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有什么诊治措施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6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那么对于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有什么诊治措施呢?

1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有什么诊治措施

【概述】

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是较为常见的损伤,通常是由屈曲暴力和旋转暴力协同作用所致。

【治疗措施】

牵引复位颅骨牵引和枕颌带牵引是常用的复位方法。牵引时,头颈略屈曲(约30°),牵引重量为5~6kg,逐渐加大,但不超过10kg,以避免或加重脊髓损伤。为便于复位,可在脱位侧的肩部垫以沙垫,使损伤节段轻度侧屈,将脱位的关节突牵开,然后调整牵引方向,使之复位。同双侧关节突脱位一样,在整个复位过程中,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并每隔10分钟行床旁摄片以掌握复位。同双侧关节突脱片一样,在整个复位过程中,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并每隔30分钟行床旁摄片以掌握复位过程,防止增加损伤。

复位后,应用1~2kg重量维持牵引3~4周,再用头颈胸石膏固定2~3月。如果合并颈脊髓损伤,不宜使用石膏固定,可持续牵引2~3个月,直至愈合。

手术复位及固定术牵引复位失败者可考虑切开复位。采用后正中切口,暴露交锁的小关节突,切除嵌入的关节囊和韧带组织,用骨膜剥离器撬拨使之复位;如有困难,可将阻碍复位的部分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予以切除,再调整牵引方向,通常可复位。

若有脊髓损伤,应根据压迫范围旅行椎板切除减压术。为保持损伤节段的稳定,术中可用钢丝环扎棘突,并取自体髂骨移植。常用的植骨方法是棘突间“h”型植骨加钢丝固定。也有人采用关节突间植骨固定。

【发病机理】

与屈曲性损伤相似,只是头颈部遭受屈曲撞击等作用时,颈部不但屈曲,而且有向一侧旋转的动作。当屈曲和旋转外力同时作用于颈椎时,损伤节段形成向前下方扭曲暴力,以椎间盘后中央部为轴心,一侧的上位颈椎下关节突向后旋转,而另一侧下关节突向前滑动,并超过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至其前方,形成“交锁”状态(图1)。上下关节突相互撞击中,也可以造成关节骨折。

【病理改变】

双侧关节突的关节囊撕裂,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间盘及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均可受破坏。由于脱位的关节移位于上关节突前方,椎间孔变形或狭窄,神经根容易遭受损伤。这种脱位被认为是颈椎损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非脱位侧的两个关节突关节面彼此分离。椎间盘纤维环承受着持续的旋转应力。这种不对称性脱位,使椎管在损伤平面发生变形和狭窄,可造成脊髓损伤。

【临床表现】

1.颈部局部症状较为突出,疼痛、强迫性头颈倾斜畸形、颈椎伸展和旋转功能受限。

2.合并有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时表现为相应脊髓节段的症状:四肢瘫、下肢瘫或部分瘫。神经根损伤者,表现为该神经分布区域皮肤感觉过敏,疼痛或感觉减退。

x线表现

x线的特征性表现是诊断的的关键。侧位x线片的典型征象为:脱位的椎体向前移位的距离为椎体后径的1/3,至多不超过1/2。在脱位的椎体平面上。无法见到正常的关节突关节的相互关系(图1)

图1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x线片示意图

前后位于显示脱位颈椎的棘突偏离中央,向小关节脱的一侧偏移。斜位片可清楚地显示小关节脱位或“交锁”征象。

【鉴别诊断】

单侧小关节脱位应与双侧关节突脱位相鉴别,根据损伤及临床表现,以下方面可资鉴别:

1.损伤机制不同双侧小关节前脱位以屈曲暴力为主,而单侧小关节脱位除屈曲暴力外还存在着扭转暴力。

2.临床表现不同双侧小关节脱位主要表现为前倾固定、压痛广泛;多数合并脊髓损伤。单侧小关节脱位以旋转固定为主,压痛不广泛。少数合并脊髓损伤,但局部疼痛剧烈。

3.x线表现不同双侧脱位者损伤节段椎体前移的距离常为椎体前后位的2/5或1/2,上位颈椎的下关节突位于下位椎颈上关节突的顶部或前方。而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者损伤节段椎体前移约为前后径的1/3,正位片可见脱位椎节棘突偏移。

2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有什么临床症状

脱位多由间接外力引起,手掌着地摔伤,腕部处于极度背伸位,外力自上而下之重力与自下而上的反作用力,使桡骨远端诸骨与头状骨相挤压,桡骨与头状骨之间的掌侧间隙增宽,头状骨与月骨间的掌侧韧带与关节囊破裂,月骨向掌侧脱位。

