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试述监督的特征与功能

2023-07-2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2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预防功能 预防功能是指监督对于防范腐败、将腐败遏制在将发而未发之时的功能。监督的这一功能对于防患于未然,提前发现和排除公共权力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差,保证公共管理秩序和目标的顺利实现有重要意义。

2)校正功能 校正功能(又称纠偏功能)是指监督对于及时制止、及时纠正已经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使其终止而不再继续的功能。监督的这一功能对于避免公权力运用的更大失误和更严重后果具有重要意义,监督校正的对象既包括终止违法规范性文件和公共政策的执行,也包括终止国家机关违法的和不当的具体管理行为。

3)制约功能 制约功能是指监督对于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或者行为的控制、约制功能。通过监督,使国家公权力机关以及公职人员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并且在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时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有了这种制约,国家公权力机关以及公职人员在实施管理活动或者作出某种行为时就会更加谨慎和规范,这无论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还是对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都是极有价值的。

4)救济功能 救济功能是指当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某种消极后果时,监督可以对这种消极后果予以补救,使受害人的权利得到救济。这种消极后果可能是侵权,也可能是侵权加损害。行政诉讼就是一种以救济为主要功能的行政监督形式。国家赔偿也是一种以救济为主要功能的监督形式。从人权保护的历史潮流看,救济功能的充分体现是完善我国监督制度的重中之重。

试述监督的特征与功能

主要特征:

1.公开性。基本途径就是公开报道和评论

2.群众性。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实施的监督广泛性各个团体、阶层都能参与

3.及时性新闻报道及时。信息反馈及时。重塑形象及时。

功能:

1.监测功能。主要是指新闻舆论具有检测社会环境的功能,随时发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问题、动向。起到“社会雷达”的作用。因此被马克思称为:“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

2.约束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和法律、行政、组织监督协同运行。促进权力部门的自省自律,起到约束规范的作用。

3.警示功能。通过报道的典型案例,可以对整个社会特别是那些危害严重的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渎职等行为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预防等。

4.反馈功能。即通过新闻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发现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关注社情民意

试述监督的特征与功能

特征:

1)广泛性。公民监督是最广泛的监督。作为监督主体,公民人数多、分布广,这就决定了公民监督的广泛性。公民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督范围覆盖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监督事项涉及到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不论职务行为还是非职务行为,都要接受公民监督。

2)基础性。第一,公民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各种监督的基础。公民通过检举、控告、上访等形式实施监督,既体现了公民监督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又将自身的监督融进了其他监督之中,并成为其他监督的基础

如果觉得《试述监督的特征与功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