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什么偏方治疗腰肌劳损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8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什么偏方可治疗腰肌劳损呢?

1什么偏方治疗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常常是对没有器质性改变的慢性腰背痛的总称,实际上与骨质增生症的腰痛并无本质区别。

老年人常有腰肌劳损,如果每天坚持做做“拱桥”运动,难度不大、时间不多,不费多少工夫,腰肌劳损就会无影无踪。

“五点”拱桥式:仰卧于硬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支撑点,使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呈弓形撑起,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重复两至三遍。

“三点”拱桥式:仰卧于硬床上,用头顶、双足支撑,全身呈弓形撑起,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重复两遍。

2腰肌劳损有哪些食疗方

食物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对健康的人还是对疾病患者。科学的饮食可以起到进补的效果。对于腰肌劳损来说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腰肌劳损疾病患者的食物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生活中可配合食疗,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生韭菜(或根)500g。捣汁温服,每次500ml,每日2次。

2.淡菜300g。烘干研末,与黑芝麻150g炒熟,拌匀,早晚各服一匙。

3.芝麻15g,大米100g。将芝麻用水淘净,轻微炒黄后研成泥状,加大米煮粥。每日一剂,供早餐食用。

4.海带25g,荔枝15g,小茴香15g。加水共煮,每日饮服一次。

3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用什么方法?

腰肌劳损中医可认为因感受寒湿、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或跌仆外伤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临床治疗的辨证论治

1.寒湿型

【证见】 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 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二术苡仁汤 (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水煎服。

(3)强腰散 (张鉴铭验方) 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4)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处方: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煽冲)。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2.湿热型

【证见】 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 加减,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水煎服。

3.肾虚型

【证见】 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面色苍白,心烦口干,喜暖怕冷,手足不温、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

【治法】 补肾填精益气。

【方药】(1) 主方左归丸 (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药、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各12克,桑寄生、龟板(先煎)各30克,牛膝15克,牡丹皮、泽泻各lO克。水煎服。若肾阳虚者,去牡丹皮、泽泻、龟板,加熟附子12克,杜仲15克,肉桂5克,淫羊藿12克。 (2) 温肾止痛丹 (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3) 温肾通络汤 (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淫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淤血型

【证见】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轻夜重。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祛瘀,通络止痛。佐以补肝益肾。

【方药】(1)主方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克、龟板15克(先煎)。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2克、补骨脂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2)腰痛验方(鲍相璈《验方新编》):处方:盐水炒杜仲9克,木瓜2.5克,破故纸9克,萆薢3克,续断4.5克,当归3克,金毛狗脊4.5克,炙甘草3克,核桃肉30克,食盐l匙,甜酒l杯。将核桃肉、盐、酒以一半同药入罐煎,另一半于服药时同药咽下。

理筋手法

患者俯卧,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弹拨、拿捏,然后施于滚法,注意手法不宜过重。亦可加用侧卧屈伸法,令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按其腰部痛处,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使髋关节过伸,继而屈髋屈膝,使大腿触及腹部,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反复3次。

腰部劳损的药物治疗

【治法】 舒筋活络,补肝益肾,佐以行气活血。

【方药】

1.主方①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克、龟板15克(先煎)。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2克、补骨脂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②寒湿偏胜者,治宜祛风胜湿,温经通络,可用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处方: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煽冲)。水煎服,每日1齐0。

2.中成药①壮腰健肾丸,口服,每次3.5克,每日2~3次,开水送服。②骨仙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开水送服。③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淡盐水送服。④小活络丹,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开水送服。

3.外用方①狗皮膏,烘热外敷患处。②麝香风湿膏,外贴患处。③坎离砂,使用时加醋约15克,装人布袋内,自然发热,敷在患处,如太热可来回移动。

小编提示:腰腰肌劳损的中医疗法,看了以上介绍你对腰腰肌劳损的中医疗法有了了解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专家提示,注意防止潮湿,寒冷受凉,避免劳累多度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一旦有了身体不适,立即去医院治疗!

4腰肌劳损预防的食疗偏方

关于腰肌劳损,有研究表明,坐着不动并不能使得腰部肌肉放松,反而造成腰部肌肉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坐着不动还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弯腰,而弯腰将加重腰部肌肉的紧张度。长时间紧张状态不仅导致腰部肌肉易于疲劳,出现酸胀感和疼痛不适感,并且使得腰部的支撑力和稳定性降低,容易受到损伤而产生急性腰痛发作,且迁延而成慢性腰痛的可能较大。总之,久坐不动必然引起腰肌劳损的发病率增加。

如何预防腰肌劳损?

1. 保持良好姿势并矫正各种畸形。正确的姿势是抬头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颈椎和腰椎过分前凸。在儿童和青少年发育期保持良好姿势最重要。坐着办公或学习时尽量挺直腰板,避免弯腰时间过长而引起或加重腰部肌肉紧张度,增加腰痛可能。

2.需要较长时间坐着工作或学习时,应当定时起来活动活动。一般30-45分钟左右就要起来活动5-10分钟。伸伸腰、捶捶背,这样对缓解及免除腰部肌肉的疲劳和紧张具有良好效果。

3. 加强体育锻炼能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状态,肌力及韧带弹性良好者,发生劳损机会少。业余时间多参加适宜的运动,以增强腰部力量和稳定性,减少腰部损伤的发生。

