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婴儿湿疹要吃哪些食物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5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现在很多婴儿都会不小心得湿疹,那么得了湿疹的婴儿应该怎么办呢?得了湿疹的食疗方式是什么呢?

1婴儿湿疹要吃哪些食物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宝宝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见于2~3个月的小宝宝,冬春季节多见。婴儿湿疹发病部位常见于头面部或遍及全身。初起时皮肤发红,继而出现较密集的红色丘疹或小水疤,水疱破后流黄水糜烂,水干后结黄痂。一般得婴儿湿疹者瘙痒异常,喜用手搔抓而破溃,甚或继发感染。婴儿湿疹与宝宝体质及喂奶有关。如不注意喂养,婴儿湿疹可长期反复发作或不愈。如喂养得当,断奶后的婴儿湿疹亦可逐渐自愈。

因此,无论喂母奶或是牛奶,都要定时定量。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应改羊奶或代奶粉喂养,或将牛奶多煮一会儿,少加糖,或牛奶加1/3或1/2的米汤,以后根据宝宝消化吸收情况逐渐由稀到浓增加奶量。母乳哺养的宝宝要缩短喂奶时间,2次母奶之间可喂淡莱水或淡果汁。稍大的宝宝应少食辛辣、海味、腥味食品。要注意保持宝宝大便通畅。便秘者可常服些蜂蜜水,大便次数多者用神曲或谷麦芽适量煎水服,以助消化。此外,宝宝的食物要尽可能是新鲜的,同时,要避免让宝宝吃含气体、色素、防腐剂、稳定剂或膨化剂的食品。平时选择的食物以清淡为主,盐的撮八量也要有一定的控制,还要避免宝宝营养过高,以免诱发婴儿湿疹。

下面是婴儿湿疹的调养食谱:

将军蛋

材料:

鸡蛋1个,生大黄末2克。

制法:

1.先将鸡蛋顶端敲出一个小孔。

2.将大黄细末放入小涧中,用草纸封闭住小孔。

3.将蛋放锅内煮熟即成

4.空腹食用,每日l~2个,连服4天。

特点:

大黄味苦性寒,性趋下行,功能清热解毒.燥湿。鸡蛋可和中调味。此蛋适用于胃热湿疹,大便干结或臭秽者。

贴心小语:

脾胃虚寒,血虚体弱者忌用。

薏仁饮

材料:

薏仁30克,冰糖适量。

制法:

l.薏仁(粒大饱满色白者佳)用水浸泡1夜.以去除薏仁特有的难闻气味。

2.次日,把水沥干,加8倍水,用砂锅置文火上.煮至快软时,加入适量糖即可、

3.连仁带汤。分数次喂食宝宝,每日1剂。

特点:

此饮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的作用,适直于湿疹此饮亦可加粳米煮粥食用.功用同上,更适宜脾虚食欲不振者。

贴心小语:

薏仁一定要浸泡一夜,否则煮时会煮不烂。

苦参鸡蛋汤

材料:

鸡蛋1个,苦参30克,红糖30克。

制法:

l.先将苦参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浓煎,后取其汁去渣.备用。

2.取一碗,将鸡蛋打散后与红糖同时加入锅内,煮熟即可食用。

3.食用时饮汤,每日1次,连用6天。

特点:

苦参可清热解毒,燥湿杀虫;鸡蛋润燥和胃,解毒。此汤可清热除湿,解毒润燥的作用。用于宝宝湿疹,奶癣等症。

贴心小语:

此汤虽有苦味,但有糖和蛋香,宝宝亦不会拒食。对于脾胃虚寒的患儿来说,是不宜食用的,请一定要注意。

绿豆蛋清糊

材料:

绿豆50克.鸡蛋1个。

制法:

1.将绿豆洗净,研成细末,备用。

2.取一碗,将鸡蛋打入碗中.去其鸡蛋清.然后与豆末调成糊状。

3.外敷于患处,每日一换.至愈为度。

特点:

绿豆清热解毒.鸡蛋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用于局部的湿疹,或痱子,尤其适宜合并有轻微感染者

贴心小语:

如果宝宝身体上有化脓或渗液过多时,请不要使用,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2湿疹宝宝食疗

