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色盲色弱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色盲色弱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视觉障碍?如何治疗色盲色弱?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1色盲色弱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根据三原色学说,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叁色组成。一个孩子能够辨认叁塬色的,称为「叁色视」,辨色力完全正常,为正常人。辨认任何一种颜色能力降低者,称为色弱。色韵患者主要有红色弱与绿色弱两种。如有一种塬色不能辨认的,在医学上称为「二色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色盲,临床上主要是红色盲与绿色盲。如叁种塬色均不能辨别的,称为全色盲。色盲者,看世界总是蒙一层灰色面纱,不但享受不到五彩世界带来的喜悦与快乐,而且在徵兵、升学、就业以及生活上,还会受到极大影响。

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色觉障碍的呢?

一是先天性

多为隐性遗传,如父亲有色盲可通过女儿传给外孙。病因主要是由于视网膜上视锥细胞缺少三种感觉色泽的物质而造成的。如缺少红色的感色物质时,就产生红色盲;缺少绿色的感色物质,则形成绿色盲。

二是后天性

眼的各种病变,如屈光间质、视网膜细胞、视神经、视中枢患有疾病,都会引起色盲、色弱,其中以色弱为多。要治好后天性的色觉障碍,前提是要先治好眼病。

随着研究的发展,有日本学者发现,印花布工人的色觉辨别力比正常人高200倍,于是认为色弱还与后天各种色泽刺激缺乏有关。国外一学者曾做过动物实验:将一组动物放在黑暗环境里餵养,另一组放在明亮并有各种色光刺激的环境里餵养,待动物长大后测定视力色觉时发现,在黑暗中长大的一组比在明亮环境中长大的相比,视觉和色觉敏感性明显减弱!

所以现在国内外学者认为,过去统计的先天性色盲患病率5.87%是不确切的,真正的先天色盲只有万分之叁,其余的大部分都是色弱。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这种色觉功能性疾病多可以治疗,并且能够治好的!

诊断与治疗

红色盲看不见红色或者混合的淡红色,绿色盲看不见绿色或者混合的淡绿色,一般情况不影响大部分工作学习。但是两种色盲者都能看见黄色和蓝色,并且还感觉到黄蓝色特别亮。根据这个特点,特地製成的色盲色弱检查图表册,通过看图,能够在十几秒内有效地诊断出色盲或色弱。

对于色盲色弱的治疗,在英美,用红光刺激疗法治愈率为35%;日本用生物电疗法治愈率为49%;还有的国家用色光训练法也能治愈。在我国,则是用综合疗法来治疗:

(1)红光增色仪:刺激视细胞的色黄功能提高。

(2)色觉矫正仪:包括色盲矫正图表和色盲矫正附镜(非普通色盲镜)。通过对各种颜色的分辨、识别、转换练习,提高色觉功能。

(3)色盲经络按摩仪:选择能疏通经络、调节肾水、荣卫神目的穴位,达到提高色觉功能!

经过上述办法治疗,红绿色盲色弱治愈率达75%~80%,有效率为95%。

2什么是色盲、什么是色弱?

分别为:74、6、29;第四个看到“5”者为色盲。

色盲和色弱的检查大多采用主觉检查,一般在较明亮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常用检查方法如下。

假同色图:通常称为色盲本,它是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点组成数字或图形,在自然光线下距离0.5m处识读。检查时色盲本应放正,每一图不得超过5秒。色觉障碍者辨认困难,读错或不能读出,可按照色盲表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

色线束试验:是把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毛线束混在一起,令被检者挑出与标准线束相同颜色的线束。此法颇费时间,且仅能大概定性不能定量,不适合于大面积的筛选检查。

颜色混合测定器:是Nagel根据红+绿=黄的原理,设计出的一种光谱仪器,它可以定量地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定红绿色觉异常,此法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相关链接:色弱治疗

穴位与指压法:指压位于眼球正中央下2厘米处的“四白”,能提高眼睛机能。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食指强压6秒钟。指压时睁眼指压和闭眼指压均可。

睁眼指压时,能明确判断色彩,闭眼指压时,能治疗视力异常、假性近视。如果是患有强烈色彩异常的话,应重点的强压眼下。

不断进行这种指压的话,会逐渐祛除色觉异常。早上在洗脸镜前不妨指压一次,女性以夜间卸装后指压为宜。

人里面有色弱的,另外牛也是色弱,狗也是色弱。

3什么是色盲,色弱?

