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孩子六龄齿的龋齿要尽快治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1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根据2005年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高达66.0%,更惊人的是其中97%都未经治疗;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89%未经治疗。

1孩子六龄齿的龋齿要尽快治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口腔医院原副院长欧尧表示,我国儿童乳牙蛀牙治疗率如此之低,与许多家长认为乳牙会换掉、无须理会有关。但他提醒,儿童六七岁时最早长出的恒牙“六龄牙”窝沟细而深易蛀牙,家长却往往把其误认作乳牙而不多加保护。他建议孩子乳牙长齐后家长就应给他们刷牙,并逐步培养他们的护齿习惯。

乳牙出齐就要开始刷牙

欧尧表示,幼儿在乳牙还没出齐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手指为其清洁牙齿,到两岁半左右乳牙出齐之后,就要开始给孩子刷牙了。除此以外,家长还要逐步从以下四方面培养孩子的护齿习惯。

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牙膏中的氟化物能够帮助牙齿变得强壮,还能在牙齿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蚀后对自身进行修补,有助预防蛀牙。“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吃糖更多,但由于多个州的饮用水中都添加了氟,所以蛀牙率比我国的低很多。”

2健康口腔 刷牙四步走

刷牙四步走

第一步:刷

很多人刷牙时牙刷奔着牙就去了,大错特错!刷牙时,第一步要先刷龈沟,即牙龈和牙齿交界的地方。具体的做法是:把牙刷伸到口腔最里面的牙齿(就是咱说的“大牙”)处,刷毛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的龈沟上,与牙齿呈45°,轻压刷毛,横向刷动,动作要轻柔,前后移动幅度不超过1cm,基本相当于原地颤动,每个地方刷5、6次,再向前移一、两颗牙的位置,刷下一处龈沟,不错过任何一个角落,刷完外侧龈沟,再刷内侧龈沟。吃完饭,食物残渣会藏在龈沟里,这是细菌繁殖的好地方。

第二步:扫

龈沟里藏匿的脏东西刷出来,一部分可能顺势到了牙齿表面,这时就该清理牙齿了,刷上牙时从龈沟往下扫,但不能再从下扫回龈沟。刷下牙时也是从龈沟往上扫,同样不能再从上往龈沟扫。扫完了牙齿外侧,再扫牙齿内侧,方法跟刷外侧一样。除了内外侧,用来咀嚼的牙面也要认真刷一刷,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来回刷就行。

第三步:剔

在用牙线剔除牙缝里的脏东西时,要注意一个技巧:从龈沟处往牙外剔,即上牙从上往下剔,下牙从下往上剔。剔时用手拽着线只做上下运动,千万不要横向拉动,横向剔牙会破坏牙齿表面的釉质。还需注意的就是,动作要轻柔,以感到舒适为度。如牙有大缝,再配上牙缝刷,牙缝刷的毛很软很细,“破坏力”比牙线和牙刷小,刷牙缝时可以捅进牙缝里横向来回刷。

第四步:刮

刷完牙别忘了舌苔,舌头的结构决定了留在舌头上的食物残渣会很多,很多人口气重,跟舌头有很大关系。有的牙刷头背面有凸起的小花纹,别以为只是起个装饰作用,它是用来刮舌苔的,如果你的牙刷头背面很光滑,可以考虑买个舌苔刮。

一天刷几次牙最合适?相关研究表明,只要按刚才教的方法认真刷牙,每天刷两次就可以了,刷两次的效果跟刷六次是一样的。刷牙效果怎么样,关键看方法对不对,如果刷的不认真,即使一天刷十遍,牙齿也未必健康。

起床后马上刷牙,消除口腔里繁殖了一晚的细菌,然后再吃饭,这做法很对。晚上呢?吃完饭就刷牙,态度很积极,不过做法不对。吃饭时,口腔的酸碱环境会改变,牙齿上的矿物成分会微微“溶解”,有人喝完碳酸饮料后觉得牙齿表面舔起来涩涩的,就是这个原因,专业人士管这种情况叫“牙齿表面呈脱矿状态”,此时马上刷牙,这些溶解的矿物质成分会被刷掉,牙齿的保护层就被破坏了。最好饭后半小时,等溶解的矿物质重新 “贴合”到牙齿上,再刷不迟。有人习惯临睡前刷,其实太晚刷也不好,拖的时间越久,口腔中的细菌繁殖就越多。

3危害口腔健康的7大物质

病从口入,人人皆知,口腔是人体直接与外界接触相通的器官,口腔内还有牙齿这一特殊器官的存在,这种因素的存在也会给我们人类的口腔内带来很多不清洁的东西,不妨由我慢慢道来。

