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视力突然好转谨防老年白内障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老人老花眼突然不花、视力变好,这个时候要提高警惕,因为它有可能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

1视力突然好转谨防老年白内障

老花眼突然不花了,是不是不用戴眼镜了?得了白内障,是不是表示眼睛要瞎了?

视力突然好转?

可能是白内障早期症状

“戴老花镜好多年了,但最近我发现不戴眼镜也能看清东西。”今年70多岁的王阿姨一直想找人问问,这是不是意味着眼睛变好了?

南京市质检院助理工程师表示,其实这并非好事,有可能是白内障早期症状的表现,要提高警惕。

其实老花和白内障都是老年人常见的视觉障碍。

眼球里有一个调节系统,包括晶状体、睫状肌和悬韧带。人们在看远时,不要动用调节系统,眼睛处于休息状态,在阅读时就要运用调节。

45岁以上的人,眼睛的调节功能下降,慢慢就会出现老花。

啥情况需手术?

成熟期,视力降到0.1以下

“得了白内障,是不是表示眼睛要瞎了?”“白内障能不能做手术呀?”……现场几位患白内障的老人担忧地问。

实际上像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牙齿会脱落一样,每一个老年人都可能患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有一个成熟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发期、未熟期、成熟期、过熟期。“绝大多数白内障一生都不成熟,视力尽管有些下降,但不影响生活质量。”助理工程师讲了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老年人20年前就患上了老年性白内障,但因为注意保护眼睛,至今矫正视力仍能达到1.0。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手术呢?助理工程师表示,到了白内障成熟期,视力下降到0.1以下,一定要做手术。

如何保护眼睛?

注意锻炼身体,定期检查

“如果保护得当,50岁的年龄也可以拥有20岁的眼睛。”关于如何保护眼睛,助理工程师提了几点建议。

首先是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其次是定期检查眼睛,并根据眼科医生的意见,适当用药;第三是定期做屈光检查,当发现视力发生改变时,应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第四是注意用眼卫生。“老年人的眼睛要省着用,尤其有高度近视的老年人更要注意不能使眼太疲劳。”

此外,注意饮食结构,营养均衡。可适当吃一些动物的肝脏,补充眼睛所需要的维生素A、D。

如何验配眼镜?

选择证照标识齐全的商品

助理工程师提醒,要通过规范验光,定制一副适合自己眼睛的老花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花度数也会加深,一般老花镜需两年更换一副,不能凑合戴度数较浅的旧眼镜,这样容易造成眼疲劳,视力下降。

那么,老年人如何选择既合格又合适的眼镜呢?

助理工程师建议,首先要看眼镜店的证照资质是否齐全,包括营业执照、验配眼镜生产许可证等。同时,还可查验验光人员是否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要认准镜架镜片。不要购买产品及包装物上未标明“QS”生产许可标志的产品。

2老人白内障术后怎么矫正视力方法

根据调查,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人类约25%患有白内障。那么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怎样矫正视力?常用的有三种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怎样矫正视力?常用的有三种方法:

1、配戴隐形眼镜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怎样矫正视力?配戴隐形眼镜的结果优于无晶状体眼镜。它能有好的周边视力,虽然影像放大约7%左右,但病人不易察觉。它能适合单眼白内障病人。但配戴隐形眼镜,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每日需清洗以防止因镜片污垢而造成角膜及结膜感染,而且经常戴上取出较为麻烦。若有干眼症,或双手动作不灵巧的病人不适合配戴。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多为年岁高者,所以不易接受。

2、配戴眼镜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怎样矫正视力?配戴眼镜,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存在许多困扰的光学缺点。譬如:影像放大,放大的程度约是原来的20%-30%,视野变小,周边视野缺损,只能看清楚景象的中心,而周围模糊,物像变形等。加上眼镜片度数高,重量较重。病人戴此种白内障眼镜需要一阶段适应期,这种眼镜也不适合只接受一眼白内障手术的病人,它会造成复视、头晕、昏眩等现象。

3、植入人工晶状体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怎样矫正视力?植入人工晶状体。将高分子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通过手术植入眼球内,取代原先混浊而被摘除的晶状体。因为它植入在眼球里面原来晶状体的解剖位置上,术后可以有非常好的视力,不需要再戴眼镜。对一个老年人来说,每天早晨醒来即能看清楚周围的景象,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

所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数,都必须通过高度精密仪器,如A超测出患眼的眼球轴长度,角膜曲率仪测出角膜的曲率,然后输入电脑计算出人工晶状体准确的度数,一般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可获得较好视力,手术后如还有低度的近视、远视或散光度数,3个月后再验光配镜以得到更佳的视力。