4、在劳动或运动时注意不可用力过大,姿势转换不可过猛,并要注意在提取重物时事先有所准备,防止因无思想准备,突然用力伤及腰部肌肉而引起急性腰痛。劳动中注意体位,避免在不良体位下劳动时间太长,对单一劳动姿势者,应坚持工间锻炼。

5、注意劳逸结合,慢性病、营养不良、肥胖者,要注意休息。

腰肌劳损的食物疗法:

1、淡菜300g。

烘干研末,与黑芝麻150g炒熟,拌匀,早晚各服一匙。

2、海带25g,荔枝15g,小茴香15g。

加水共煮,每日饮服一次。

3、芝麻15g,大米100g。

将芝麻用水淘净,轻微炒黄后研成泥状,加大米煮粥。每日一剂,供早餐食

4、生韭菜(或根)500g。

捣汁温服,每次500ml,每日2次。

温馨提示:久坐办公室的白领们要注意预防腰肌劳损。得了腰肌劳损要及时诊断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使病情不断加重。

5腰肌劳损和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一、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去除病因

2、适当休息,加强锻炼

3、中医理疗

(1)针灸:针灸治疗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治疗时间一疗程,主要取以下几个穴位进行针灸:

肾俞穴 在腰部,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直刺0.5-1.2寸;委中 在腘横纹中点,当肌二头肌腱与半肌腱中间。直刺1-1.5寸、承山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直刺1-2寸、昆仑穴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2)按摩手法治疗:手法治疗的目的在于促进血液循环,理顺肌纤维,剥离粘连,加速炎症消退,缓解肌肉痉挛。

揉法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以掌跟揉患者腰部两侧竖脊肌,目的在于放松患者腰部肌肉。拨法 拨脊柱两侧的竖脊肌,目的在于拨开粘连肌肉。按揉法 按揉腰腿不腧穴,如肾俞、腰阳关、阿是穴、委中、承山等。目的在于通经活络。滚揉法 滚揉两侧竖脊肌,目的在于放松患者腰部肌肉。理法 理患者两侧夹脊穴及竖脊肌,目的在于理顺肌肉。揉法 术者臂揉患者腰部,进行放松。扳腰法 患者取侧卧位 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其足搭放于右下肢上部,医者面对患者,并以右手掌或肘推住患者右髂骨之后外缘,并向内下按压,左手掌或肘推住患者肩前部。并向外推按,待旋到最大角度时,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旋转按压,可听到下腰椎关节部位作响。同法施于对侧。此法宜平稳有力,不宜用力过猛,回旋扳按主要是拉紧腰椎之后纵韧带。

(3)石蜡治疗

石蜡治疗,首先将医用石蜡放在恒温蜡疗仪中溶成蜡液,再将适量的蜡液倒入瓷器皿中,隔10分钟,待蜡液凝固后直接敷在患者腰部,30分钟后直接取下就可以了。石蜡是一种良好的传导热疗法。它的导热性低,加热后吸收大热量,保温时间长,冷却凝固时放出大量热,能维持较长时间保热作用,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痉挛,加强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炎症的浸润吸收,石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柔韧性、粘滞性和伸展性,冷却时可对组织产生机械压作用,又利于水肿的消散还具有油性,可增加敷蜡部位的润滑性,软化瘢痕。一般治疗一疗程。石蜡的操作简单,因此在进行完针炙、推拿、拔火罐后还可配合石蜡治疗,效果会更好。

(4)拔火罐

将大小适中的火罐冲洗干净后凉干,然后嘱患者俯卧,暴露出腰背,并找好压痛及肌肉紧张部位,用镊子夹一酒精棉球,并将酒精挤干,点燃后置于火罐中环绕几圈后快速撤出,并迅速将火罐扣于腰部,滞留约10分名钟后起罐,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起罐时一般先用一手夹住火罐,另一只手将火罐口边缘的皮肤轻轻按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起下,若罐吸附力过强时,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以免给患者造成剧痛。一般隔日1次。火罐法主要是利用燃烧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病患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并造成患部充血,吸出瘀血,祛除寒湿之气,以达到治疗效果。

(5)功能锻炼

应避免长时间过度弯腰工作,久坐之后要适当起身,活动腰部。同时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可进行仰卧五点、三点或拱桥式练习,亦可采用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

对于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很多,临床须针对其病情类型、年龄以及发病的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方能取的良效。

二、腰肌劳损如何治疗

腰部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软组织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及病因治疗两个方面

1、药物治疗:西药治疗用止痛解痉药: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并且长时间用刺激肠胃,损伤肝肾,不宜长期服用,中成药治疗 宜用舒筋活络止痛,内服小活络丹及活血酒,局部贴宝珍膏。对寒湿偏胜者。治宜宣痹温经通络,可用羌活胜湿汤或独活寄生汤。对体质虚弱者,治宜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选服当归鸡血藤汤或健步虎潜丸,亦可选用当归注射液2 ml,每日或隔日作痛点、穴位注射。兼患脊柱骨质增生者,可配合服骨质增生丸、骨刺

2、针灸治疗: 取阿是穴并在其邻近部位取穴,如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等,针刺后可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耳针刺腰骶区为主,也可取神门、肾区等,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 min,隔日1次。可连作2~3次。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等。

4、手术治疗:由于适应症要求非常严格,临床上适合做手术的人群不足5%,加上费用高,创伤大,恢复期长,易复发等特点,所以根本无法全面推广。

5、练功活动 :对腰部慢性劳损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腰部筋肉的力量,并可结合太极拳等。

如果觉得《什么偏方治疗腰肌劳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