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提醒:支气管炎慎吃止咳药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9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内膜的一种炎症,渗出增加,表现为咳嗽、咳痰。同时由于支气管内膜发炎肿胀,者会觉得呼吸困难。急性支气管炎多数是因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而慢性支气管炎则是由于长期呼吸被污染了的空气使支气管受

1提醒:支气管炎慎吃止咳药

支气管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支气管炎多数是因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而慢性支气管炎则是由于长期呼吸被污染了的空气使支气管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尤其长期吸烟的人,常常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尼古丁被吸入肺部后会破坏支气管膜上微细绒毛的正常活动,这些绒毛能清除肺部的灰尘。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支气管膜上的微细绒毛就会失去作用,造成支气管膜肿胀,同时杯状细胞肥大,分泌很多粘液,因此,病人特别多痰。

治疗支气管炎首先要避免呼吸道受i到持续刺激,吸烟者应该戒烟。同时清除积在气管及肺部的痰,可以服用化痰药,使浓痰变稀,从而较易咳出。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可以帮助清除气道内痰液,如果此时乱服止咳药,痰液将大量地积在肺内,细菌滋生,气道炎症反复发作,形成恶性循环,使支气管炎恶化,因此患支气管炎不能乱吃止咳药。

2止咳药或止疼药用药勿超过5天

日常生活中,有些患者常凭自己的经验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非处方药有时间限度,如果吃了三五天,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的话,就必须上医院检查,以防隐藏着其他较重的病情。

而一味地延长服药时间,极易延误病情。药店药师在向顾客销售非处方药时,一定要对用药时间加以提醒。而对购买下列药物的顾客,更需加以特别提示。

退热药或胃肠道药用药勿超过3天。

一般感冒引起的发热不超过3天,3天之后体温还没有恢复正常的话,意味着病情较为严重和复杂。退热药最好在明确诊断后使用,诊断不明就匆忙使用退热药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发热的某些特征,比如是高热还是低热、间断发热还是持续发热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因此,体温在39℃以下最好不要使用退热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胃肠症状背后也易隐藏其他较重的病情,吃药3天后如没有效果或病情加重,则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包括消化道慢性炎症和肿瘤、心脏病等。所以常用的护胃药——碳酸氢钠、硫糖铝等,使用以不超过3天为宜。

止咳药或止疼药用药勿超过5天。

如果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7~10天不用药也可以痊愈,所以如果服用止咳药5天后症状还没有明显改善的话,就必须要提高警惕了,很有可能是其他较为严重的疾病引起的咳嗽,比如肺部的炎症、结核等。突然发生的疼痛往往也是很多疾病的征兆,而且极易混淆,只有专业的医师才能辨别,所以有了疼痛症状,短期内服用止疼药没有好转的话,就应该马上向医生求助。另外,突发腹部疼痛千万不要滥用止疼药,可以适当使用山莨菪碱等解除痉挛的药物,否则止疼药掩盖了病情,如阑尾炎、胰腺炎等,会危及生命。

3气管和支气管有什么组织架构

(1)粘膜层:由粘膜上皮、粘液纤毛装置及固有膜组成。

①粘膜上皮:气管到细支气管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终末细支气管到呼吸性细支气管中段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的肺泡管、肺泡囊为无纤毛的单层柱状或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气管、大支气管的纤毛呈绒毯状,终末细支气管为孤立的簇状。此外 ,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末端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间散在有杯状细胞;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粘膜上皮内有Clara细胞;气管到肺泡均有神经小体;气管到细支气管粘膜上皮基底上有基底细胞。

②粘液纤毛装置:气管到细支气管粘膜表面有粘液纤毛装置,其内层是稀薄浆液,称浆液层,外层是呈间断滴状的粘液,称粘强力层。粘液纤毛装置具有防御功能,粘液捕获的灰尘、细菌等可由有规律摆动的纤毛推至喉部清除出去。

③固有膜:固有膜位于粘膜深层,由丰富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神经纤维、血管、腺体导管、淋巴组织、平滑肌及浆细胞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浆细胞可以分泌、贮存抗体,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可使呼吸性细支气管具有弹性,保持气道有适当的舒缩幅度。肺内环形平滑肌松弛时,支气管扩张;纵行平滑肌松弛时,肺脏扩张。

(2)粘膜下层:全由结缔组织形成,内含许多腺体,导管开口于粘膜表面,这些腺体经常分泌粘液,使粘膜上皮保持湿润并能粘着吸入的灰尘和细菌,便于通过上皮的纤毛运动而咳出体外。感染或过敏性炎症,如哮喘发作时,腺体分泌亢进,痰量也就增加了。慢性或反复炎症可使粘膜下层的腺体增生和肥大,分泌功能亢进。

(3)外膜层:由软骨和纤维组成;在气管部,软骨呈“C”字形,软骨缺口处有平滑肌和结缔组织连接。软骨的作用在于支撑呼吸道使之不易陷闭。自支气管以下,随着支气管树的不断分支,外层的软骨就间断变为不规则的软骨片,并且越来越稀少,粘膜上皮越来越薄,而且上皮下出现越来越丰富的平滑肌;这些平滑肌的收缩和痉挛,正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下呼吸道阻塞的重要原因。