3老人头晕视力模糊警惕白内障

老人头晕视力模糊警惕白内障

如果您是一个老年人,而且经常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的情况,就需要格外的注意了,这可能是很严重的眼病的表现症状,虽然不能完全肯定,但是白内障的几率确实十分的大。为了能确诊它,我们有必要深入的诊断这种眼病。

专家指出,如果单从头晕视力模糊来判断是白内障的话,多少有些武断、盲目了。如果您同时发现自己的老花眼好了或者出现其他的眼部现象,多半就是这种眼病了,这在 现代社会属于一种高发的眼病,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更是如此。

导致头晕视力模糊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常见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内分泌紊乱可以促使白内障的产生,从糖尿病病人发生白内障较一般人高,就足以说明。

2、营养素代谢。通过动物观察,发现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与白内障形成有关,如钙,磷,维生素E、A、B2等。

3、导致白内障的常见原因还包括硬化脱水 人体在发生脱水的情况下,体内液体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物质,损害晶体。动物实验证明,给予高渗脱水后,晶体出现空。

4中年人视力加深警惕白内障

有眼科医生表示,不少年轻人因深近视令眼球不断增长,导致提早患上白内障,其中40至50岁患者增加速度最明显;曾有千度近视的中年瑜伽导师塬本计划接受激光矫视手术,接受视力检查时才发现患上白内障,30多岁已要更换人工晶体挽救视力。

白内障患者有年轻化趋势,眼科专科医生估计,40至50岁白内障患者由10年前只佔整体病人约一成,增至近期的两至三成,相信与年轻人近视问题严重有关。因为在年幼时近视持续增加,会令眼球不断被拉长,增加成年后提早患上白内障的风险。

眼科医生又指,一般人近视到20多岁时,度数会停止加深,但部份人到30多岁时近视会突然恢復加深,而且加深速度很快,例如每年加深超过100度,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因白内障, 令眼球晶体密度增加,近视度数也会相应上升,故近视与白内障的关系很密切。

眼科医生介绍说:曾有一名35岁的瑜伽女导师,短短半年内近视加深100度至约1,000度,原本打算进行激光矫视手术,从此摆脱戴眼镜的烦恼,但检查时才发现是白内障令近视加深,故需改为接受更换人工晶体手术。

不少中年人突然视力模糊,便误以为是近视加深,但换了新眼镜问题也未见改善,反而延误了白内障治疗。眼科专家呼吁中年人若近视快速增加,应尽快求诊,若证实是患上白内障,更换人工晶体后既可治疗白内障,也可解决近视问题。

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兼任教授指出,深近视会增加患白内障风险,近年儿童越来越早出现近视,以往一般要到6至7岁才会有近视,近年有4至5岁幼童也发现有近视;而且近视加深速度增快,由以往一年平均加深50度,增至近年100度,由此推算患白内障的年龄可由以往在60岁或以后,下降至现时35岁至50岁。

户外应戴太阳眼镜

胡楚南表示最近替一名中年深近视人士验眼,发现原本约1,000度的近视,半年内激增至1,475 度,进一步检查证实是患上白内障。他指出白内障年轻化与市民多了参加户外活动,又不戴太阳眼镜,令眼睛受紫外线伤害有关系,故呼吁市民在户外时应注意保护眼睛,可减低患白内障的风险。

5视力减退是白内障吗

白内障是老年人高发的疾病,一般从40至50岁开始发病,到70岁以后发病率可高达90%。研究发现,眼睛内晶体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原因之一,多摄入能抗击晶体氧化食物可预防白内障。这类食物包括花椰菜、荠菜、青椒、玉米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硒的食物。

研究表明,服用维生素E的老年人比不服者得白内障的机会少50%,服用维生素C的人则少70%。老年人平时应多摄取含有丰富维生素C、维生素E、硒的食物如青椒、花椰菜、菜花、荠菜、青蒜等蔬菜和桔子、柚、橙、草莓、山楂等水果。

另外,秋季多产的玉米也是能预防白内障的食物之一,因为,玉米含硒量非常丰富,这种物质可以调节甲状腺的工作,也有预防白内障的作用。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不少患者感觉眼前“雾朦朦”。待发病加重,视力会逐渐下降,甚至失明,仅有光感。建议40岁以上的人如果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症状,一定要上医药做个白内障检查确定病因。老年白内障发病早期,如果视力不太差,可以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吃些药,如华西利药股份有限公司出产的美琪拨云退翳丸等,这种药在广州大吉祥药店有售,买药同时可获赠眼药水。但如果视力已经到了0.1、0.2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则应接受手术治疗。

预防白内障的其他方法

预防脱水:脱水情况下,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

戴深色眼镜:接受光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越大。戴上黄褐色太阳镜,可防止视力进一步减退和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如果觉得《视力突然好转谨防老年白内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