如月骨留于原位,而其他腕骨完全脱位时,即称为月骨周围脱位。

月骨脱位,根据损伤程度与位置分为三型。

1.桡月后韧带撕裂或月骨后角发生撕脱骨折,向掌侧脱位后,凸面向后,凹面向前。

2.后韧带撕裂后,月骨旋转270°,位于远端前部,凹面向后,凸面向前。

3.外力更大,桡月前后韧带均断裂,月骨移位至桡骨远端掌侧,凸面向后,凹面向前。脱位的月骨与前韧带相连,则月骨有生活力,如前后韧带均断裂,则可能发生坏死。

3关节脱位的处理措施

①关节脱位又叫关节脱臼,是指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关节的功能丧失。患处肿胀,关节外部变形或出现剧烈疼痛。严重时可伴有血管、神经 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或劳动、体育训练中,因外伤或用力不当可造成关节脱位,一般下颌、肩、肘、髋关节容易发生脱位。

②对脱臼的关节,要限制活动,以免加重伤势。并且争取时间及早复位,即用正确的手法将脱出的骨端送回原处,然后予以固定。如果对骨骼组织不大熟悉,那就不 要随意地复位,以免引起血管或神经的更大损伤。

③脱臼有可能合并骨折,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早送往医院治疗。

4如何诊治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是由于外伤导致的寰椎和枕骨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Bucholz等通过尸检发现,颈椎外伤导致死亡的患者中约33%存在寰枕关节脱位。也有学者指出,约18%外伤致死的儿童患者存在寰枕关节脱位。尽管如此,目前国内文献报道中较少见到类似报告。

寰枕关节脱位的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表现为没有任何神经损伤的症状体征,可以表现为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也可以表现为四肢瘫痪。国内之所以罕见寰枕关节脱位的病例报告,缺乏方便快捷的诊断手段可能是主要原因。

诊断

Traynelis等学者将寰枕关节脱位分为3型,Ⅰ型是前脱位,Ⅱ型是纵向脱位,Ⅲ型是后脱位。Przybylski等综述文献发现,36%的没有获得正确诊断的寰枕脱位的患者由于不恰当的固定,导致症状加重。Collato等报告了1例患者伤后早期没有神经损伤,但由于误诊导致症状加重,长期随访其肢体瘫痪没有恢复。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和正确固定可以防止症状加重。

有众多学者提出,诊断寰枕关节脱位可利用多种X线平片的方法,同时也有学者回顾以往病例发现,仅有部分病例可以通过X线平片进行诊断。其原因是颅椎区解剖关系复杂,影像重叠,使得理论上的诊断指标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困难。反复复查颈椎侧位平片,并且对比,比单次颈椎侧位平片对诊断更有帮助。有学者复习病例和影像学资料发现,90%的患者存在咽后壁水肿,对诊断具有提示作用。提示再次摄片进行观察或者进行CT或者MRI检查。三维重建的CT特别是冠状面CT对侧方脱位有决定性的诊断作用,重建的中矢面CT对前后脱位有决定意义。而MRI仅对脊髓损伤和硬膜下血肿具有诊断作用。

治疗

针对寰枕关节脱位的治疗是从急救现场开始的,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正确固定颈椎防止继发性损伤。但是针对轴向牵引存在争论,对于仅有纵向移位的病例,由于存在不稳定,牵引可以加重神经损伤,但是针对I型和III型脱位有牵引复位后神经症状改善的报告。复位以后的治疗针对儿童和成人有不同的选择,儿童因为愈合能力强,可以在Halo—vest固定下保守治疗,成人选择非手术治疗后有因为依然存在不稳定而又进行手术对寰枕关节进行融合的报告。虽然有手术后症状加重的报告,大多数患者神经功能可得到—定程度恢复。

5关节脱位有什么发病特点

黑龙江海伦市一个9岁男孩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就像鸭子一样左右摇晃,还时常摔倒。医生介绍说男孩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施行钢板固定术不久就能够正常走路了。

9岁男孩走路像鸭子 原是关节脱位作怪

东北网1月11日电 今年9岁的小海滨从会走路起就像鸭子一样左右摇晃,稍不小心就会摔倒。近日,小海滨接受了手术治疗,不久就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了。

小海滨家住海伦市永合乡,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还时常摔倒。起初,家长以为孩子年龄小,长大了就会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海滨的情况并没有改观,还经常遭到小朋友的嘲笑。日前,小海滨的父母带着小海滨来到省医院道外院区检查,医生建议其手术治疗。

10日,记者在病房内见到了小海滨,他的右腿上打着石膏,活泼的他手里玩着玩具。小海滨的妈妈说,9日,医生对小海滨的右腿施行了右股骨钢板固定术。这一侧恢复好后,再做另一侧。小海滨不久就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了。

据医生介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即股骨头不在髋骨臼窝里,或容易从里面滑出来,在临床上很少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越早越好,如果在婴儿期进行治疗,将不影响正常走路,也不会影响日后生活。但是如果耽误了治疗,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髋关节炎。

如果觉得《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有什么诊治措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