4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可由多种病原体和其他一些因素引起。其临床上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为主要表现。严重病例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症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1岁内发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以冬春季较多,华南地区以夏季多见。轻型病例预后好,严重病例可并发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电解质紊乱、脓胸、气胸、脓气胸等并发症,并可导致死亡,但随医疗技术的提高,许多危重病例治疗抢救及时,预后良好。

症状体症

1.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

2.全身中毒症状。

3.肺部可闻及中、小湿罗音。

4.重症者,以上症状体征明显加重,可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脱水性酸中毒、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肝炎,还可并发脓胸、脓气胸、肺脓疡、肺大泡和败血症等。

诊断依据

1.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

2.肺部有中、小湿性罗音。

3.胸部X线:双肺野可见散在点状或小片状模糊阴影,重者呈大片阴影。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左右,湿度以60%为宜。饮食宜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少量多餐。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定时更换体位,以利痰液排出。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宜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

2. 病因治疗按不同病原体选择药物。

3. 对症治疗。

(1)氧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包括祛痰剂,支气管解痉剂,吸痰,保证足够液体入量等。

(3)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脑水肿、呼吸衰竭、腹胀的治疗 。

(4)纠正体液失衡

(五)并存症及并发症的治疗对并存佝偻病、营养不良者,应予相应治疗。对并发脓胸、脓气胸者,及时抽脓抽气。遇下列情况则考虑胸腔闭式引流:①年龄小,中毒症状重;②脓液粘稠,经反复穿刺排脓不畅者;③张力性气胸。于于肺大疱可随炎症而消失。

(六)其他:肾上皮腺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壁通透性,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适应证:①中毒症状明显;②严重喘憋;③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常用地塞米松,每次2-5mg,每日2-3次,疗程3-5日。 肺部理疗有促进炎症消散的作用。胸腺肽为细胞免疫调节剂,并能增强抗生素作用。氧自由基清除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能清除氧自由基,有利疾病康复。

5止咳药 如何正确选用?

目前药店所售止咳药分西药类和中成药两大类。其中西药又按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中枢性止咳药和外周性止咳药。

中枢性止咳药

药物通过抑制咳嗽中枢,使其不能下达咳嗽的指令,中枢性镇咳药则直接作用于咳嗽神经中枢,对咳嗽反射产生选择性抑制作用。由于中枢性镇咳药大多作用强大,使用后连正常的保护性咳嗽反射也遭抑制,更易使呼吸道内的炎性分泌物无法借咳嗽而排出,造成呼吸道内痰液积聚,进而引起感染,使病变加重,故而这类药仅适用于剧烈而频繁的无痰性干咳,痰多者则须禁用。这类药物虽然对咳嗽疗效显著,但有的有成瘾性,或瘾性中枢性镇咳药主要包括可待因、复方桔梗片等,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有美沙芬。

外周性止咳药

对支气管有局部麻醉作用,其止咳作用较中枢性止咳药弱,通常为咳嗽糖浆,如甘草流浸膏和糖浆,口服后可覆盖在咽喉部粘膜表面,保护局部黏膜少受刺激,并促进唾液分泌和吞咽动作,起到轻度止咳作用。糖浆应饭后服,不宜在饭前服用,因为糖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使胃饱胀而影响食欲。

另一种是口服药片,商品名为莫吉司坦,是近年开发上市的一种外周性非麻醉性镇咳药物。

中成药类

中成药类的止咳药多数同时有化痰作用,比如京都念慈庵、潘高寿、克咳、急支糖浆、通宣理肺丸、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罗汉果止咳冲剂、蛇胆陈皮液,等等。其优点是药性温和,副作用小,但治疗周期比较长,疗效也没有西药显著。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比如咳嗽有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之分,止咳药也有寒、热、湿、凉之分,若不辨证选用,止咳的效果就不好。就川贝类止咳药就有20多种,其组成成分不同,具体功效也会略有差异。所以用川贝类药物止咳也一定要对症。

干咳无痰者,可选用止咳药,但当从干咳转到咳痰时,禁服只有镇咳作用的药,尤其是中枢性止咳药,不然可因抑制咳嗽反射而引起痰液阻塞,加重病情,甚至发生窒息。这时应需选用祛痰止咳药。祛痰止咳药能使痰液溶解,黏度降低后便于咯出,既有镇咳作用又有化痰作用。西药类的祛痰止咳药常见有盐酸溴己新(必嗽平)、复方甘草合剂。

在祛痰止咳的药物中,西药主要根据呼吸道导致咳嗽的原因,直接对症,见效快,但多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需同时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效果才佳。中成药虽见效不如西药迅速,但治标且治本,亦效果很好。目前一些化痰止咳的西药,相比中成药治疗咳痰周期更短,若同时也配合中药治疗,能产生中西合璧,增加疗效的效果。

如果觉得《提醒:支气管炎慎吃止咳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