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如何治疗风寒表湿感冒

2023-06-10 分类:百科

风寒表湿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感冒类型。那么你知道中医如何治疗风寒表湿感冒呢?

1中医如何治疗风寒表湿感冒

本证的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本方由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组成。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平喘,生石膏辛寒清泄肺热,二药相配,辛温与辛寒相制为用,宣散不温燥,清热不凉滞。配以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止咳平喘;甘草保护胃气,调和诸药。四药合用,共奏宣肺、泄热、平喘之功。应用本方的指征为:寒轻热重,咳喘气粗,口渴明显。

(2)大青龙汤本方即麻黄汤重用麻黄,加生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此为太阳表寒里热证的主方。方中麻黄汤加生姜辛温发汗,以散表寒;生石膏辛寒,以清肺热而除烦躁;大枣和中,以资汗源。临证以恶寒发热、身体疼痛、汗不得出而烦躁为应用指征。本证病机为表寒重于肺热,故无汗,与麻杏石甘汤的肺热重于表寒而见汗出不同。

(3)定喘汤本方是治疗肺蕴痰热、外受风寒的常用方剂。方中麻黄宣肺降气、解表定喘,杏仁降逆平喘;黄芩、桑白皮清肺化痰。此两组药物为治疗表寒肺热的主要药物。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化痰,增强麻杏之宣降作用;白果敛肺化痰平喘,并防麻黄过于发散;甘草调和诸药,兼以化痰。本方宣、降、清三法合用,共奏宣降肺气、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外有恶寒发热等表证,内有咳痰气喘等里证者。尤以素有痰热、屡受风寒者为宜。

2怎辨别小儿风寒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有这些表现:受风寒引起的感冒,一般发烧较轻,不出汗,孩子会有怕寒怕冷的表现,小婴儿喜欢让妈妈抱在怀里。

同时孩子还有流清水鼻涕,咳嗽、喷嚏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的症状。

3风热风寒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4哪些中成药可治疗风寒表疏感冒

(1)风寒表虚感冒冲剂方以辛温之桂枝解肌祛风为君药;酸寒之芍药敛阴和营为臣药。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营卫调和,风寒自无稽留之机。生姜辛温助桂枝解肌,且又能温胃止呕;大枣味甘益阴和营以助芍药。姜枣相合,协助桂芍调和营卫,为佐使药。葛根有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助桂枝散太阳经脉之邪。全方配伍,具有散风解肌、和营退热之效。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厚味。药后多饮白开水或稀粥,覆被取微汗,使病缓缓而解。

(2)桂枝合剂为桂枝汤的新型制剂。其方义及用药注意事项均见“桂枝汤 ”。

5你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病机为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如果觉得《中医如何治疗风寒表湿感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