这是一个偶发事件,不足以确定为病毒传播的一种新途径。通常HIV会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和直肠的液体以及乳汁传播,所以共用注射器、没有防护措施的性交、或者HIV阳性母亲在怀孕、生产和哺乳孩子时,都会导致HIV的传播。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中分管 HIV序列数据库(HIV Sequence Database)的布瑞恩?福利博士(Dr Brian Foley)说:“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小,大家不必要对和携带病毒的人接触产生恐慌。日常的接触,比如共用餐具或者用一个杯子喝水,这些都不会使病毒传播。但与此同时,这也给人们提了个醒,那就是一定要小心使用有血液接触的物品(药物、纹身、针灸等),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HCV病毒和HIV病毒的传播。”

泰伦斯希金斯信讬(Terrence Higgins Trust)的医疗主任迈克尔?泰伦斯希金斯博士(Dr Michael Brady)同样也认为这是一个偶然事件。他说:“我认为这件事不足以改变我们的认知,所以防治HIV最好的方法还是使用避孕套和定期体检。”

2狗咬了艾滋病人后会传播艾滋病吗

我们知道被疯狗咬伤后,有感染狂犬病的几率,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才行。那么狗咬艾滋病患者后能否传播艾滋病?这一问题困扰着许多人,下文会为大家解答。

一名被疾控中心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的安徽籍民工,昨天在句容黄梅被一黄狗咬伤。因担心此狗再咬他人后传播艾滋病,这名患者立即向警方报警。

下午1时许,句容市公安局黄梅派出所接到一个特殊的报警电话,一男子报警称,他不小心被一条疯狗咬了。接警民警细问缘由之后得知,该男子系安徽籍民工,在该市打工已有4年之久,之前曾被该市疾控中心确诊为艾滋病毒携带者。

该市公安局领导迅速指令派出所民警密切监控疯狗动向,同时立即增派两名武警战士火速赶赴现场。下午2时许,在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两名武警战士来到病犬主人家门口。此时,有村民已经按照警方的要求将病犬看管起来。在指认确定之后,一名战士走上前去,在离狗不远处,手起枪响,“砰”的一声,病犬应声倒地,抽搐了几下便不再动弹。

狗咬艾滋病人后能否传播艾滋病?镇江市疾控中心防病科科长说,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是一种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和母婴传播

专家告诉你:艾滋病病毒只能寄生于人的血液中,离开了人体很容易死亡,它在外界环境中适应性很差。对温度很敏感,56℃中30分钟时间就能杀灭它,温度越高,生存时间越短;许多化学物质很容易杀灭它,20%的酒精、2.5%漂白粉液只要5分钟浸泡,就可以完全杀灭它。因此能过这种方式传染的可能性为零。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第一: 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会传播的。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时艾滋病病人口内也有破裂的地方,双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血液而传染。汗液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病人接触过的物体也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但是艾滋病病人用过的剃刀,牙刷等,可能有少量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毛巾上可能有精液。如果和病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就可能被传染。但是,因为性乱交而得艾滋病的病人往往还有其他性病,如果和他们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即使不会被感染艾滋病,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所以个人卫生用品不应该和别人共用。

第二: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4艾滋病性传播几率

“艾滋病有3种传播途径”现在成了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可说到3种途径的艾滋病性传播几率有多少,即: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如果一个正常人输进了HIV(艾滋病病毒)阳性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其感染的几率是95%,而一个HIV阳性感染者或已经发病的病人与一个正常人发生性关系的感染几率和性别有一定关系,男传给女的几率是0.2%,女传给男的几率是0.1%,男传男的几率要比以上两种方式大得多。

如果母亲是一个HIV阳性或艾滋病的病人,其感染给胎儿的几率是25%,但是如果母亲经过AZT的抗病毒治疗,其胎儿的感染几率下降到8%;经过联合疗法(鸡尾酒疗法)治疗胎儿的感染几率可能下降为2%。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病毒,它对热和干燥十分敏感。

在干燥的环境中,艾滋病毒10分钟死亡,在摄氏60度的环境中30分钟灭活。如果一支刚接触病人身体带有血液的注射器,马上刺入正常人体内,艾滋病性传播几率小于0.3%。

地坛医院艾滋病房曾发生过几次在治疗、抢救艾滋病病人的过程中器械损伤医护人员的事情,其中一次是护士在给艾滋病病人注射后,针头掉下刚好扎在护士脚背上。经过一个月、三个月的艾滋病病毒抗体(HIV)跟踪检测,这些医护人员均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实验证明:艾滋病病毒生命力很弱,只能存活于血液中,离开适宜的条件立即死亡。离体病毒,在凝固的血液中不能长期存活。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5艾滋病的传播

预防艾滋病,首先就要了解它的传播途径,一般来讲,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播。

性传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都会传播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唾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深吻接触时间长和口交有可能传播艾滋病。

血液传播。一是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二是共用针具的传播。使用不洁针具可以使艾滋病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三是公用剃须刀、牙刷等传播。共用剃须刀或牙刷者有可能传播艾滋病。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以下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性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如果觉得《使用公用修甲器似为艾滋病传播新途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