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握握拳头对防治鼠标手有哪些好处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8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鼠标手是现在人的通病,那么日常有哪些预防鼠标手的好方法呢?握握拳头对防治鼠标手有哪些好处呢?

1握握拳头对防治鼠标手有哪些好处

对于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们来说,经常会因为过度使用鼠标,而引起手腕酸痛,这时你不妨握握拳头,就会舒服很多。

“手腕关节长时间密集、反复、过度的活动,容易导致周围神经损伤或受压迫,使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俗称‘鼠标手’。”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哈专家说,而握拳运动的原理在于通过重复握拳及放开的伸展动作,增加血液循环,增加肌腱柔软度,从而减少局部肢体疲劳造成的损伤。

握拳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舒展身体各部位,用力展开双手五指,每次20—30秒钟,做2—3次;第二步,吸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第三,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每个指头各做10秒钟。

除此以外,专家建议,应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下,每工作40分钟至1个小时就要起身活动一下,舒展四肢,放松精神。

与此同时,正确使用鼠标,对于预防这种现象同样重要。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为帮助手腕放松,可以给自己配上一个鼠标垫,鼠标垫可使你的手腕与手掌放平,鼠标垫与手腕接触的地方最好有一些小小的塑料浮点,可以起到按摩手腕、活血、去除酸痛麻木的效果。

2防治“鼠标手”的方法有哪些

以往,人们对于改善身体某个部位的功能,一般只限于进行局部锻炼。最新观点认为,要想改变或提高身体某一个局部的功能,首先应该进行全身锻炼,防治“鼠标手”就不能光锻炼手部。

电脑整天“霸占”着人们的手,这使得“鼠标手”(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征)人数越来越多。新加坡最新资料表明,女性是腕管综合征的最大受害者,她们的发病几率大约是男性的3倍,好发年龄多在30~60岁。这是因为是女性的骨骼要比男性小,手部的腕管发育先天较男性细,腕部的正中神经更容易受到压迫性损伤。

在电脑面前工作累了,经常看到办公室一族摆摆手腕、甩甩手等,以为这样就能把不起眼的鼠标手抛开,其实要想防治“鼠标手”仅靠这种局部锻炼的方法并不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只有进行全身锻炼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才能使身体局部的功能得到提高和改善。

以下就是防治“鼠标手”的全身性的小体操,它就是遵循局部功能障碍全身锻炼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每天抽出几分钟,就能有效地防治“鼠标手”:

第一节: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用力向后甩100次。

第二节:走十字交叉步,加手部特别是手腕部的动作,类似扭秧歌,配上音乐效果更佳,每次10分钟。

第三节:双手五指交叉并翻转,五指翻转交叉时,尽量从胸前举过头顶,并尽量从头顶向后背伸展100次。

第四节:扩胸后双臂、双手伸展,尽量水平方向地向后伸展100次。

第五节:手掌向下,双臂平伸,做大雁飞翔似的动作100次。

第六节:右手背后,从肩上用左手去勾;左手背后,从肩上用右手去勾,并持续30秒。双手在肩部收拢,并使劲攥拳头,尽量伸向空中并张开双手,反复做100次。

需要注意的是,做所有的动作时,非常提倡每一个开始的姿势,即挺胸、收腹、提臀,并应调整至深呼吸,也就是腹式呼吸。要慢慢体会动作要领,并循序渐进,顺势而行,不要过于着急。对于那些更容易引发腕管综合征的患者比如孕妇及某些内分泌失调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做这样的小体操。

3防治 鼠标手的方法有哪些

一、两大招预防“鼠标手”

1、 坐姿

正确的坐姿是预防“鼠标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上臂和前身夹角保持45度以下的时候,身体和鼠标的距离比较合适。所以在工作当中,注意要将鼠标放在一个稍低的位置上。

