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治疗淋病有什么偏方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9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龙胆草对淋病的作用,淋病的饮食注意事项,龙胆草对淋病有什么影响,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

1中医治疗淋病有什么偏方

(一)急性淋病中医治疗方法

急性淋病早期无合并症的淋病,即中医所谓湿热下注型淋病。治疗宜清热除湿,解毒通淋。下面的处方常被应用:

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败酱草10克、野菊花10克、土茯苓30克、地丁草3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全方清热、除湿、解毒、通淋之功。

栀黄车前汤 栀子、黄柏各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车前子、金银花、连翘、石韦、冬葵子、当归各10克,琥柏粉3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药渣再煎水外洗局部。

加味八正散 滑石、车前子、栀子、地肤子各15克,瞿麦各10克,蒲公英、土茯苓各30克,大黄8克,木通6克,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

白刺苋头三个、红甘蔗皮一握、生地骨皮五钱、麦冬五钱。共煎汤,以冰糖三钱送下,每天饭前服用二次。专治男女初起淋病,热精血淋,也可治尿道炎。

(二)慢性淋病中医治疗方法

一些慢性淋病,即病程超过一个月以上的淋病,中医常辨证为湿热瘀阻证。对于湿热瘀阻的患者,治疗主要是清热除湿。活血化瘀。常用的方药是:

黄柏10克、赤芍10克、泽泻10克、泽兰10克、木通10克、制乳没各10克、琥珀粉3克、鸡内金10克。全方具有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淋止痛之效。湿热重者,加入龙胆草、土茯苓;夹毒热者加入野菊花、鱼腥草;小便淋涩不畅者加入马鞭草、三七粉。

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土茯苓10克、仙茅10克、杜仲10克。全方补肾通淋之功。肾阳不足者可加入仙灵脾10克。

清淋汤 虎杖、土茯苓、贯众、连翘、蒲公英、黄连、半枝莲、木通、瞿麦、黄芪、茯苓、丹参、赤芍各适量,水煎服,轻者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适用于淋病中医辨证属于湿热瘀阻及毒热证者。

补肾通琳汤 土茯苓、生苡仁、怀山药、茵陈、白茅根各30克,熟地20克,泽泻、山萸肉各15克,车前子、各12克,桑螵蛸、生甘草、生益母草各9克,麦饭石颗粒50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一个疗程。适用于淋病中医辨证属于肾虚证者。

龙骨一钱,牡蛎二钱,银杏二十粒,甘草末二钱,淮山药二钱,茯苓二钱,毕澄茄三钱。共研为细末,和白檀油四两,配制为丸,每天服二次,每次一钱,空腹时,乌龙茶送下。

(三)三草一花汤治疗淋病

配方:鱼腥草30克、马鞭草30克、紫花地丁30克、野菊花20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取汁待温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剂用1日。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淋病。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有黄色脓液流出。

2中药龙胆草有什么副作用

“草龙胆味既大苦, 性复大寒, 纯阴之药也, 虽能除实热, 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 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本草经疏》)

“龙胆草, 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 大能泻火, 但引以佐使, 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 皆其所宜.”(《本草正义》)

“龙胆草, 其功专于利水, 消湿, 除黄疸, 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 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 未免耗气败血, 水去而血亦去, 湿除而气亦消, 初起之水湿黄疸, 用之不得不亟, 久病之水湿黄疸, 用之不可不缓, 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 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 最利瘅病, 正湿热之病也, 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 多有不效者, 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 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 非龙胆草所能治也.龙胆草泻湿中之热, 不能泻不热之湿也.”(《本草新编》)

“胆草专泻肝胆之火, 主治目痛颈痛, 两胁疼痛, 惊癎邪气, 小儿疳积, 凡属肝经热邪为患, 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 善清下焦湿热, 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 男子阳挺肿胀, 或光亮出脓, 或茎中痒痛, 女人阴癃作痛, 或发痒生疮, 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 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 平蛔虫, 盖蛔得苦即安耳.”(《药品化义》)

“相火寄在肝胆, 有泻无补, 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 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 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 反助火邪, 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本草纲目》)

