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什么原因会引起牙周炎

2023-06-09 分类:百科

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牙石本身妨碍了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

1什么原因会引起牙周炎?

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

2.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牙石又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

1)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颈部沉积较多,特别在大涎腺导管开口相对处如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前牙的舌侧沉积更多。龈上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盐。

2)龈下牙石位于龈缘以下、龈袋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视,必须用探针探查,方能知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龈下牙石在任何牙上都可形成,但以邻面和舌面较多。龈下牙石主要是龈沟液和渗出物提供矿物盐。

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牙石本身妨碍了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

3.创伤性咬合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

2牙周脓肿是牙周炎吗

牙周脓肿也是牙周炎的一种表现

牙周炎是一种由于细菌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从而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严重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会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发病伴随水肿,局部显得比较光亮。此外,还会有牙周袋形成,正常情况下,牙龈附着在牙齿上的龈沟仅深0~2毫米,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

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形成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将从牙周袋溢出。

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

牙周炎的根源在于牙龈萎缩,最新研究发现,牙龈萎缩是由于人成年后,某种大脑激素分泌水平逐渐消失导致消化系统无法吸收牙龈最需要的维生素而造成的,可以说是人的天生缺陷,因此人在成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以往口腔医学对于牙龈萎缩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3定期洗牙预防牙周炎

巧用牙线去除嵌在牙缝里的污垢

想要有效预防牙周炎,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起、午饭后、晚上睡觉前刷牙,做到饭后漱口。

第二,如果刷牙或咬东西时牙龈出血,或牙龈红肿,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第三,学会巧用牙线,将嵌在牙缝里(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的污垢清除干净。牙线的使用方法是:取一段15~20厘米长的牙线,将牙线两端分别缠绕在两手的食指或拇指上。

然后拉直牙线,让其慢慢进入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内,然后将牙线贴着牙齿的邻面轻轻地上下刮动或里外拉动,从而清洁牙缝里的牙菌斑、食物残渣等。每清洁一段时间,要用清水漱口,漱净被刮下的菌斑,再继续清洁。

第四,饮食要营养均衡,多吃益于牙齿健康的富含纤维素的耐嚼的食物,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烟。

半年洗一次牙及时清除牙结石

“不管平时多么注意刷牙的人,牙齿上或多或少也会有牙结石。牙结石是在牙菌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粗糙坚硬的钙化物,多堆积在牙齿颈部。一旦出现牙结石,很容易造成牙龈出血、发炎、肿痛、溢脓甚至萎缩等。”专家说,目前,清除牙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洗牙(预防性洁治),而这也是预防牙周炎的有效方法。

“牙结石比较多的人洗牙后可能感觉口腔内不舒服,还可能出现牙齿遇冷、热刺激疼痛或牙缝变大等问题,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专家说,这时,通过使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含漱液、脱敏牙膏,同时坚持温水刷牙、温水漱口或咀嚼茶叶等,上述不良症状即可消失。

4什么是牙石

什么是牙石

牙石俗称“牙锈”,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矿化或正在矿化的菌斑及软垢,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等无机盐逐渐沉积而成,形成后不易除去。牙石对牙龈有一定破坏,是牙龈炎和口臭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那我们应该怎样去除牙石呢?

牙石是附着在牙齿上的异物硬块,如水壶里的水锈,所以又俗称牙锈。人类口腔中的细菌种类繁多且复杂,牙面上常有由细菌及其产物的附着性沉积物形成的牙菌斑,黏性很大,一般的清洁措施如漱口、冲洗不能将其去除,如牙菌斑长期存留在牙面上,会逐渐有脱落的坏死组织细胞、白细胞、唾液中的黏液素、蛋白质等附着其上形成黄色或灰白色的软垢,随着唾液和血清中的钙盐逐渐沉积与其中,促使软垢钙化变硬而成为牙石。所以,牙石是由无机物(磷酸钙、磷酸镁、碳酸钙等)和有机物(蛋白质、脂肪、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微生物、食物残渣)组成。

牙石位于牙颈部表面,牙龈缘以上尉龈上牙石,牙龈缘以下为龈下牙石。龈上牙石常呈黄色或灰白色,也可因吸烟或被食物色素着色而变为深色。牙石容易沉积在唾液腺导管开口相对的牙面上,如下前牙舌面(内侧)和上后牙颊(外侧)。此外,牙石还沉积在失去咀嚼功能的牙面上,如错位牙及单侧咀嚼习惯者的无功能侧牙齿颌面。

由于牙石是牙菌斑最好停留的部位,牙石本身有容易吸附更多的细菌毒素。这些细菌及其毒素和牙石的局部长期刺激,可使牙龈发生炎症,出现牙龈组织的水肿、充血、牙龈缘糜烂,牙龈很易出血。病人在进食时,甚至说话、吮吸时牙龈出血,严重者清晨起床后满嘴布满血丝。

如此时能及时去除牙石,牙龈炎会逐渐好转或痊愈,如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牙龈炎会继续发展,造成牙周组织溢脓,出现口臭不适,牙槽骨破坏吸收,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发展为牙周炎。因此牙石的存在是非常有害的。

5牙结石牙垢是牙周炎症的罪魁祸首

牙垢是由食物残渣、口腔黏膜脱落的上皮、唾液中的黏液及细菌等混合堆积而成的。牙垢比较软,容易通过刷牙等方法清除掉。

牙石是由牙面上矿化了的菌斑和其他沉积物所形成的。牙石比较硬,与牙齿附着很紧,一般刷牙是刷不掉的。以牙龈边缘为界,牙齿可分为龈上和龈下两部分,附着于牙面的牙石,也因此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

牙垢、牙石和牙周组织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实验表明,在无菌状态下,粗糙的牙石给牙龈带来的机械性刺激,并不能引起牙龈明显的炎症。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在于它提供了菌斑附着、病菌滋生的良好场所。牙石本身也容易吸附更多的细菌毒素,对软组织造成刺激,使牙龈充血、水肿,还会引起刷牙时出血。

若牙龈炎症继续向深层组织发展,就会引起牙龈自发性出血和口腔异味。伴随着牙槽骨的破坏,牙齿将松动、移位、咀嚼无力。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炎症的罪魁。因此,在牙周组织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彻底清除牙石是至关重要的。但牙石往往都是从牙垢发展而来的,下面向您介绍几种清除牙垢的方法。

1、白矾刷牙法将白矾5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牙刷蘸一些刷牙,每日2次,可除黄色牙垢。

2、食醋法取食醋口含,在口腔鼓漱2~3分钟吐出,再用牙刷刷牙,最后用温水漱口。或在刷牙时,在牙膏上滴两滴食醋,坚持一段时间即可清除牙垢。

3、乌贼骨刷牙法取乌贼骨50克研成细末,掺入牙膏内刷牙,每日2次,可除黑色牙垢。

如果觉得《什么原因会引起牙周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