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疗法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9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小儿慢性中耳炎的病因是什么呢?呼吸道感染会导致中耳炎吗?那么,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专家对中耳炎病因的相关介绍。

1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疗法

一.营卫不和治则:扶正固表,调和营卫。

主方:黄芪桂校五物汤加减。

加减:汗多者,加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午后低热,加青蒿10克、白薇10克;纳呆食少,加神曲10克、谷麦芽各10克;舌花剥,加生地10克、功劳叶10克;时有稀咳,或咽部不舒,加鱼腥草15克、白菊花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补益卫气,调和营卫的方剂。

方中黄芪补益卫气,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桂枝10克 自芍10克 生姜2片 大枣5枚 功劳叶10克 牡蛎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 神曲10克 鱼腥草15克 生地10克 炙甘草6克

二.肺脾两虚治则: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主方: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减。

加减:汗多,加橹豆衣10克、碧桃干10克;纳呆食少,加山药10克、扁豆10克;大便稀薄,加煨葛根10克、炮姜炭10克;余邪未清,时有咳痰,加川贝母10克、黄芩10克、板蓝根15克。

主方分析:玉屏风散为益气团表止汗要方,方中黄芪补气固表,白术益气健脾。防风走表而祛风邪。

生脉散为益气养阴敛汗之方,方中人参补益元气,麦冬养阴,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还能敛阴止汗。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白术10克 防风10克 太子参15克 五味子6克 麦冬10克 牡蛎30克(先煎)碧桃干10克 山药10克 扁豆10克 川贝母10克 炙甘草6克

三.肺肾不足治则:补益肺肾,填精固表。

主方:河车大造丸、生脉散加减。

加减:自汗盗汗,加龙骨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夜寐不宁,加夜交藤10克、合欢皮10克;时有咳痰,加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川贝母10克。

主方分析:河车大造丸为补益肺肾,滋阴清热的方剂,方中紫河车(胎盘)大补精血,人参益气生津,地黄、龟版滋补肾阴,杜仲、牛膝补肝肾,天冬、麦冬养阴清肺,黄柏滋阴清热,砂仁行气醒脾,茯苓渗湿健脾。生脉散益气养阴敛汗,方中人参益气,麦冬养阴,五味子敛肺。

处方举例:

党参10克 熟地1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6克 龟版15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0克 黄柏10克 茯苓10克 龙骨30克(先煎)川贝母10克 甘草6克 胎盘粉3克(吞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恢复期没有感染时,也常有轻微咽红,喉间有分泌物,或清晨及夜间稀咳等,中医认为属余邪未清,在运用上面三种治法时,务必注意在扶正祛邪同时,选用一二味清肺、利咽、化痰的药物,如板蓝根、黄芩、鱼腥草、连翘、菊花、川贝母等在内,可加强预防呼吸道感染作用。

2警惕!夏季儿童呼吸道感染

近日,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成为目前就诊儿童中的多发症,其最高比例甚至超过70%。记者看到,十几名家长和孩子正在排队就诊,室内站满了人,不时听到小孩的哭闹声和大人的哄逗声。

张主任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多发期,但是就我市目前情况来说,由于天气闷热、气压低,人们会出现食欲差、消化酶分泌减少的情况,机体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再加上儿童免疫功能差,尤其是婴幼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如小儿鼻毛稀少,不能起到过滤空气中灰尘的作用等,病原体极易通过口、鼻直接进入呼吸道引发感染。

“另外,酷暑时空调室内外温差大造成机体周围温度等环境经常发生骤变,也是造成抵抗力差的儿童多发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急诊科主任芦春爱介绍,现在每天前来就诊的儿童患者中,呼吸道疾病占一多半,有时达到70%甚至更多,其中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另有两三成发展为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该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松欣说,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在呼吸道内引发感染导致的疾病,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类疾病中,前者主要包括1.扁桃体炎,其主要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化脓;2.急性咽炎,孩子会出现咽部充血水肿、进食困难、流口水、哭闹等情况;3.急性感染喉炎,会出现喉鸣甚至呼吸困难。而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就是肺炎,表现为咳嗽、多痰、气喘、发烧等,严重的会引发心衰和呼吸衰竭,造成中毒性脑病。

专家说,呼吸道疾病都会有一些相似的症状,比如咳嗽、嗓子疼、鼻塞、流涕、发烧等表现。那么如何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呢?

说到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张主任告诉记者:“要想避免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疾病,最根本的‘招数’还是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张主任说,不要忽视夏季的身体锻炼,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在早晚时间到洛浦公园等地方进行快速走或散步等适当活动,1岁以下的婴幼儿要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平时室内空调的温度不要过低,与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要超过10℃;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C来增强抵抗力;手头常备些感冒药等常用药物,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后可使用一些抗病毒类药物,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而症状严重时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3春季谨防小儿呼吸道感染