色盲和色弱属于色觉障碍。色盲是辨色能力消失,色弱是对颜色的辨认能力降低。

根据三原色说,丧失一种颜色的辨色力称为二色视。

例如丧失红色辨色力称为红色盲,这种病人光谱红色一端缩短,对光谱的红端敏感度降低。把红色看成暗色,开车易闯红灯是因为红色光对他看起来不明亮;丧失绿色辨色称为绿色盲,而黄蓝色盲的患者较少。丧失两种颜色的辨色力称为一色视,亦称做全色盲,对颜色只有明暗之分,色弱同样也有红色弱、绿色弱及蓝色弱。

三原色说认为视网膜由分别对红、绿、蓝敏感的3种视锥细胞组成。每一种视锥细胞色感受器主要对一种基本颜色发生兴奋,而对其他颜色上表现有限程度的反应,一切颜色的感知均由这3种视锥细胞不同兴奋程度引起。色盲和色弱是怎样产生的呢?

色盲和色弱统称为色觉障碍,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色觉障碍最多见红绿色盲,而这种色盲是遗传疾病,是通过性连锁隐性遗传。也就是有色盲的男性将遗传基因(X染色体)经过女儿传给外孙(男性)一代,也就是说,外公表现出红绿色盲,传给女儿但女儿不表现为色盲但带有遗传因子传给她的儿子即外孙表现为色盲。只有携带色觉障碍基因的母亲和患有色盲的父亲生出的女儿才表现出色盲。因此人群中男性表现出色盲的发生率高于女性,为女性的5倍。

后天性色盲较少见,常见于黄斑、视网膜、视神经和抌叶皮质疾病引起。也可见于药物中毒和白内障术后引起后天性色觉障碍。

4什么是色盲、色弱检查?

入眼对颜色的感觉是视网膜圆锥细胞的功能,1878年之后将这种对颜色感觉程度的差异习惯称为色盲或色弱(色弱是色觉异常中的轻度者,色盲是色觉异常中的较重型)。这个“盲”与“弱”照字意来理解,可能错误地认为“盲”就是不识颜色或红绿不分,“弱”就是观察到的颜色比“正常人”淡一些等等。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及专业调查,进行百万人统计后,现已明确,色觉异常者只是不宜从事以颜色作为技术标准的某些专业,如:化学、化工类及生物学、医学、农、林等类中必须从事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细胞或在其专业学习中有类似课程的,能够明确区分和识别红、黄、绿、蓝、紫各单种颜色是不影响从事财会、管理类、体育、计算机机械制造等专业的,也就是说机床上或机械上的任何一个按钮不会用五个颜色标识,财会账目上的任何一个数码不会用五个颜色书写,计算机上的键盘字母或屏幕上显示出的每个数码字母不会是由五个颜色构成,只要是用单颜色区别各种指标、操作、演示的工作,单颜色识别能力正常者均可培养成这方面有用人才或这个专业的专家。在《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体检标准》第二章6、7、8条中,色觉检查分为三个级别即色弱者不宜填报的专业,色盲者不宜填报的专业,及单颜色识别能力者不宜填报的专业(考生中极少)。

5色盲与色弱临床表现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

1.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2.红色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曾有一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买了件灰色羊毛衫,穿上后招来嘲笑,原来他是位红色盲患者,误红色为灰色。早年还有过报道,一红色盲患者当了火车司机,因看错了信号而造成火车相撞。

3.绿色盲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一美术训练班上有位画画得很好的小朋友,总是把太阳绘成绿色,树冠、草地绘成棕色,原来他是绿色盲患者。临床上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患者较常见。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4.蓝黄色盲

又称第三色盲。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较少见。

5.全色弱

又称红绿蓝黄色弱。其色觉障碍比全色盲程度要低,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其它并发症。在物体颜色深且鲜明时,则能够分辨;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患者也少见。

6.部分色弱

有红色弱(第一色弱)、绿色弱(第二色弱)和蓝黄色弱(第三色弱)等,其中红绿色弱较多见,患者对红、绿色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能力近于红绿色盲;但物质色深、鲜明且照明度佳时,其辨色能力接近正常。

色盲(弱)患者生来就没有正确的辨色能力,并且以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故不能自觉有病,许多色盲患者眼部检查也无异常发现。当红、绿色彩特别明显或单一出现时,患者往往凭借独特的经验加以区分,因此色盲(弱)只有通过专门的色觉检查才能判定。色觉检查的方法一般有色盲检查镜、色盲检查灯、假同色表(色盲检查表)和彩色绒线束等。在招工、招生体检中常用假同色表和彩色绒线束进行色觉检查。

如果觉得《色盲色弱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