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肾炎治疗有哪些煎药方法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7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对于肾炎治疗有哪些煎药方法呢?

1肾炎治疗有哪些煎药方法

肾炎病人需长期服用中草药治,如何掌握中药煎熬方法,最大效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对提高疗效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煎中草药呢,现介绍入下:

1.首先根据药方核对一下药物,是否齐全,有否与药方存在不符合的药物。

2.药入锅煎熬以前,先用水冲洗一下,去掉尘土和非药的杂物,达到清洁的目的。

3.将药放在锅内,煎以前用凉水浸泡沫1~2小时,将药浸透,这样在煎熬时才能把药内成分全部溶解出来。

4.一定用砂锅熬药,不要使用铁、铝锅。锅的大小以药量来确定,使加入的水没过所有的药。水不要加太多,以免煎好后药量太多;水也不能加之太少,以免有的药因尚未浸泡充分,使药有效成分溶解发挥作用。

5.治疗肾炎的一般常用药,以煎30分钟为宜,要用小火,不要用急火。要防止糊锅底,特别是药方中有山药时更应注意,有些药需用布包起来煎。煎完所剩药量至少在100~150ml。

6.每剂药要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以短些,20分钟即可。然后将两次煎液混合一起,每天分两次副服下。

另外,有些药物煎煮有特殊要求,需遵照医生嘱咐办理,例如有些药要先下锅煎熬,再放其它药;有些药要后下,待其他药煎到一定时间再把它放进去煎一下,有的药是用煎好的药冲服。还有的是熔化后与药一起服等。

2治疗肾炎 学会煎药很重要

那么如何煎中草药呢,现介绍入下:

1.首先根据药方核对一下药物,是否齐全,有否与药方存在不符合的药物。

2.药入锅煎熬以前,先用水冲洗一下,去掉尘土和非药的杂物,达到清洁的目的。

3.将药放在锅内,煎以前用凉水浸泡沫1~2小时,将药浸透,这样在煎熬时才能把药内成分全部溶解出来。

4.一定用砂锅熬药,不要使用铁、铝锅。锅的大小以药量来确定,使加入的水没过所有的药。水不要加太多,以免煎好后药量太多;水也不能加之太少,以免有的药因尚未浸泡充分,使药有效成分溶解发挥作用。

5.治疗肾炎的一般常用药,以煎30分钟为宜,要用小火,不要用急火。要防止糊锅底,特别是药方中有山药时更应注意,有些药需用布包起来煎。煎完所剩药量至少在100~150ml。

6.每剂药要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以短些,20分钟即可。然后将两次煎液混合一起,每天分两次副服下。

另外,有些药物煎煮有特殊要求,需遵照医生嘱咐办理,例如有些药要先下锅煎熬,再放其它药;有些药要后下,待其他药煎到一定时间再把它放进去煎一下,有的药是用煎好的药冲服。还有的是熔化后与药一起服等。

3白癜风患者煎药注意事项

白癜风是一种顽固的皮肤疾病,它的治疗发发有很多,但中药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是很显著的,那么怎样煎中药才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煎中药需要注意的一些小常识。

一、中药煎煮前要做什么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二、中药的煎煮程序

①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冷水至高出药平面寸许,浸泡0.5-1小时。冬天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有效成分浸出。但浸泡时间不宜过久,特别在夏季,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煎前浸泡

②加热火候一般在药物煮沸前用武火(急火),煮沸后宜改为文火(慢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也可在煮沸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5分钟左右即可。

③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药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10分钟。滋补头煎煮30~40分钟,二煎煮25~3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④二煎(复煎)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入冷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至20分钟

此外,白癜风中药注意事项还包括,在煎药过程中煎药的器皿一般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不锈钢也可,但忌使用铝铁铜器。

既然大家了解了中药治疗白癜风煎药的基本方法,那么白癜风的患者们就要时刻注意,不要因为煎药方法的不当而影响了治疗的效果,最后希望白癜风的患者们可以早日的康复。

4肾炎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肾炎是常见的肾病之一,对于肾炎的治愈标准不能单单靠化验单,否则可能会延误病情,详情请看下文介绍。

科学的治疗理论证实:小便中出现蛋白和潜血是因肾脏内肾小球基底膜受到了严重损伤才从尿中渗漏出来的,只是认为尿蛋白、潜血消失了就是病好了的治疗方法是不科学的。

很多病人都有这种感觉,得肾病以前,工作并不忙,但总感到累,有一种莫名的疲惫,双腿沉重,细心的还会发现,早上起来后,脸部浮肿,象“胖了”一样,到医院检查,发现小便中有蛋白或潜血,才知是得了肾病。