2、运动

在繁忙的工作中,可能很多人都会连续让自己的手保持在同样的动作上,但是这样的习惯可不好,不仅会让自己的手臂麻木,还会让双手快速患上“鼠标手”,所以平时工作过程中,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对双手进行运动一下,如做一下握拳、捏指等动作。

二、趣味游戏消除“鼠标手”

说起运动,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点小排斥,这里就教大家一些趣味的游戏,让大家在休闲当中轻松消除“鼠标手”。

1、弹钢琴

这里说的弹钢琴,并不是说要你搬部真正的钢琴在办公室里弹奏,而是平时的休息时间可以利用弹钢琴的手势来锻炼手指,让工作已久的手指活动起来。即使你不会弹,也可以模仿相关的资料对手指进行运动。练习时,十指张开,置于桌面上,每次抬起一根手指,依次进行,逐渐把速度加快。练习这样的动作,手指和手腕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活动。

2、行走和赛跑

说起行走和赛跑,可能很多人都以为是平时的走路和跑步,但是这里说的并不是这种,而是让你的手指进行“行走”和“赛跑”。休息时间,你可以尝试让自己的手指在桌面上快速“行走”,甚至是“赛跑”。然后加大难度,把笔、文件、鼠标、杯子等物体当做障碍物,让你的手指灵活地穿过这些障碍物。手指不但可以走“1”字、“8”字、“米”字,而且可以走星形、花形等路线,这不仅让手指练习变得更加趣味十足,还会让你的手指在轻松的运动当中慢慢消除“鼠标手”。

3、“背猴”游戏

这个游戏可能小时候很多人都玩过,就是让手指依次交叉地扭在一起,如中指弯曲、紧贴在食指上面,感觉就像是食指背着中指一样。然后不断交叉变换手指,练习一会儿之后,让手指自由地转动一会儿。试一试,这样的练习是不是让你感觉心情更放松,反应也变得更灵敏了呢?

4怎样防治“鼠标手”

电脑和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并逐渐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的同时,也伴生了一些时髦的文明病,“鼠标手”就是其中之一……

小宇是一名精力旺盛的大三学生,在同学中素有“作家”的美誉。平时除忙于紧张的学习外,课余上网聊聊天,给杂志社写写稿子,电脑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伙伴。可是近一段日子,他发觉自己打字越来越迟钝,远不如从前快捷了,起初也没觉着什么,只是心中别扭,后来沉下心来回想到底怎么回事?这才觉得手腕活动时有些疲惫无力,不灵活了,打字时间一长就出现手掌断断续续地发麻、憋胀感。开始,按摩几下就好了,可是后来发麻的症状越来越严重,通常打不了几个字,就得活动一下手腕和手指,活动手腕时大拇指侧还发出“啪啪”的响声,甚至抬胳膊时肘内侧也像触电似的发麻。小宇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大早就去医院挂了个骨科的专家号,教授询问完病情后告诉小宇,他得的是“鼠标手”,即医学上所谓的“腕管综合征”。

“鼠标手”是怎样发生的

要说清楚“鼠标手”是怎样发生的,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腕管的解剖。腕管是由腕骨沟(由八块腕骨紧密排列,构成腕管的底和两侧壁)和腕横韧带(像小桥一样覆盖在腕骨沟上面)共同围成的纤维骨性隧道,正中神经和九条屈曲手指的肌腱从中通过。

正常情况下,肌腱及神经在腕管内排列得十分紧密,无多余的潜在空隙,而且腕管组织硬韧,管内张力增大时无缓冲余地。当你在操作电脑时,由于键盘和鼠标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就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就处于强迫体位,不能自然伸展。若手腕关节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活动,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使腕管中的正中神经损伤或受到压迫,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同时手指频繁地用力,还会使手及相关部位的神经、肌肉因过度疲劳而受损,造成缺血缺氧而出现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因此,手外科医生认为,长期使用鼠标的人,会因为持续的腕部张力性姿势及以钩骨作为支撑点的特定姿势,造成腕管出口处高压,使得手掌尺侧、小指两侧及环指尺侧皮肤运动传导速度显著减慢,从而影响手的精细功能。

