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孩子听力怎保护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5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听力的感觉是与周围的环境所影响,现代信息社会更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因此,家长和老师应保护好儿童的听力 ,多了解一些有关的基本知识。

1孩子听力怎保护?

一、避免噪声污染。婴儿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 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迪斯科、摇滚乐等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有些小孩喜欢模仿大人戴耳机听收录音,这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一旦发现应当加以制止。

二、避免意外伤害。切莫让婴儿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粘膜损伤、感染。儿童喜欢打趣、逗闹,不小心碰伤耳道,会引起感染,从而使听力下降。若头部受到外伤,也容易波及到内耳,严重的会使耳膜破裂。有些家长喜欢用发夹、耳勺等给孩子挖耳,这很容易造成鼓膜外伤穿孔,引起耳聋 。

三、防止外耳及中耳的污染。中耳腔内有一条通往鼻咽部的细管称咽鼓管。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感冒等一些疾病引起的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当婴儿吐奶或呛奶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给婴儿哺乳时姿势要正确,应把婴儿抱起来,取半卧位。如果母乳过于充足、压力过大,可使婴儿头稍低,以免婴儿来不及吞咽而误入咽管鼓。用奶瓶喂奶时,奶瓶不宜举得太高,奶嘴孔也不宜太大。此外,在给孩子淋浴、洗头或带孩子游泳时,千万不要让污水进入耳内;同时应避免孩子在躺着时眼泪流进耳道,以免感染。

四、积极防治传染病。麻疹 、流脑 、乙脑 等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接种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积极防治各种急性传染病。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应特别注意保持患儿口腔、鼻腔和咽部的清洁,以防细菌蔓延感染到中耳。小儿患急、慢性中耳炎时,更要及时、彻底治疗,以免留下后患。

五、警惕药物致聋。聋哑症是感音性耳聋中最严重者,而感音性耳聋很多是药物中毒造成的。因此,病孩因尽可能不用链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抗疟药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内耳有毒副作用,一些药物还可发生变态反应。

六、讲优生。防范先天性耳聋胎儿期母体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可致内耳发育不全而引起先天性耳聋,早产、难产所致的新生儿窒息、严重黄疸等,均可导致听力损害。因此要避免近亲结婚,孕产妇女作好围产期保健,并注意妊娠期间慎重用药。

2孩子戴耳机听歌影响听力

* 男孩天天带耳机听音乐 成了小“聋”人

陈颖(化名)是名15岁的广州仔,一周前,他就感觉早上起来耳朵痛、有嗡鸣声、听话不清,他原以为是熬夜打游戏过头,但休息两天也不见好。其母告知医生,6月中考结束后就给宝贝买了台PSP,他随时随地都在听音乐,坐车也听、在家也听,叫他不要戴太久耳机,但他根本不听,结果现在耳朵痛,且觉得听不清别人说话。

“初步诊断,认为应属于噪声性耳聋。”接诊医生、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王希军教授表示,这样的患儿近来接收了不少例……

* 孩子娇嫩小耳朵 最怕“大声”

不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数码产品

不少孩子都是数码产品的发烧友,喜欢随时随地听音乐。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也不例外。要知道,这些交通工具的噪声往往会掩盖原本处于正常值的音量,孩子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而大于90分贝的声音,会对听力造成严重影响。在这里提醒妈妈注意一下,最好别让孩子在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使用数码产品。

不在封闭的空间里大声听音乐

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无论是酒吧还是KTV还是宝贝自己的房间,只要长时间处于大于120分贝的环境中,对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极易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带他们去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当宝贝在自己的房间里听音乐的声音过大时,妈妈要适时提醒一下,别让音响毁了宝贝的听力。

小宝宝要远离噪音污染

小宝宝的“小耳朵”极其娇弱,听觉器官尚未发育完善且适应能力差,巨大的响声及嘈杂的噪音都可能使他们听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所以妈妈们要避免让宝贝长期处于噪音污染环境中,3岁以下宝贝最好不要带他们去电影院,更不要让他们使用耳机。再有,妈妈们在为宝贝选择音乐玩具时,一定要注意玩具的音量大小要适中,乐曲旋律要柔和,切勿让噪音玩具进门。

3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听力

原因一:耳周病变

耳朵周围邻近器官的病变,有时也会涉及到中耳腔,从而引起听力减退。如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

原因二:掏耳

当孩子叫嚷耳朵痒时,有些父母会信手取来发夹、短木棒、毛线针等物,甚至直接用纤长的手指甲,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掏挖。这时,只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他人碰撞,极容易戳破孩子耳道深处的薄薄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不仅引起耳痛、出血,而且还使外耳与中耳腔直接相通,细菌也就乘虚而入,引起感染,要知道鼓膜参与声音传导,若鼓膜穿孔会直接影响儿童听力。

原因三:中耳炎

由于耳咽管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幼儿在伤风感冒、以平仰位置吸吮乳汁或恶心、呕吐时,常常会引起中耳腔的细菌感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当中耳腔内脓液不断增多时,孩子会因耳痛加剧而大哭,中耳腔内脓液增多的压力也会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如果不及时就医或治疗不彻底,会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鼓膜不断遭到破坏,穿孔越来越大,对听力的影响将日趋严重。

原因四:药物中毒

孩子患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时,如医生盲目给孩子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孩子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耳聋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而,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耳毒性药物。

