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安置房带来的社会效益

2023-07-11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一是加快了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进程。据统计,流转后拥有土地1000亩以上的大户157户,经营面积19.7万亩500亩以上的大户248户,经营面积23.8万亩300亩以上的大户472户,经营面积25.6万亩。有效促进了土地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使农业生产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是调整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各乡镇流转出来的土地主要集中连片种植马铃薯、冷凉蔬菜、甜菜、葵花等高产高效作物,其中种植马铃薯每亩可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种植蔬菜每亩可增加收入1580元左右,分别是流转前的6倍和7倍。既符合农业产业发展发向,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三是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后的农民,打工每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加上土地流转收入,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

四是加快了农业适用技术推广进程。农村土地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广良种良法,加快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五是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工,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土地流转,使部分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进入农村,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技术装备和市场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地农民,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影响和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促进了劳动力、土地等社会资源重组,进一步优化了农村社会分工。

如果觉得《安置房带来的社会效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