如何识别“鼠标手”

“鼠标手”起病缓慢,患者开始感觉拇指、食指、中指麻木胀痛,夜间或清晨较明显,甩动或用健侧手指挤压患手后可得到缓解。疼痛有时放射到肘或肩部。检查时可以发现正中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迟钝,但感觉完全丧失者少见。用手指压迫腕管掌侧或被动极度屈腕1~2分钟,麻木及疼痛感会加重;放松外力压迫或将腕改成伸直位后,症状立刻减轻。拇指活动时腕关节有时还会发出轻微的响声,与“缩窄性腱鞘炎”的症状相似,但其累及的关节要比腱鞘炎多。它还可引起手指端的麻木,严重者甚至造成肌肉萎缩。总结看来,“鼠标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感觉功能的受累上,如手部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无力等。

如何防治“鼠标手”

现在这种病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更将这种损伤列为影响工作的十个首要问题之一。据研究发现,“鼠标手”在以下职业中发病率很高,如教师、记者、编辑、设计者、矿工、装配工、运动员、白领阶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均为频繁使用双手者。此外,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以及怀孕妇女等的发病几率也比一般人群高。

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休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患者还可同时口服药物治疗,或以含普鲁卡因的强的松龙溶液做腕管内注射,使腕管内组织水肿减轻,肌腱滑膜变薄,正中神经充血水肿减轻。对于起病急,疼痛较重者,可用前臂支托将腕关节制动,局部进行理疗如微波治疗等,以促进炎症的吸收。腕管内注射后,症状反复发作,或发生手掌肌肉萎缩者,应手术切开腕横韧带减压。

专家研究发现:每天使用电脑2~6小时者,本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为此专家提醒大家,使用电脑时最好使用多种不同的输入方法,在连续使用鼠标一小时后就要做一些握拳、捏指、旋转手腕等放松手腕的活动。此外,改进人与机界面,让鼠标和键盘的放置更适合于人的生理解剖特点。把椅子调整到最舒适的高度,养成良好的坐姿,不论工作或休息,都应该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势,保持手腕伸直,不要弯曲,但也不要过度伸展;肘关节成90度,以避免手腕过度弯曲紧绷。据研究发现,手和前臂越接近保持水平时,操作者的腕部就越处于自然平伸状态,这时操作者感觉最舒服,腕部症状的发生率也最低,也就越有利于手部的休息,更好地预防腕部损伤。

5防治电脑鼠标手的7个方法

所谓“鼠标手”,在医学上术语就是“腕管综合征”,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以及进入手部的血管,在腕管处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症状。长时间使用电脑的电脑一族,可采用以下几个小方法,以防治鼠标手。

1、揉纸团。用一只手把办公用的废纸搓成一小团,把纸拉平后再重复。

2、摸掌心。展开手指,每次用一根手指去触碰掌心,同时保持其他手指尽可能伸直,当此动作熟练后,就可以尝试挑战练习的速度。

3、模拟弹钢琴。五指张开置于水平面上,模拟弹钢琴,来回做练习。这样可以舒缓和放松腕部。

4、正确使用鼠标、键盘。高度与肘部持平,靠近键盘使用鼠标,可以预防腕管受到过度牵拉;最好选用弧度较大、接触面较宽、有助于力分散的鼠标。

5、经常使用快捷键等小技巧。操作鼠标30分钟,应该休息片刻。

6、确保使用鼠标时手腕伸直,手臂不要悬空。前臂和肘部应尽可能放松,避免使用鼠标时身向前倾。

7、手腕采用平放的姿势操作键盘,既不弯曲又不下垂;打字时要正对着键盘。

如果觉得《握握拳头对防治鼠标手有哪些好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