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水滴为什么能穿石

2023-07-10 分类:百科

水滴石穿属于长久的侵蚀作用。

地球科学中,我们将水滴石穿的过程称为“侵蚀”。水或风通过持续的侵蚀作用,将岩石表面物质剥落、溶解,然后搬运到其它地方。

侵蚀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水滴石穿却经常伴随着人为因素。我们很少在自然界里找到石头被滴穿的例子,但在人们屋檐底下的砖石上却挺常见。

石阶被水滴凿出了一排小坑

一个重要原因是屋檐会将雨水聚集起来,在它的下方形成落点稳定的涓涓细流,而在自然界你比较难找到这样的地方,或许在一些崖壁的下方会有比较明显的水滴侵蚀痕迹。

水滴为什么能穿石

滴水穿石”,意思是水不断滴下,能把石头滴穿。比喻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力量虽然很小,却能完成很艰难的事情。

“滴水穿石”,原为“水滴石穿”,最早出自宋代《鹤林玉露》一书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个故事尽人皆知,但“水滴”何以“石穿”却不一定人人明白。

原来,这里的水并非纯水,是水溶解了co2和no2等酸性气体的缘故。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2和n2,当雷雨过后,空气中部分n2会与空气中o2在雷电作用下化合成no,no会迅速氧化为no2,no2被水吸收便形成硝酸:

n2+o2 2no,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空气中的co2主要由含碳化合物燃烧以及生物呼吸作用而产生的。这样,水就变成了酸水,对碳酸盐的岩石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反应式为:

caco3+h2o+co2=ca(hco3)2

caco3+2hno3=ca(no3)2+h2o+co2↑

当然,水对岩石的机械作用也不容忽视。岩石在酸雨的作用下,表面变得凸凹不平,另外水中含有一些固体颗粒对岩石有一定的机械作用。

如果觉得《水滴为什么能穿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