湿疹初起,两颊皮 肤干燥,并生出密集的丘疹;丘疹可逐渐变为水泡,同时有水液渗出,湿烂,渗水干燥后结成大片黄色结痂。少数患儿除脸颊外,也可蔓延到额头、颈部、肩部,甚至躯干、四肢等处 。湿疹反复发作可造成患处皮肤粗糙。

目前,湿疹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与某些致 敏因素及家族遗传有关。家长要注意查找有无食物和衣物过敏的相关因素。中医认为,湿疹与婴儿体质有关,多由喂养不当,内生湿毒,外受风邪引起。如注意喂养, 在小儿1岁左右断奶后,湿疹可逐渐痊愈。

乳母在哺乳期应注意少食牛奶刺品及辛辣、海产 品等食物。此外,要保持患儿大便通畅。治疗常采用清热、利湿、健脾等方法。食疗及外治 方法如下。

外治法

湿疹除内服用药(食)外,同时配合外治法,疗效会更好。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 。

2)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 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3)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4)乌贼骨适量研细粉,散敷湿疹处,每日数次,适用于有渗出者。

5)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轻粉3克。将文蛤打成细块,炒至金黄,入川椒同炒至 黑色,以起烟为度,入密封罐内封存。第二日加入轻粉,共研细末。香油调搽。

6)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 ,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 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

食疗

1)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2)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3)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4)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 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3食疗治湿疹

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应内服药和外用药同用。患湿疹病人可常食用有祛湿或清热祛湿的食品,如苡米和冬瓜煮汤食用,或饮用青瓜、丝瓜汤亦有辅助治疗作用。本病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湿疹表现以红斑、水泡、渗出、糜烂、瘙痒、丘疹为特点。由于湿邪存在,故反复发作。

1、虚实夹杂证

【症状】

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本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

【药方】

(1)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麻油调匀,外敷于患处。

(2)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2、湿热证

【症状】

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

【药方】

(1)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

(2)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3)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4)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5)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6)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4湿疹的中医食疗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湿疹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面部、头部、耳周、小腿、腋窝,肘窝、阴囊、外阴及肛门周围等部位,过敏体质可能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中医食疗

湿疹为常见皮肤病。它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古人称之为“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其症状均为湿疹表现。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应内服药和外用药同用。患湿疹病人可常食用有祛湿或清热祛湿的食品,如苡米和冬瓜煮汤食用,或饮用青瓜、丝瓜汤亦有辅助治疗作用。该病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湿疹表现以红斑、水泡、渗出、糜烂、瘙痒、丘疹为特点。由于湿邪存在,故反复发作。

(1)湿热证:

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⑤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2)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该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②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麻油调匀,外敷于患处。

5食疗治疗湿疹

最近空气中的湿度很大,气温忽冷忽热,过敏体质或素有皮肤病患者在湿热、多变的天气里容易反复出现湿疹、疖病、皮肤瘙痒等皮肤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选择煲一些清热解毒的汤水来辅助治疗,营养师今天推荐的土茯苓薏米煲龟,就具有清补解毒、祛湿排脓的功效,是湿热天气皮肤病患者不错的选择。

原材料:土茯苓50克、薏米30克、草龟1只、生姜3片

烹调方法:先将土茯苓、薏米洗净,稍浸泡;龟置盆中淋入热水,使其排清尿,洗净,宰杀去头、爪和内脏,但龟甲同用。把浸泡过的土茯苓和薏米连水一同放进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后再放入龟和生姜熬1.5小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药膳功效:

此汤方中的土茯苓曾被《本草纲目》记载为“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薏米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作用,乌龟则有滋阴潜阳、健身健骨的功效,入药最好选用金钱龟,但价格昂贵,故可选用一般的草龟来代替,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健康贴士

从生理上讲,皮肤瘙痒用热刺激可以抑制痒感,所以瘙痒病患者大多喜欢用温度高的水“烫澡”,求得暂时的舒服。殊不知,“烫澡”会严重地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膜,使皮肤更干燥,而且过强的热刺激也会使局部的皮肤变得肥厚、粗糙,瘙痒更严重。所以要尽量控制搔抓,以免容易抓破皮肤,导致皮肤结痂,色素沉积,甚至还会引起严重感染或瘙痒加重。如果实在痒得难忍可以轻轻拍打,或用冷水湿敷。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不饮浓茶,咖啡,戒除烟酒,还要适量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这些方法均有效缓解皮肤瘙痒。

如果觉得《婴儿湿疹要吃哪些食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