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哪些中医药膳可治疗老慢支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6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老慢支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内科疾病。那么你知道哪些中医药膳科治疗老慢支呢?

1哪些中医药膳可治疗老慢支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患、常常反复发作”秋冬寒冷季节尤甚,而夏季却是老慢支病人相对缓解期,若趁此时调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中医“治本病求本”和“冬病夏治”的思想体现。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肺的防御系统与饮食中的蛋白质、含硫氨基酸、核酸、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铜、铁、硒等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老慢支长期不愈与肺脾两虚、肺肾不足有关。因此老曼支病人在夏季病情缓解期,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还应选服些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类的药膳。

黄似芪鸟骨鸡;取黄芪60克,乌骨鸡1只。将乌骨鸡去毛和内脏,切块,放砂锅中与黄芪共炖,鸡肉熟烂后,力调味品,饮汤食肉,可分作3~4次食用。坚持服用一个月,黄芪“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与具有滋肾养血的乌骨鸡同炖,共起益气养肺、固表防感、滋肾养血作用。服用后能显著增强机体防御能力。

虫草炖老鸭:取冬虫夏草15克、老雄鸭1只。将虫草放于老鸭腹内,加水饨熟,食一月左右即可见效。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的滋补药品,既补精髓又益肺阴,与滋阴补虚的老鸭同用,可起到补虚损、益肺肾、止喘咳作用。

四仁鸡子羹: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共研末。每日清晨取20克,鸡蛋1个,煮羹1小碗服用,连服半年。一般从初秋开始,一直服到次年春暖花开时。此方有扶正固本,补肾润肺、纳气平喘之功效,对咳喘日久的老慢支患者较为适用。

补肾胡桃泥:取紫衣胡桃1个,每晚临睡前细嚼后服下。胡桃肉有补肾养血,润肺纳气作用,适宜于肾虚的老慢支患者食用。

人参蛤蚧粥:蛤蚧粉2克,人参粉3克,糯米100克,先将糯米煮成稀粥,侍粥热时加入蛤蚧、人参粉搅匀,趁热服。有补肺肾、益元气,平虚喘之功效。适用于肺肾两虚老慢支病人服用。

山芋肉粥:淮山药50克,山芋肉40克,米100可克。将淮山药、山芋肉煎取浓汁与粳米同煮粥,日服1~2次,有补肾益精之功效,适用于肾虚型老慢支病人食用。

2中医药膳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范围。消渴是以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增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的病症。饮食不洁、情志失调、房劳伤肾、先天禀赋不足或过服温燥药物等,都是消渴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阴津亏损、燥热内生是消渴病发生的基本病理。根据消渴病“三多”症状的主次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型。其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胃(脾)、肾三脏,尤以肾为首要。

糖尿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药膳治疗,进行对症用膳,限制含糖药物和食物的摄入,忌食高胆固醇、高脂食物,多吃洋葱、四季豆等可降血糖的蔬菜,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根据中医分型列举数例药膳供选用:

1、上消型以多饮为主。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口咽干燥,舌红苔黄少津,脉数。药膳治疗宜清肺养阴,生津止渴为主。

1.1葛根粉30 g,粳米60 g,同煮粥,早晚餐服食;或将葛粉30 g,以水煮成糊状服食,每天3次,可常食用。

1.2鲜苦瓜50~100 g,炒熟食用,每天2-3次;或将苦瓜制作干粉冲服,每次7-12 g,每天3次,连服10-15天。

1.3天花粉、衰冬各15 g,生石膏30g,煎水代茶饮用。

1.4乌梅15g/日,开水浸泡饮用,可常当茶饮。

2、中消型以多食易饥为主,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口苦口臭,形体消瘦,大便秘结,小便频多,头晕目眩,耳鸣,苔黄燥,脉滑数。药膳治疗宜清胃泻火,滋阴生津为主。

2.1南瓜250g,煮汤服食;或南瓜250g,切片,放入锅中蒸熟,每天早晚各吃1次,连服1个月,病情稳定后,可间歇食用。

2.2淮山药60 g(鲜品120 g),粳米100g。山药洗净切碎,同粳米煮成粥,可供四季早餐食用,加盐少许亦可。

2.3淮山药15 g,黄精15g,槐木根皮12 g,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500 ml,文火煎20-25分钟,去渣取汁,每日服用2次,每次200ml

2.4鲜胡萝卜适量,粳米60g。将胡萝卜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3、下消型以尿频数为主,尿频数量多,味甜,混浊如脂膏,口咽干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舌红而干,无舌苔,脉沉细数。药膳治疗宜滋阴补肾,清热降火为主。

3.1生山药粉30g,天花粉、淀粉、知母各15g,生鸡内金粉、五味子、葛粉各10g,黄芪20g。先将黄芪、知母、五味子加水500ml,煎汁300ml,去渣;再将山药粉、葛粉、天花粉、鸡内金粉冷水调糊,趁药液沸滚时倒水搅拌为羹,每次服用100ml,每天3次。