“龙胆草, 味苦微酸, 为胃家正药.其苦也, 能降胃气, 坚胃质;其酸也, 能补益胃中酸汁, 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 胃汁短少, 不能食者, 服之可以开胃进食.……微酸属木, 故又能入肝胆, 滋肝血, 益胆汁, 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 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癎、眩晕, 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 皆能愈之.其泻肝胆实热之力, 数倍于芍药, 而以敛辑肝胆虚热, 固不如芍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龙胆草, 其用有四: 除下部风湿, 一也;除下焦湿热, 二也;除脐以下至足肿痛, 三也;除寒湿脚气, 四也.又曰, 益肝胆之气, 凡眼肿睛胀, 淤肉高起, 痛不可忍者, 以柴胡为君, 胆草为使, 此又眼病必用之药也.”(《药鉴》)

附注: 龙胆草亦称草龙胆, 简称龙胆或胆草.因其味苦甚, 又有苦龙胆草之称.本品生用, 气味厚重而沉下, 善清肝胆实火, 疗下焦湿热, 常用于湿热黄疸、白带、阴肿、头痛目赤等证.因其味苦不堪言, 易伤脾胃, 非但脾胃虚弱者不宜用, 即使体质壮实者亦只可暂投, 不可久用.

3龙胆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龙胆草功效与作用

龙胆草的作用:

龙胆草,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

龙胆草药理作用 :

1.对消化道的影响 龙胆或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而舌下涂抹或静脉注射则无效,故认为龙胆苦甙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和使游离酸增加。

2.利胆和保肝作用 取健康及肝脏损害小白鼠,十二指肠给予50g/kg龙胆注射液或健康犬静脉注射4.5g/kg,均能显着增加胆汁流量。从犬的胆汁分泌流量曲线可见在给药5分钟和20分钟时出现两个高峰。龙胆苦甙对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Galn)造成的小鼠肝脏急性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能减轻给药组动物肝坏死和肝细胞病变程度,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糖元合成障碍。龙胆注射液25g/kg皮下注射,对α-萘异硫氰酸所致小鼠实验性黄疸模型(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郁积),可明显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

3.利尿作用 龙胆注射液10g/kg,耳静脉注射,可使5只家兔由给药前每30分钟平均排尿量0.76ml增加至2.64ml(p<0.1),提示龙胆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4.抗菌作用 试14种龙胆属植物,其中7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龙胆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管法证明龙胆煎剂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龙胆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另有报道,龙胆碱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定向反射,延长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时间,降低体温,松弛肌肉,以及降低士的宁的毒性等;200-400mg/kg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动能力。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对肠及子宫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6.其他作用 大量服用时,可妨碍消化,时有头痛,颜面潮红,陷于昏眩。曾用含龙胆(品种未注明)的化癌丹试用于小鼠艾氏腹水小癌,证明有抗肿瘤的作用。龙胆酊大剂量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使心率减慢。从中提出的龙胆苦甙以疟原虫有较高的毒性用于疟疾发热及抗菌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等作用。龙胆碱对猫有降压作用,对大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有抗炎作用。龙胆水提物对氯化苦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

龙胆草的功效: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龙胆治疗头发全脱也有很好的疗效。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重,精神负担随之加重,脱发患者越来越多见。一般脱发治疗已有难度,临床遇到头发全秃者更为棘手,甚至于连眉毛、胡须、腋毛、阴毛等全部脱光而成为普脱者,治疗难度就更大。这些患者的精神压力往往会日渐上升,心态变坏,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上海中医药大学张玉萍研究员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此类患者的特点是肝火旺。多次治疗用龙胆草3~6克,发现清肝火之药力不足,后逐渐增加到9~12克,未见有不良反应。而患者经治疗后,食欲改善,体质增强,面色红润,睡眠良好,普脱逐渐改善。2000~2003年期间共治疗6例全脱患者,都先后用过西医治疗或用多种药物外治而未见好转,临床表现为头发全脱,舌红、苔黄或舌红绛起刺、苔薄黄,脉弦数。内服药的同时用外洗方,治疗2个疗程(30天×2)后,患者的眉毛、腋毛、阴毛均已长出;治疗6个疗程后,头皮发黑,由稀疏的毛发顶出,治疗12个疗程后,头发茂密,普脱痊愈。经长期随访所治患者头发乌黑,未见反复。她体会,脱发的治疗当守虚中有实,祛邪扶正,是药才可为治疗所用。