原因五:外伤

耳外伤原因包括:孩子淘气时,有些父母盛怒之下,不分清红皂白给孩子几个巴掌;喜庆佳节,燃放的鞭炮突然在孩子耳边爆炸,巨大气浪直冲耳道内鼓膜;游泳时,孩子一侧耳朵先撞击水面;以上外伤都会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听力减退。

原因六:噪音

有些孩子在收看电视或收听音乐时,往往喜欢把音量开得很大;有的孩子还喜欢听立体声音乐,戴上耳机一听就是几个小时,无论在行走或做功课时都不愿取下。殊不知,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对内耳听觉器官的神经末梢造成不良刺激,对听力的损害也很大。

4专家提醒:孩子沉默寡言可查下听力

专家:家长需对前庭导水管综合症有充分认识

“之前,孩子一直活泼好动,也爱说话,可是不知怎么的,家人叫也不应,话很少,就是感觉他听话时,反应很迟钝。”带着疑问,军军的舅舅把外甥带到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检查听力。

军军6岁,一双又大又圆又亮的眼睛,特显得机灵。军军的舅舅说道,军军一直是家中的宠儿,性格很活泼好动,话也多,爱问问题。

但是,最近两个月,感觉到军军不像以前那么开朗,能说会道了。家人里叫都不答应,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而且话很少;坐在沙发上,以为他是在看电视,但是眼神很直,而且叫军军吃饭,要反复多次大声的叫,军军才会有反应,这种感觉反差太大了,担心孩子出现什么异常,所以就带孩子来检查听力。

听力测试低频下降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测听技师林玉婷医生为军军进行听力测听,结果显示,军军低频明显下降,但是高频正常。纯音听力图呈现:由低频至高频呈上升型曲线。

主治医生、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王承华医生通过CT片发现,军军前庭导水管有异常,进一步检查,确诊军军所患为前庭导水管综合症。王承华医生介绍,前庭导水管综合症主要发病人群是儿童、中青年人群,属于遗传性疾病,经常是因为感冒、头部遭受撞击、大声在耳边叫嚷等外部条件刺激而触发。

5怎样保护孩子的听力健康

父母要想让宝宝拥有正常的听力,你需要在孕期就十分注意,避免服用一些对胎宝宝听力有损伤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等。那么,家长究竟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孕期避免盲目用药、防止病毒感染

要想让宝宝拥有正常的听力,你需要在孕期就十分注意,避免服用一些对胎宝宝听力有损伤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等。另外还要尽量避免感染感冒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避免接触X射线。如果家族里曾经出现过先天陛耳聋,或者出生不久就患耳聋的情况,建议准妈妈作一下基因检测,也可以咨询医学专家的意见。

2.喂奶时,最好让宝宝采取半坐位

在讨论喂奶姿势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小耳朵里面的秘密:宝宝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为一相对密封的气腔,在前壁有一个小管与鼻咽部相连,叫作咽鼓管。平时,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状态,但是当宝宝吞咽、咀嚼、打喷嚏或哭闹时,为了维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咽鼓管便作瞬间开放。由于小宝宝的耳部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还比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横抱着宝宝喂奶、让他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奶瓶竖得过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宝宝呛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如果是坐着喂奶,应将宝宝斜抱在怀中,让宝宝呈半坐位,宝宝上半身靠着的那一条腿可以用小凳子垫高些;如果是侧躺着喂奶,妈妈要用手臂将宝宝的上身和头部支起,以取得一个最适宜的角度。

3.给宝宝清理耳垢必须去医院

前面我们说道,如果耳垢比较少的话,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为这点儿小事跑医院很麻烦,于是就自己给宝宝弄起来了。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危险。一是因为一般家庭中都没有耳灯,父母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二是因为很多宝宝还没学会合作,可能会乱动;三是一旦在挖耳的过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击,比如旁人经过不小心碰了妈妈的手等等,有可能会捅破鼓膜。 而医生可以通过耳灯或者反光耳镜直接观察耳道内部的情况,耳垢较多时,可直接用棉签或医用镊子取出。当耳垢已经形成耳垢石很难取出时,医生还可以选用滴耳液软化耳垢。软化的耳垢会从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理。

4.呼吸道感染后,询问宝宝是否有耳部不适

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不过,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以后7~10天才会发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在宝宝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父母还需要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中耳炎的症状。另外,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5.宝宝患了感冒、中耳炎时,不要坐飞机

在孩子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乘坐飞机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通过吃奶或者吸吮安抚奶嘴等方法来减轻耳部的压迫感。但是在宝宝患有感冒和中耳炎的时候,最好不要坐飞机。因为这时候咽鼓管处于一种水肿的状态,会加重对耳部的压迫。

6.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戴耳机

有些父母感觉MP3很时尚,于是也想让小宝宝“享受”一下。但是,因为宝宝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可能控制不好音量。如果音量很大的话,对于宝宝的听力是有损害的。另外,耳机的耳塞直接被塞到耳朵里面,声音直接刺激鼓膜,然后通过鼓膜来传导,时间长了,鼓膜很容易疲劳,也容易造成听力下降。所以,在让宝宝听音乐、听故事的时候,最好还是采用外放的方式,而且音量不要过大。

如果觉得《孩子听力怎保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