1、细菌

口腔内的细菌数目比皮肤上的细菌还要多,种类也相当复杂,有致病菌,也有非致病菌,更有较多的条件致病菌。很多实验表明,正常健康人的每一克牙垢中可以找出100亿个细菌,在每一毫升的普通唾液中可以找出奈瑟氏菌8万个只多;另外每一克牙龈分泌物质中,可以找出奈瑟氏菌8千亿个。口腔内细菌种类虽然很多,但是最多的主要是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

2、牙菌斑

牙菌斑是牙面菌斑的总称,依照其所在的部位可以分成牙龈上菌斑和牙龈下菌斑。牙菌斑是没有矿化的细菌沉积物,牢固的黏附于牙面和修复体的表面,由粘性基质和嵌入其中的细菌组成,其中基质的主要乘法粉是唾液粘蛋白和细菌的胞外聚合物。除非通过口腔卫生措施,将菌斑彻底清楚,否则,它将长期聚集在牙面并导致牙周疾病和龋病的发生。每克湿重的菌斑中,细菌数目可以达到2*1011个之多。牙菌斑最容易在粗糙的牙面、牙齿的窝洞、牙齿咬合面、牙颈部以及假牙相邻近的牙面等一些不容易清洁的区域形成。菌斑附着在牙齿表面上,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用显示剂染色后才能够看见。菌斑明显的特点是形成快、消除难,是引起龋病和牙周病的只要原因。清除牙菌斑最有效的办法是要认真刷牙和牙线的正确使用,刷牙只能清除部分牙菌斑,对牙齿相邻近的面和拥挤错位的牙齿还必须依赖于使用牙线。刷牙最起码要做到每日早晚各一次,牙线每日使用一次即可。

3、牙垢

牙垢是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的垢污,呈现黄色或灰白色乳酪状,是由食物碎末、脱落的上皮细胞、唾液中的黏液素以及涎蛋白、脂类混合物组成。它有臭味,很容易清除,是软性沉积舞,所以又称为软垢。软垢对牙齿的刺激作用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及细菌产物,引起口臭、牙龈炎症,通过漱口、刷牙都可以清除软垢。

4、牙结石

牙结石不同于牙垢,它附着于牙面、牙颈部、牙根部,是已经钙化的硬性沉积物。按照其形成和附着的部位可以分为龈上结石和龈下结石。龈上结石呈黄色,但因饮茶、吸烟、食物、药物而染色加深。牙结石多沉积在下前牙和下颌磨牙的舌侧,上颌磨牙的颊侧与一些错位牙齿和不进行咀嚼功能的牙面上。牙结石是引起牙龈炎症和牙周疾病的主要原因,一旦牙结石堆积在牙齿表面,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让医生给您用一些特殊的器械清除下来,依靠刷牙和漱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正常情况下,没隔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牙结石比较合适。

5、烟渍茶垢

长期吸烟及饮茶的人,牙齿表面有很多褐色或黑色的烟渍茶垢沉积,这些物质的沉积除了引起口腔异味、口臭以及对牙龈、牙周组织的刺激外,还有碍美观,一口整洁白净的牙齿有利于您的社会交际和日常工作的开展,反映出您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6、食物残渣

很多人的牙齿存在食物嵌塞的现象,口腔内牙齿与牙齿之间的邻接面被破坏,咬合关系不正常、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龈萎缩、牙根暴露以及牙齿龋齿破坏等等,都会导致一些粗纤维食物嵌塞于牙齿缝隙之间。食物嵌塞如果不及时清除,很容易发酵引起口腔异味和口臭的发生;加重牙龈以及牙周的炎症,引起牙龈疼痛、肿胀症状;嵌入龋齿窝洞中的食物被细菌分解后形成酸性物质,加快加重龋齿的发展速度。

7、残根、残冠

因为龋病或其他原因促使牙冠大部分破坏或全部丧失,在口腔内只留下部分的牙冠或牙根,这样的残冠、残根长期存在于口腔内,会引起局部尤其是牙根尖部分的组织发炎;此外,还会导致食物残渣碎屑在残根残冠之间的嵌塞和堆积,引起口臭和牙龈发炎;残留的牙冠牙根还可以做为一种人体病灶,对远端的习惯比如心脏、肾脏、眼睛形成损害,因为这些器官组织的致病菌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对于这一些没有功能又没有保留价值的残余牙冠牙根应该及时的就诊拔除。

口腔清洁不彻底,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龋齿、口臭牙龈炎、牙周炎症自不用说,道理大家也明白;口腔不洁还有可能加大引发心脏病、肾脏疾病、眼疾、关节病、中风、糖尿病、胃溃疡、肺炎的风险性;有条件的话每隔半年左右到医院做一次口腔情况的彻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治疗,从而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做到早晚刷牙、刷好牙、饭后漱口,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宋代《直指方》曰:“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告戒人们若要维护人体健康,首先就要保持口腔的功能正常,足见古人对口腔卫生保健极为重视。东汉《金丹全书》云:“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每夜刷洗,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今人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今观智者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斯存养之功可见矣。”古语“晨嚼齿木、青盐刷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晚唐时期,杨柳枝浸泡水里,用时牙齿咬开杨柳枝,露出杨柳纤维,细若木梳,蘸青盐刷牙,就是这个道理。古人就有保护牙齿、爱护口腔的习惯,更何况现代人呢!