4龙胆草能治疗乙肝吗

龙胆草能治疗乙肝吗?龙胆草可以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能利水、消湿、除黄疸、止痢、退肿、退热等。龙胆草可以用于乙肝的辅助治疗,但是龙胆草不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也不能杀灭乙肝病毒,因此龙胆草不能用来治疗乙肝。

龙胆草能不能治疗乙肝?此外,龙胆草是苦寒的药,一方面过于寒凉,另一方面还会伤阴。因此患者不可盲目轻信治疗乙肝的民间偏方,这样非但治不好病,还可能错失乙肝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病情延误。

5小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Xiǎo Lónɡ Dǎn Cǎo

【别名】青鱼胆草、雪里梅、小内消、细龙胆、凤凰花、小雪里梅、寒风草、小青鱼胆、小酒药花根、星秀花、血龙胆、青鱼胆、疔药、小龙胆、傍雪开、龙胆草、胆草、穿山七、九月花、草龙胆

【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红花龙胆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ex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数条从生,稍肉质。茎直立,数个丛生,基部略呈方形,紫色或绿色,节稍膨大。基生叶呈莲座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形;茎生叶对生,几无柄;叶片革质,卵状三角形,长1.5-2.5cm,宽0.8-1.2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多少抱茎,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具3出脉。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无花梗;花萼筒状,膜质,简长7-13mm,脉具狭翅,花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淡红色,带紫色条纹,长3-4.5cm,5裂,裂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褶不对称,宽三角形,先端具细长的流苏;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下部,花丝丝状,长短不等,花药椭圆形;于房椭圆形,长约1cm,柄长4-5mm,花柱丝状,柱头2裂。蒴果内藏或仅先端外露,长椭圆形,长2-2.5cm,果柄长约2cm。种了淡褐色,近圆形,具狭翅。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高山灌丛中,或林边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广西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30-80cm。细根表面棕褐色,可见栓皮样剥落,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黄白色木心。茎具棱,直径1-2mm,节间长1.5-5.5cm,基部表面紫棕色,向上棕绿色至淡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髓腔周围可见白色髓。叶对生,脱落或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边缘具不整齐细锯齿,上面发绿色或黄绿色,下面浅黄绿色。花单生于枝端或上部叶腋,花冠淡紫色或浅黄棕色,有紫色条纹。果实狭长,2瓣裂。气香,味苦。

显微鉴别 很横切面:外皮层及内皮层薄壁组织均已脱落。最外为内皮层,每一内皮层母细胞内含数个至10多个子细胞。韧皮部较宽广,外侧薄壁细胞大,含油滴及淀粉粒;内侧细胞小,多皱缩;径向散列少数筛管群。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或数个成群,径向排列,木纤维发达,壁厚,木化。中央无髓。

茎横切面:类方形,角隅处有棱翅,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狭窄,内皮层凯氏点明显,中柱鞘1列细胞,维管束双韧型。外侧韧皮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宽广,木纤维发达,壁厚,木化,排列紧密;导管多角形。内侧韧皮部明显。中央有髓髓腔。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外被角质层,具锯齿样小突起。栅栏组织细胞2列,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中脉明显向下突出,维管束双韧形。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细胞中央有短小的乳头状突起,向外分散有明显的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具角质层纹理,气孔较多,不等式。

【化学成份】全草含正三十一烷(n-hentriacontane),正三十二烷酸乙酯(n-dotriacontanoic acid ethyl ester),正三十二烷酸(n-dotriacontano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1];另含有当药苦甙(swertiamarin),金吉甙(kingiside),当药甙(sweroside),8-表金吉甙(8-epikingiside),红花龙胆种甙(rhodenthoside)A[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3]。

【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喘;痨嗽痰血;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风;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膏外涂。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消炎止咳。治肺结核,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实热喘咳,小便不利,小儿疳积,火眼,黄疸型肝炎。

2.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除湿,解毒,止痛,健胃。治药毒,发痧肚痛,腰痛,子宫内膜炎,黄疸,胃痛,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如果觉得《中医治疗淋病有什么偏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