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长期流鼻涕小心中耳炎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5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小儿鼻腔粘膜血管较成人丰富,流的鼻涕要比成人多,这是很正常的事,专家介绍,若长期流鼻涕的话,除了引发中耳炎外,还会引发其他的一些耳鼻喉疾病。

1长期流鼻涕小心中耳炎

小儿长期流鼻涕引发中耳炎的原因

专家解释到:耳可以分为内、中、外三个部分,中耳通过耳咽管跟鼻咽部相通。小孩子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位,而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所以当小孩子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时,细菌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再加上有些小孩喜欢回吸鼻腔分泌物,就更容易引起中耳炎。所以,说吸鼻涕吸出中耳炎并不为过。这种中耳炎起初是分泌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可进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伴有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

小儿长期流鼻涕会引发的耳鼻喉疾病

1、长期留黄脓鼻涕,可能会患有鼻窦炎。

2、长时间流白色粘稠鼻涕,可能是慢性鼻炎,可以适量的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B。

3、打喷嚏,流清水鼻涕,很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4、还有鼻腔内有异物,也会常流鼻涕。

5、有些患有鼻咽部淋巴腺增大症的小孩,也经常流鼻涕,还伴有严重打鼾、面容呆滞、鼻子扁小等征象,这对孩子的发育和健康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6、若擤鼻涕方法不正确或用力过猛,还会导致鼓膜穿孔。

家长要积极处理小儿长期流鼻涕的问题

冬季,感冒流鼻涕比较严重,专家提醒家长要积极注意小儿流鼻涕引发的耳鼻喉问题。

首先要积极预防感冒,宝宝流鼻涕时要尽量保持其鼻腔清洁,晚上睡觉把枕头垫高,尤其是清涕转浓时,家长更要充分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咽鼓管的情况。如果孩子诉说耳闷耳胀或耳痛,家长切莫疏忽。相当部分孩子的中耳炎症状并不明显,若孩子感冒后,经常充耳不闻,对人爱理不理,看电视时爱把音量调大,就要警惕其听力是否出现问题,尽快带其到医院诊治。

当孩子流鼻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检查,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根据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平时带孩子勤锻炼,多到参加户外活动,家里保持空气流通,合理的给孩子补充营养,都可以预防孩子流鼻涕,避免引发中耳炎。

2中耳炎的症状和危害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专家介绍说,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中耳炎症状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有时会间断一下再次出现。

中耳炎危害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则大多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另外,如果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慢性扁桃体炎存在,细菌可能反复侵入中耳腔,并中耳炎潜伏下来导致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时间、病情轻重不同分为三种:单纯性,脓疡性和胆脂瘤性。它们共同的表现是均有耳流脓,反复不止,有时脓液中还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出现并发症,会有眩晕和头痛。

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虽然让人很烦恼,但对慢性中耳炎病人来讲,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让人担心的是出现并发症,在出现并发症以前,病人往往毫无感觉,但如果出现,那么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并发症呢?简单讲,可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颅外并发症有:

1、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2、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3、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有生命危险。

最后,专家称,从上述各种并发症,我们可以看出,慢性中耳炎绝不是小病,应该引起患者高度重视,患有慢性中耳炎,平时应注意用药,保证脓液及时排出,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手术治疗,这样,不但可避免并发症,还可以提高听力,并且也不再受耳流脓不止之苦。

3什么原因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

小张前几天患了重感冒,鼻塞、流涕,耳朵还有点闷。自己在家吃了感冒药后鼻子症状好了点,但耳朵症状反而加重了,感到两只耳朵听力下降,打哈欠时耳朵里有水泡声。他去看医生被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不是由于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耳部急性炎症,它以鼓室内积液引起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在秋冬季节,它是比较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是什么原因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呢?我们要从耳部的解剖结构说起。

人们常说人的七窍是相通的。耳朵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咽鼓管可以调节耳内的压力,以此与大气压保持平衡,其外还有防御、清洁的功能。在秋冬季,日夜温差比较大,常会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炎症波及咽鼓管时,耳内往往会形成负压,这时会产生耳闷的感觉。耳内的黏膜受负压影响分泌较多的液体,并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不能及时排出,积在耳内产生听力下降,耳朵里有水泡声,有时还会感到耳痛。

除了感冒以外,鼻炎、鼻窦炎的发作,过敏性鼻炎,鼻咽部占位性病变,儿童腺样体肥大、感染,头颈部放疗等因素也会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耳内的液体未完全吸收,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疾病,这些疾病的治疗将比分泌性中耳炎复杂得多。小儿患者由于听力减退,会影响其语言的发育和学习,影响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总而言之,秋冬季是分泌性中耳炎比较高发的季节,若出现耳部不适要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4使孩子患上中耳炎的原因

诱发孩子患上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呢?孩子中耳炎经常被延误治疗,就是孩子太小,表白不明白哪里不舒畅,从而耽搁了医治,然而我们要晓得诱发孩子患上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这样我们就能够防备孩子中耳炎的产生,减轻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就此,咱们就来听听专家的详细讲授。

诱发孩子患上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呢?孩子中耳炎的迫害比拟重大,经由临床大批的材料表明,孩子中耳炎已经成为致聋的重要病因之一。个别而言造成孩子中耳炎的因素有以下多少点:

1、孩子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沾染,故可以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2、反常反映可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肿,导致咽鼓管梗阻,造成中耳负压,引起渗出或分泌性能亢进。

3、安排孩子咽鼓管开闭的肌肉如腭帆张肌压缩无力,影响了咽鼓管的开放功效;加之孩子咽鼓管的软骨弹性差,当鼓室处于负压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此为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本之一。在诱发孩子患上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中,这是其中之一。

4、急性中耳炎时抗生素应用不当,如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或细菌对药物有抗药性等,使炎症延宕不愈。此外,单纯依附抗生素而疏忽了鼓膜切开亦为发生孩子中耳炎的起因。

5、外出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透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轻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合。

5中耳炎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懂得明白中耳炎的致病因素对其防备跟医治有很大辅助,中耳炎除造成患者耳痛、发热、听力受损外,延宕治疗还会造成鼓膜穿孔增大,甚至会引发颅内并发症,危及患者性命.那么中耳炎的病因是什么?中耳炎由什么引起的?下文具体介绍.

中耳炎常见病因:

1、最常见的起因是上呼吸道病毒沾染所致,如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鼻塞,轻易并发中耳炎

2、擤鼻过于使劲,也可引起中耳炎.

3、游泳时不恰当地使咽鼓管扩大有可能使细菌进入中耳、鼓膜外伤,使病菌从外耳道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4、婴儿因某种生理特色,当哺乳地位不准确,如横抱哺乳或平卧吸吮奶瓶,乳汁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也可引发感染.

如果觉得《长期流鼻涕小心中耳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