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护理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0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屈光参差性弱视如何护理?屈光参差性弱视怎么治疗?一起来了解下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方法。

1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护理

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护理:

一旦发现应立即戴镜矫正,并严格遮盖健眼,视弱视的程度不同及发病和治疗的年龄不同选择不同的遮盖方法:全天遮盖法、部分时间遮盖及短小时间遮盖法;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主张试用角膜屈光手术(患者角膜应足够厚才可考虑),效果满意,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或用RGP治疗,比戴镜效果好。

需要注意一点,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为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弱视的一种,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屈光参差性弱视是不能自愈的,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轻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情况可能随着孩子的长大表现得不明显,家长应该注意细心观察留意才能发现。

虽然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功能性的,是可逆的,也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如果屈光度数较大的弱视眼抑制时间过长,抑制程度较深,即便戴了矫正眼镜,由于物像的大小仍然不等,两眼的融合困难依然存在,往往疗效很慢,疗程长。尤其是年龄大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就更差些。所有家长要注意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如何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

临床体征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弱视的一种类型,其临床检查结果是双眼屈光度不等,球镜度之差≥1.50D,柱镜度之差≥1.00D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度高的眼易发生弱视。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多见。(1.00D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00度,+1.00D就是远视100度,-1.00D就是近视100度。)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形成是双眼视网膜物象不等,视中枢融像困难所出现的主动抑制屈光度较高眼的物象的结果(双眼屈光度每相差1.00D,物象大小相差2%)。

治疗

一旦发现应立即戴镜矫正,并严格遮盖健眼,视弱视的程度不同及发病和治疗的年龄不同选择不同的遮盖方法:全天遮盖法、部分时间遮盖及短小时间遮盖法;

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主张试用角膜屈光手术(患者角膜应足够厚才可考虑),效果满意,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或用RGP治疗,比戴镜效果好。

食疗方

眼科专家说:患者要多吃动物性食品,比如如:动物的肝脏、蛋类、鱼类、奶类、甲壳类、根茎类食品、绿色蔬菜。新鲜水果。

方剂一:熟花生仁粉2汤匙,鸡蛋l个,牛奶1杯,蜂蜜2汤匙。将鸡蛋搅碎,冲入煮沸的牛奶中,加入花生仁粉,待温加蜂蜜食用。每日早餐服用。

方剂二:党参9克,陈皮6克,猪肝30克。将猪肝切成片,再和党参。陈皮一起放人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吃猪肝,喝汤。每日分二次吃完。

方剂三:绿豆30克,小米60克。慢火煮粥,当早餐吃,吃时加蜂蜜2汤匙。

方剂四:枸杞15克,红枣20克,鸡蛋2枚,加水煮熟,吃蛋喝汤,每天1次。

方剂五:冬虫夏草10克,鸡肉200克,加水炖熟,调味后吃肉喝汤,每天1次。

方剂六:枸杞叶100克,猪肝200克,加水炖熟,调味后食用,每天1次。

方剂七:朱砂5克,鸡肝100克,加水炖熟,调味后食用。

3什么是屈光参差性弱视

双眼屈光度不等叫屈光参差。由于屈光参差太大,落在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清晰度和像的大小均不等(双眼屈光度每相差1.0D,双眼物像大小相差2%)。

近视性屈光参差不易形成弱视,因为患者常用近视较轻的一眼视远,用近视程度较重的一眼视近。他们的注视性质一般为中心注视或旁中心注视,经屈光矫正后视力都能提高,但如果屈光参差太大,双眼出现明显的不等视,视中枢很难将双眼视网膜物像融合,不能形成双眼单视,则近视程度较重的一眼形成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双眼的屈光度数相差较大,外界景物在左右两眼黄斑部所成像的大小不等,医学上称不等视,因两眼屈光参差较大,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或大小差别太大,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这样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导致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发性弱视,这类弱视也是功能性的,因而可逆的。

两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此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

4屈光参差性弱视有什么症状表现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症状

1.轻度屈光参差可无任何症状。

2.单眼视 屈光参差超过一定程度,双眼单视功能被破坏。在视觉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为避免模糊物像的干扰,会不自主地对其采取抑制作用,患儿不是双眼单视,而是单眼单视,即只用视力较好的眼视物,另一眼则废弃不用。单眼视力无正常的深度觉和立体视觉。

3.弱视 形成单眼视后,主视眼的视网膜不断受到正常的视觉刺激,并通过视路将视觉信息传递至视中枢形成视觉,其视功能可以得到正常发育。废用眼模糊不清的物像及其产生的信息被抑制,视中枢对该眼的视觉信息不发生反应,久之形成弱视。一般情况下,发生弱视眼的屈光不正程度要大于另一眼。大量资料表明,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发生率高。在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中,大部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的程度与屈光参差发生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弱视程度可能越严重。多数学者认为,近视性屈光参差发生弱视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近视眼的近视力多正常,同时,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发生较晚,很少发生在视功能发育敏感期,即使近视性屈光参差引起弱视,程度也往往较轻。

4.斜视 弱视眼不一定伴有斜视,但如果该眼视功能长时间被抑制而废弃不用,则容易出现斜视。

5.交替视 发生在双眼视力均较好的病例,两眼均能注视目标,可交替使用两眼。另一种情况是患儿一眼为近视,另一眼为正视或轻度远视,会不自主地看近时用近视眼,看远时用正视或远视眼,形成交替使用双眼的规律。虽然每次只使用一只眼,但由于看远、看近时均不使用调节及集合,故可能无任何症状。

根据双眼验光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

5屈光不正性弱视要怎么治疗护理

屈光不正性弱视有两种情况:1、高度远视伴有弱视。2、高度近视伴有弱视。

那么屈光不正性弱视如何治疗护理?

1、近视治疗:

轻度和中度近视,可配以适度凹透镜片矫正视力。高度近视戴镜后常感觉物象过小、头昏及看近物困难应酌情减低其度数,或戴角膜接触镜,但后者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一系列角膜并发症。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在角膜周边部(瞳孔区以外)作8~16条放射状切口,可使角膜中央变平坦,以降低眼的屈光度,达到矫治近视的目的。一般对2~8D近视眼的矫正效果好,其矫正效果与切口深度,放射状角膜切开的条数以及保留中央透明区的大小有关。但此种手术对角膜造成一定损伤,处理不当可出现角膜穿孔、内皮失代偿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且远期效果尚未完全确定,故目前对此手术应采取慎重态度。

2、远视治疗:

远视眼,如果视力正常,又无自觉症状,不需处理。如果有视力疲劳症状或视力已受影响,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片矫正。远视程度较高的,尤其是伴有内斜视的儿童应及早配镜。随着眼球的发育,儿童的远视程度有逐渐减退的趋势,因此每年还须检查一次,以便随时调整所戴眼镜的度数。除配戴凸镜矫正外,还可以用角膜接触镜矫正。

3、散光治疗:

一般轻度而无症状者可不处理,否则应配柱面透镜片矫正,近视性散光用凹柱镜片,远视性散光用凸柱镜片。

如果觉得《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护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