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日常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6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口腔溃疡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疾病。那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是什么呢?日常我们要如何来预防口腔溃疡呢?

1日常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

口腔溃疡即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该病的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则少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该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婴幼儿也可见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的患者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其次是与遗传有关系,在临床中,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他们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另外,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还与一些疾病或症状有关,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另外偏食、消化不良、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等。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频繁发作。

口腔溃疡的症状

1、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

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患者甚为痛苦。

2、疱疹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其余与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黏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3、重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黏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病程常在月余以上。愈后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口腔溃疡的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2口腔溃疡|口腔溃疡的症状

【心火亢盛】 【阴虚火旺】

口腔溃疡,又叫复发性口疮,是由于某些原因,如胃肠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精神因素等导致内分泌失调,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疾病。其圭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绿豆或黄豆大小的浅在的小溃疡,患处有烧灼痛感。本病属中医学“口疮”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情志过激,郁而化火,心火上炎;或久病火热灼伤阴津,从而发病。临床常见心火亢盛、阴虚火旺两种证型。

3口腔溃疡与口腔糜烂症状辨别

口腔溃疡可由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各种溃疡虽有上皮内或上皮下,浅层或深层,急性或慢性,良性与恶性之分,但都有凹陷性;外形规则,呈圆或椭圆形;边界分明,与周围正常粘膜“经纬分明”。

而口腔糜烂,临床表现为与正常粘膜表面齐平的充血和糜烂,并无凹陷,上覆渗出性假膜,形状多样,并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粘膜间界限不清。其次,两者的病程和预后不一样。溃疡一般病程较短,一旦愈合,就“干脆利落”,浅在的和良性的溃疡愈合后都无瘢痕,但深及肌层的溃疡和恶性口腔溃疡例外。

糜烂一般病程较长,反复迁延,而且愈合过程“拖泥带水”,但糜烂一般不留瘢痕。最后两者在显微镜下的表现不一样。

溃疡表现为上皮连续性有中断,糜烂比较浅表而无上皮连续性的中断。

当溃疡和糜烂不太典型时,鉴别就会有难度,但只要细心观察,一般来说还是可以区别的。

值得提出的是,这两种病损是可以相互转化或两者同时存在。

4反复口腔溃疡原因是白塞病

35岁的张小姐,近三年来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几乎每个月都要发作1~2次。虽然频繁发作,但是工作繁忙的张小姐一直认为口腔溃疡是个小毛病,所以一直都按单纯的口腔溃疡进行治疗,直到前几天,张小姐抽空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才发现自己原来得了“白塞病”(贝赫切特综合征)。专家提醒,鉴于白塞病的临床表现较复杂且病情的轻重在个体间差异较大,怀疑自己的口腔溃疡“不寻常”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提醒

白塞病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和眼部病变为特征。白塞病不是“新病种”,早在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和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对本病有过描述,但因其发病率不高,大众对其认识甚少。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大多数白塞病病例集中在东亚、中东、地中海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欧美国家极少。在日本,该病的患病率为10~15/10万,在我国北方,该病患病率不低于14/10万。

口腔溃疡通常是白塞病的首发症状,与一般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并无太大区别。溃疡呈多发性(一般为3~5个),常累及软腭和口咽,有剧痛。开始为“小结节”,很快发展成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溃疡,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但不整齐,深浅不一,溃疡底部可有浅黄色覆盖物,周围可见红晕。与此同时,80%的白塞病患者合并有生殖器溃疡(男性患者主要发生在阴囊和阴茎部位,女性患者主要发生在阴唇、阴道和子宫颈),一般比口腔溃疡深而大,数目少,疼痛剧,愈合慢。

除溃疡外,该病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如眼球(前葡萄膜炎)、关节(50%的患者有关节炎)、神经系统(5%的患者有神经系统病变)、心脏(瓣膜损害、心肌炎、心包炎)、血管(血栓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胃肠道(消化不良、便秘、胃肠道溃疡)、肾脏(肾小球肾炎、淀粉样变)、皮肤(结节红斑样、痤疮样、丘疹样皮损)等。

呼吁

别忽视口腔溃疡背后的新问题

不少患者及基层医生由于脑子里没有白塞病这根“弦”,故很容易把白塞病的口腔溃疡当作普通的口腔溃疡来治,导致患者长期得不到明确诊断、正确治疗,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目前,只要在有口腔溃疡的前提下,加上生殖器溃疡、眼部损害(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或视网膜血管炎)、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丘疹脓疱样皮损、青春期后出现痤疮样结节)及阳性针刺反应(皮内针刺或注射生理盐水24~48小时,注射或针刺部位皮肤形成丘疹或脓疱,直径》2毫米)这四点中的两点,即可诊断为白塞病。鉴于白塞病的临床表现较复杂且病情的轻重在个体间差异较大,怀疑自己的口腔溃疡“不寻常”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

虽然至今仍不能完全明确口腔溃疡的确切病因,但多数学者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免疫、遗传和环境可能是口腔溃疡发病的“三联因素”,即遗传背景与适当的环境因素(包括精神神经体质、心理行为状态、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等)可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出现口腔溃疡特征性病损。也有人提出“二联因素”论,即外源性因素(病毒和细菌)和内源性诱导因素(激素的变化、精神心理因素、营养缺乏、系统性疾病及免疫功能紊乱)相互作用而致病。大多数医生认为,口腔溃疡与以下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2、内分泌变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有些女性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用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下月行经时依然如故地出现,疼痛难忍,与此同时,还常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和大便干结等令人烦恼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月经期出现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体内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3、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遗传因素

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 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如果觉得《日常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