3.2兔肉500 g,枸杞子30 g,蔬菜、油、盐各适量。先将兔肉、枸杞子加水炖熟,后加蔬菜、油、盐调味,饮汤吃肉,每1-2天吃1次,经常食用。

3.3猪胰脏1个,薏米30g,淮山药120 g或黄芪60g。猪胰脏洗净与薏米、淮山药或黄芪同放入锅中加水煮至猪胰熟、米烂、山药或黄芪可食用时即可,每日吃1次,连服10天。

3中医药膳治疗口臭

中医认为口臭是由于胃火旺,或湿浊蒸腾所致。平时除了注意口腔卫生外,还应适当食用具有清热化湿、避秽除臭之食品。如茴香作汤饮或生嚼、橘饼常嚼食、乌梅脯含化等。

近年研究发现,海藻类植物海带中含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质,其消臭的效果是现有口臭抑制物黄酮类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 ,常食海带有消除口臭作用。下面几款粥对防治口臭有一定疗效:

麦门冬粥

将麦门冬20~30克洗净,入锅加水煎熬,弃渣取药汁待用。粳米50~100克淘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再将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入锅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熟即成。

藿香粥

将藿香15克(鲜品30克)洗净,放入铝锅内(一定要用铝锅),加水煎5分钟,弃渣取汁待用。再将粳米50克淘洗净,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待粥熟时,加入藿香汁,再煮沸即可食用。

薄荷粥

将鲜薄荷叶30克(干品15克)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熬,弃渣取汁待用。将粳米50克淘净,加适量水煮至米熟,再加入薄荷叶汁,煮沸即可食用。

4中医食疗有益健康药膳

清心安神——百合鸡子黄汤

组成:百合50克,鸡蛋黄1枚。

制作:将百合洗净,浸泡一晚,加清水400毫升,煎煮至200毫升,将鸡蛋黄搅匀倒入汤中即成。

用法:一日分2次温服。

功效:百合善滋阴润肺,清心安神。鸡蛋黄能养血滋阴,与百合煮汤,更能增强滋阴养血,清心安神的功效。

补血养阴——桑椹膏

组成:鲜桑椹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鲜桑椹洗净后放入温开水中浸泡,纱布榨汁,再入锅与冰糖熬成膏。早晚各服15克。

功效:桑椹既可补血又可养阴,对肝肾不足之眩晕有较好疗效。

化淤抗癌——三七炖乌骨鸡

组成:三七10克,香菇20克,雌乌骨鸡1只,大枣20枚,盐、姜丝、蒜泥各少量。

制作:将三七切成薄片;香菇洗净温水泡发;把乌鸡洗净,去内脏;大枣洗净去核,取田七、香菇、大枣、姜、蒜泥塞入鸡腹中,放到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鸡肉熟烂,加盐调味食用。

功效:田七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乌骨鸡肉与大枣温补气血,与田七、香菇同炖,具有滋补强身的同时,更具化淤抗癌功效。

清热解毒——马齿粥

组成:马齿菜(即马齿苋)250克,大米60克。

制作:鲜马齿菜洗净,切碎,用水适量,与大米共煮为粥。

用法:空腹食之,日服2次。

功效:马齿菜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血消肿之效,与米共煮为粥,和胃健脾,使其寒凉而不伤胃,特别宜于老人、小儿、产妇服用。

5中医药膳调养胃溃疡

胃溃疡最佳治疗方法 中医药膳来调养。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常发生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造成胃溃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经常吸烟、生活和饮食不规律以及工作压力大等。胃溃疡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说要及时进行治疗。药物对胃溃疡有一定的疗效,但胃病还是需要调养。下面我们就来介绍适合胃溃疡患者的药膳:

胃溃疡的药膳

1、鸡蛋炖三七

做法:蜂蜜30克,鸡蛋一个,三七粉3g,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每日1剂。

功效:三七止血抗炎;蜂蜜补中益气,健脾胃;此方可舒肝理气,和胃健脾,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伴恶心、嗳气等。

2、蒲公英和龙胆草

蒲公英与龙胆草可以煎服,也可做汤炖服,但是味道会苦,尤其是蒲公英的味道苦中带涩,需趁热服用。龙胆草,是治疗胃溃疡的良药。

3、佛手扁薏粥

做法:佛手10g,薏米、白扁豆、山药各30g,猪肚汤及食盐适量。将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纳入扁豆、薏米、山药及猪肚汤,煮为稀粥,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佛手芳香理气,健胃止呕;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胸闷腹胀;薏米、山药健脾益胃;猪肚汤补虚损、健脾胃;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如果觉得《哪些中医药膳可治疗老慢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