初时可能不重视肾病的严重性,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化验指标很快好转,有的甚至全都消失,就认为自己病好了,非常高兴。但过了不长时间,遇到感冒、劳累等不良刺激,病又犯了,而且,比上次严重。于是,又开始使用激素、雷公藤等,如此反复,中药也吃了不少,不但尿蛋白、潜血没有彻底消失,反而出现了严重的肥胖、痤疮、胸腹水,甚至是肝功能受损、股骨头坏死等严重药物副作用,旧病未愈又添新疾,严重的,渐渐出现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钱花了成千上万,病情却日渐加重。

其实,破坏性物质的排出,对肾脏是自救能力的体现,而尿蛋白、潜血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一过程的表面现象,因此,如果此时采用了控制尿蛋白、潜血的药物,把破坏的基底膜漏洞堵塞起来,尿蛋白、潜血被控制了,但同时也把破坏性物质和免疫复合物堵塞在肾小球内部,从表面上看尿检好转,似乎病情好转,其实肾脏内部由于这些物质不能被排出,不断堆积,更加速了以上肾实质的破坏,使病情加重而不是好转,此时如果由于尿蛋白、潜血减少而误认为病情好转,那么这种思想如同掩耳盗铃,害人颇深。

临床上有数不尽的这类患者就是妄用控制尿蛋白、潜血的中药和西药,使尿检暂时好转,结果几年或几十年后,发展为肾功不全尿毒症,延误了宝贵时机,他(她)们只知道用药后查尿,只要加号减少或消失,就认为得到了控制或康复,但当减药、停药或遇感冒、劳累后又出现加号时,就错误地认为是复发,再重蹈覆辙。一次次控制,一次次复发,一次次失败,一错再错,待到肾实质按以上病理破坏到极限发展为晚期,有了自我感觉,生命已走到尽头,才知道上了当。

科学的治疗理论证实:小便中出现蛋白和潜血是因肾脏内肾小球基底膜受到了严重损伤才从尿中渗漏出来的,只是认为尿蛋白、潜血消失了就是病好了的治疗方法是不科学的。单纯使用一些控制性药物所达到的效果仅仅是暂时的,并且这些药物往往有着明显的副作用,治标未治本。只有采取从根本上对肾脏进行系统治疗的办法,通过修复受损的肾小球来彻底消除尿蛋白、潜血,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5六大方法治疗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常简称急性肾炎。广义上系指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一,但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也常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

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进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每公斤体重所给蛋白质量及水分可按急性肾炎原则处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防治高钾血症。

二、血浆置换疗法目的在于清除血循环中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及炎症性介导物质,目前多用血浆交换装置(经大孔径纤维膜超滤),将血浆与血球分离,去除血浆,每次2至4升,每日或隔日1次,然后补回等量健康人新鲜血浆或4%人体白蛋白林格氏液。应用该疗法常需伴用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60mg/日,环磷酰胺3mg/kg/日,血浆置换疗法对Ⅰ、Ⅱ型患者疗效较好,但价昂。

三、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甲基强的松龙0.5~1.0g静滴,每日或隔日1次共3~7次;以后改为口服强的松,每日40~80mg,3~6个月后递减,全疗程为一年左右。该法对Ⅱ、Ⅲ型患者疗效尚可。

四、四联疗法即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肝素、潘生丁联合疗法。皮质激素用量及方法同上;环磷酰胺每日150-200mg,静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总6~12g;肝素60-100mg,每日1次,静注、静滴或皮下注射(用量以凝血时间较用药前延长1倍为度);潘生丁200~300mg/日,分3次服。肝素与潘生丁4周为一疗程,间歇7~10天可重复作用。总疗程3个月至半年,该法在临床上应用最多,其疗效尚难肯定。

五、抗氧化剂应用因为氧自由基参与炎症损伤,目前有应用SOD及大剂量维生素E(剂量:1g/平方米体表面积)治疗本病而取得疗效。

六、纤溶疗法尿激酶2~6万u/日,加于5%葡萄糖液 20ml,静注,或加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10次为1疗程,间隔7天后,可行下一疗程,共计3个疗程。

如果觉得《肾炎治疗有哪些煎药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