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肛裂的常识问题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0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大便便血与肛裂的关系,为什么会得肛裂,大便便血与肛裂有什么联系,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

1肛裂的常识问题

肛裂病人除了大便便血以外,经常还伴有肛门疼痛,严重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十分痛苦。病人常常试图通过久忍大便,减少排便次数来减轻痛苦,结果反因粪便在大肠中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吸收而变得更干硬,再次排便时对肛裂创口的刺激更大,可引起更剧烈的疼痛。

肛裂是肛管粘膜全层裂开,并形成急慢性溃疡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鉴于不良排便习惯引起的,尤其是在秋季的气候干燥,且饮水减少,吃的新鲜蔬菜、水果也不足,往往导致便秘或粪便干结,坚硬的粪块便可划破肛门而发生肛裂。

预防肛裂的重要是解决便秘。一直以来,饮水疗法是防止便秘最有效而价廉的办法。按成年人的生理需要,每天摄入的液体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这在秋季气候干燥时显得格外的重要。饮用的可以是白开水、淡盐水、蜂蜜冲水和饭前饭后的汤水,不宜过多饮用浓茶或含咖啡的饮料。因茶叶中的鞣酸可收敛涩大便,而咖啡则有利尿、加速水分丢失的作用。

宜多进食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甘薯、麦片等。粗纤维食物能软化大便,增加排粪量,并刺激结肠蠕动。部分肛裂的病人仅通过上述办法,症状即能缓解。符合生理要求的排便时间是早晨起床或早餐后。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粪便已储留在乙状结肠。起床所产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餐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可使结肠蠕动波增加,结肠内压增高,产生便意。此时可以不增加腹压,顺利地将粪便排出。

2中年男性大便便血小心肠癌

便秘相信困扰过许多人,其中的痛苦我想不用我描述,经历过的人都深有体会。一般情况下,调养一段时间就会好转,但一些人到中年,或者长期便秘的人就会出现便血等情况。

专家指出: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是肠癌的高危人群。俗话说“十男九痔”,这句话虽然不是完全正确,但从临床统计数据分析,40岁以上的男性其肠癌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人们在发现自己大便形状、次数改变时并不在意,或发现大便有血以为是痔疮,其实有出血疼痛现象并不是痔疮特有的,出血性直肠炎、克隆氏病,甚至肛管的良、恶性肿瘤及直肠癌都会表现为便血,特别是直肠息肉和直肠癌早期(晚期肿瘤出血坏死可能有脓血便),除血便外无其他不适,很容易误以为是痔,于是随便买点药对付,等到症状严重了,到医院一查已是中晚期。

所以,患者在便秘或者便血初期就应重视。多吃有利于肠道消化通便的蔬菜。便秘严重或有需要的可选用欧立健茯苓纤维素粉以及火麻仁软胶囊之类排毒排便健康品,在源头堵住由于排便引起的更严重的疾病。

3肛裂:每逢大便均如临大敌

解大便如绣花

我今年24岁。大概是十几岁的时候,由于大便干燥,排便时用力过度,我的肛门被撑破了,还流了点血。自从那次以后,只要大便略微干燥,伤口就会裂开,所以,每次大便时,我都要特别小心,像大姑娘绣花防针扎手一样。除了排便时难受,我平时并没有什么症状。但时间拖这么久都不见好,心里还是很担心。请问医生,我应该怎么办?

——杭州小程

如果您和小程一样,大便时粪便经过肛门口,即感到烧灼样或刀割样剧烈疼痛,同时伴有粪便表面的鲜红血液或肛门滴血,排便后疼痛稍有缓解,接着产生持续的、难以忍受的剧痛,长达数小时甚至一天。那么,您就有可能和小程患了同样的病——肛裂。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是肛管皮肤(距离肛门缘约3厘米~4厘米)破裂形成的梭形裂口或溃疡。肛裂的特点是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疼痛和便后滴鲜血,易受到刺激和感染,裂口经久不愈。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改变,形成袋状皮肤隆起,酷似一外痔,常称为“前哨痔”或“哨兵痔”。肛裂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亦可发生,老年人较少。由于肛裂病人排便时疼痛剧烈、便血,并且经久不愈,因此,许多病人每逢大便均如临大敌。

有必要给肛裂病人一些生活指导,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饮食、活动助排便

养成晨起排便的习惯。早晨起床后,人的体位由平卧改为站立,加上胃肠的蠕动增强,均有利于促进排便。晨起适度运动如做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可以防止便秘。发生便秘后,可用开塞露润滑通便,慎用果导、大黄等泻药,这些泻药虽可使粪便变稀,但也会导致泻后便秘,加重肛裂。

一天一次大便最为适宜。若粪便在结肠、直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水分被重吸收,就容易干燥秘结。但一日数次大便,又会因排便刺激而加重疼痛和损伤。为使大便通畅,患有肛裂者应多食用含丰富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果蔬,防治便秘。苹果、桃子、杏、梨、香蕉等水果,芹菜、菠菜、韭菜、苜蓿、黄花菜、茭白、竹笋等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可使大便柔软而易于排出,从而减少干硬粪块对肛裂创面的刺激。芝麻、蜂蜜、植物油、核桃也能润肠通便。肛裂病人应忌食或少食刺激性饮食,如白酒、黄酒、辣椒、生姜、葱、蒜等,这些饮食可加重便秘,使肛门直肠充血明显,诱发肛裂。

4大便带血,小心直肠癌

大约有2/3的直肠癌病人在开始阶段自认为是痢疾、慢性肠炎或痔疮等疾病。其实,只要稍加注意还是可以区别的。

痢疾一般都有急性发作史,发烧、里急后重,大便以脓血为主,大便后腹痛缓解,用抗生素治疗有效。直肠癌没有上述的典型症状,而且肛门部下坠感在便后不缓解,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痔疮有便秘或大便出血现象,出血颜色鲜红,附在大便的表面或便后有滴血。

而直肠癌的便血是癌组织溃烂引起的,血色多污秽且带有腥臭味。

当直肠癌较大时,可使肠腔狭窄,大便费力成细条状,有棱角,这些都是痢疾和痔疮不具备的。

直肠癌有可能被误诊的另一因素是,当病人请医生诊断时,有的医生缺乏警惕性或者怕麻烦,未作有效的针对性检查。

比如,大约80%直肠癌是长在距肛门边缘7—8厘米以内的直肠壁上,用手指可以触到,根据病情医生该做肛门指诊而未作,就会使本来一个手指即可诊断的直肠癌被误诊了。

5便血应及时排查大肠癌

记者日前从某医院了解到,大肠癌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多数患者在发病期间都会出现一些易被忽视的肿瘤信号。很多大肠癌患者都有便中带血的症状,但受“十人九痔”的影响,几乎所有患者最初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犯了痔疮。

某医院普外科专家说,便血是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但它也是大肠癌的一种信号。

患痔疮便血是鲜红的,附于大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后的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而患大肠癌便血常常表现为持续性的、少量的、带黏液的血便,且便意频繁,有时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

专家建议,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秘与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腹部肿块及消瘦等症状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以排除肿瘤。

另外,直肠癌在距离肛门8厘米至10厘米以下发生率最高,因此应将肛门指诊作为常规体检项目,每年检查一次。

55岁以上人群还应每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有肠息肉病史、大肠癌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癌相关标志物检测阳性、粪便隐血检查阳性等高危人群肠镜检查要提前10年。

专家提醒大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是预防大肠癌的有效举措。最科学的排毒方式是多运动、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另外,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也是增加排便的好办法,比如经常喝酸奶,食用低聚糖食物等。

如果觉得《肛裂的常识问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