4用漱口水代替刷牙不利口腔健康

目前国内的漱口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药物治疗性的,用于辅助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炎症,让病人进食时能够暂时减轻疼痛。另一类是保健性的,其漱口水能清新口腔,在一定程度上除去口腔内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并能暂时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

漱口水的主要成分是口腔清新剂,商场或超市中出售的漱口水就是这类产品。

20多岁的小刘近一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用餐后都会用漱口水漱口。

他觉得用漱口水清洁牙齿比刷牙方便快捷得多,就用漱口水代替刷牙。据了解,使用漱口水的大多为年轻人,有的甚至代替了原有的刷牙习惯。

漱口水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口腔异味,不能把牙齿上的菌斑刷掉,一些细小的缝隙还是会残留食物,更不能起到治疗牙周病和龋齿的作用。此外,健康人的口腔里也存在一些正常菌群,不少漱口水中含有消炎成分,抑制某类口腔菌群的继续发展。

在此情形下,口腔内其余菌群可能不断增多,导致天然环境下人体口腔菌群比例失调,反而不利于口腔健康。

因此,不管是治疗性还是保健性的漱口水,都不宜每天使用,最好遵医嘱或养成定期看牙医的好习惯。漱口水作为化学药剂只能是偶尔使用的辅助剂,而传统牙刷、牙线等工具仍应是洁牙的“主力”。

5刷牙前刮舌苔 口腔更健康

>>更多推荐:各种口臭的表现及治法

刮舌苔的方法

每天早晚刷牙之前,最好用小汤匙(或刮舌板)伸进口腔,从舌根处开始轻轻的向前刮,然后再开始刷牙;也可以直接用牙刷(最好是软毛牙刷),从里向外,轻扫舌头表面,将代谢物清理干净。

由于舌苔混合着大量口腔细菌代谢物、黏膜细胞剥落物和食物残渣等苔状物,如果不及时清除,充满细菌和毒素的霉苔进入体内,必然加重肝、肾的排毒解毒压力。因此,刷牙之前,务必养成刮舌苔的习惯。

刮完舌苔后,不仅口气变得清新,你的舌头也会有如释重负的全新感觉,不信你就试试看吧!

舌头保健操

人的味觉通过面孔神经而传到大脑,因此,经常使舌头活动,这就可以间接地对大脑进行刺激。以下4步舌头保健操可预防并配合治疗高血压、脑梗塞、哮喘、老花眼、耳鸣、眩晕、腰痛、失眠、便秘、老年性痴呆等症。

1、每天早晨,洗脸后对着镜子,舌头伸出与缩进各10次。然后,舌头在嘴巴外面向左、向右各摆动5次。

2、对着镜子,嘴巴张开,舌头轻轻地伸出,停留2~3秒钟,反复操练5次。然后,头部上仰,下巴伸展,嘴巴大大地张开,伸出舌头,停留2~3秒钟,反复操练5次。

3、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张开,放在膝盖上,上半身稍微前倾。首先,由鼻孔吸气,接着嘴巴大大地张开,舌头伸出并且呼气,同时睁大双眼,目视前方,反复操练3~5次。

4、嘴巴张开,舌头伸出并缩进,同时用右手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的指尖,在左耳下边至咽喉处,上下搓擦30次。接着,在舌头伸出与缩进时,用左手3指的指尖,在右耳下边至咽喉处,上下搓擦30次。

舌头与疾病的关系

舌头的变化(颜色、形状)与疾病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常被称作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1、舌苔呈白浊者,显示此人有便秘或胃肠方面的疾病。

2、有干燥剥落现象者,显示体内严重缺乏营养。

3、舌头僵硬、运动不灵活常被认为有脑血管疾病的征兆。

4、光滑鲜红而无苔者,表示有恶性贫血的情况。

5、舌头增大可能由甲状腺机能低下造成的。

6、呈暗褐色者,表示患者有严重胃炎,且舌头表面已被真菌感染。

7、呈黑色者,意味热疾病重(通常是因为抗生素服用过量所引发)。

8、舌头伸出时发生震颤可考虑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酒精中毒等。

9、一般来说,舌苔的颜色有白、黄、黑、褐等颜色,健康人的舌苔颜色应该是“淡红舌质、薄白舌苔”,而且没有裂痕和齿印。

10、如果舌苔由薄而厚、由少而多,意味此人体内的病症正持续进行中;假使舌苔由厚变薄、由多转少,则表示病气逐渐消退。

如果觉得《孩子六龄齿的龋齿要尽快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