而重症感冒高热持续达1周。小儿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后,机体抵抗力下降,一些细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乘机侵入人体,继发细菌感染。感染可以向下呼吸道及邻近器官蔓延,引起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甚至可以通过血循环向全身播散,引起败血症及各种化脓性疾玻如果发现孩子感冒后迟迟不能恢复,或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咳嗽、气急,体温不退或热退后又出现高热,就要想到是否病情加重或有并发症。6个月-3岁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时,还要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上呼吸道感染并不都要用抗生素治疗。孩子感冒后,家长总不免焦急、担心,希望孩子尽快康复。特别是当孩子发烧不退、吵闹不安时,更是心急火燎,四处求医,最好能药到病除。常常要求医生多开些抗生素,并且相信打针比吃药效果更好。

其实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多数为病毒,目前对此还没有特效药,一般的抗生素对上呼吸道感染无明显的治疗作用。如果过多地或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还会对人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因此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的。只有在已经继发了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适当地选用一些敏感的抗生素。对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应加强护理,保证休息和足够的营养,呼吸新鲜空气和摄入适量的水分。同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如高热时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鼻塞严重时用滴鼻剂等。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主要与病原体感染以及小儿抵抗力有关。预防措施的关键是避免接触病原体。在感冒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更不要让孩子接触感冒患者。当家人患感冒时,应尽量减少与小儿接触,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及流通。必要时,可用过氧乙酸喷雾或乳酸蒸熏消毒。如果哺乳期的母亲患感冒,可尽量用肥皂洗净双手后戴上口罩喂奶;若有发热,可将奶挤出,煮沸后再喂。要提高小儿上呼吸道免疫力,增强抵抗上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另外,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家长应加强对小儿的护理,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由于小儿活泼好动,容易出汗,衣服不要穿得太多,更不能按成人尤其是老年人的标准,而应适时、适温调节。

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童中多发的另一原因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较多,不仅有病毒、细菌,还有支原体等,而每一种病原体又分为若干型,如果这次感冒是这一种病原体引起,下一次就可能是另一种病原体。因此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接种及其他药物可预防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

4春季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

一年四季都会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时节。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

季节原因:

风和日丽的季节,群体活动会增多,大家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就增多了,以及生活环境对身体的不利,如室内装修不合格等。

流感治疗要重视

流感的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症状和减少并发症。同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用感冒药对症治疗,可以应用抗病毒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75毫克,每日2次,3-5天,在流感早期(48小时内)使用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中成药板蓝根冲剂、小柴胡冲剂、鱼腥草冲剂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也可以使用。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自我预防:

①多吃水果:食梨、甘蔗、萝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造成免疫细胞破坏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

②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它们有抗感染功效,并可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

③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可以使血液中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消灭病原体,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④充足睡眠:人在睡眠时,机体其他脏器处于休眠状态,而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白血球增多、肝脏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消灭。

5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以气管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感染。由于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之中,与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入密切相关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差有关,因此在一年中得几次急性呼吸道感染完全是正常现象。一般5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平均患急性呼吸道感染4至8次。但有些孩子患病的次数过于频繁,每月患1次,甚至几次呼吸道感染,就属于病态了。

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起来所致,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先天及遗传因素。例如,患先天性心脏病、有各种免疫缺陷的孩子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又如,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家族史的孩子也容易成为复感儿。二是与喂养方式有关。有人观察,人工喂养的孩子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三是微量元素缺乏的孩子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四是家庭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也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之一。

怎样判断是否患病?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有严格诊断标准的,不是孩子一感冒多了就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年龄在0至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至5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至1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同时,两次呼吸道感染的间隔时间至少应在7天以上,方能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如果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未达到诊断标准,可加下呼吸感染的次数。符合上述标准的儿童才能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因此,当医生向家长询问孩子患病的时间和次数时,如果家长只是说“大概吧”、“差不多吧”,而不能确切回答,实际上对孩子的诊断及治疗都很不利。所以,每当孩子生病时,家长应认真作好病情记录,以便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资料。

防治是否就要切除扁桃体?

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因此,很多家长向医生询问,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否应切除扁桃体?这个问题要按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扁桃体是人全身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它也是人体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身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所以扁桃体是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目前,医学界对扁桃体切除的意见、标准并不完全一致。笔者认为,有下列情况的儿童可以考虑扁桃体切除。一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如果反复发作每年超过4次,表示扁桃体本身已经失去了“门户”作用。二是扁桃体由于发炎引起极度肿大,在儿童睡觉时会影响呼吸,如打呼噜、张口呼吸,长此以往会造成儿童慢性缺氧状态。三是反复发生扁桃体化脓,说明扁桃体内有感染灶存在,会引发风湿热和急性肾炎。

怎样为孩子补?

中医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因为孩子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失健运所致,可用食疗和药膳加以调理。

防治应注意什么?

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家庭护理,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锻炼身体 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要让孩子经常到室外活动,充分晒太阳和呼吸新鲜空气。

合理饮食 应常吃一些健脾益气的蔬菜和食物,如芥菜、油菜、白萝卜、胡萝卜、南瓜、笋、山药、蘑菇、花生、芝麻、核桃、橄榄、大枣等。

正确治疗 首先,应按医生的要求,给患儿足量、全程用药;其次,必要时应测定患儿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和免疫指标,若微量元素缺乏,要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再者,患儿若有免疫功能缺陷,则要进行免疫刺激疗法。

如果觉得《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疗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