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山东的风俗习惯

2023-07-1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8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在山东各地,正月十五除了传统的吃汤圆、赏花灯、看杂剧、放河灯,“走百病”也是明清以来一项颇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有人曾写诗道:“纷纷老幼喜相呼,一走人间百病无。”

这项活动,有的地区有在正月十五日举行,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过桥,有的地区到文庙、寺庙,有的登城墙或楼阁,直到夜半,始归。小闺女们在这天以跳绳为戏,名曰“跳百索”。

山东的风俗习惯

山东风俗习惯

1、剪纸艺术。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任意剪出各种造型,其中的想象力让人惊讶。据了解,山东剪纸以范祚信和栾月英较为有名。山东的剪纸风格简练明快,地域文化性强,技巧性和想象力在全国都是很高的。

2、风筝。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后来,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潍坊风筝主要有3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

3、秧歌。“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山东的风俗习惯

1、饮食

山东日常饮食风俗,整体说来属于北方类型,其鲜明的个性、独具特色的饮食方式和烹饪技艺,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菜肴风味被誉为中国四大风味菜系之一,被冠名为“鲁菜”,享誉海内外。

山东日常饮食、节时习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日常饮食习俗,是与人民大众生活最为贴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

2、居住

山东居民有散居、四合院、三合院、府第、庄园等多种居住形式。散居院落不设院墙和大门,不与左邻右舍相连,但一户一台,户和户之间界限分明,每一个房台是一个单独的院子。这种散居院落多见于黄河滩区和鲁西北平原地区。

3、语言

山东话是山东人独有的文化遗产。山东话虽然属于北方话,但在发音上具

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以北京话、东北话为代表的北部方言差异较大。

如果觉得《山东的风俗习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