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立就的古代意思

2023-07-0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立就

汉语词汇

立就(lì jiù),汉语词汇。释义:立刻完成。朱熹《跋武侯像赞》:“敬夫欣然,口占立就,语简意到。”[1]

中文名

立就

拼音

lì jiù

解释出处例句TA说

解释

立刻完成。

出处

朱熹《跋武侯像赞》:“敬夫欣然,口占立就,语简意到。”

例句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陈琳)当下领命草檄,援笔立就。[2]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下笔千言立就,挥毫四坐皆惊。[3]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四十六回:质即应命,提笔作诰文,一挥立就。[4]

立就的古代意思

原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解释:“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可观者[值得欣赏、有可取之处的地方].

如果觉得《立就的古代意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