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农贸市场智慧升级(全民参与食品安全建设)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饭碗虽小,盛着民意

菜篮虽小,连着民心

菜市场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面对市民服务的“窗口”,但在过去市民提及农贸市场,第一印象往往是脏、乱、差。近年来,一边是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农贸市场改造建设,一边是许多像盈立多智慧农贸这样的企业纷纷参与助力,和消费者一起共建共治创建舒适、健康的购物场所。

商务部之前发布《商务部关于加快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消费升级和服务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功能齐备、优质便捷、运营高效、管理有序的城乡便民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共建美好市场环境

老百姓去农贸市场最怕什么?最怕就是短斤缺两,这是很多老百姓的一个心病,就这一点就降低了很多老百姓去农贸市场的幸福感。随着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成智慧菜场,这种问题也就成为了历史,通过计量管理可视化、电子化,打造了“数据合理化、交易公平化、源头可溯化、工作规范化、管理现代化”的农贸市场监管新模式。配合该模式落地,市场中每个档位都配置双屏智能溯源电子秤,面对商户的一面是称重、收银、溯源等功能,面对消费者的一面则是显示的是该商户的信息,消费者支付完成订单后会自动推送商品交易信息到客户手机,进行数据留痕,点开消费订单就可以看到商品的价格是多少?消费了多少?一目了然,还可以查看食品安全溯源信息。缺秤少量、以次充好的历史顽疾基本根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中讲到: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要更好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治理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社会治理变成亿万人民参与的生动实践,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人都是监督者

在智慧农贸市场实现食品安全‘码’上查、消费维权‘码’上办。如消费者如果在购买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查看商户详情就可以进行投诉举报,问题类型分为:缺斤短两、商品过期、商品变质、商家服务态度不好等。这些都会记录在商家评分和行政检查记录里。可以这样说,在“智慧菜场”里买菜,即便出现了缺斤少两的问题,也能够经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精准维权”。真正地做到亮照经营、明码标价。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农贸市场与民生息息相关,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市民对市场环境舒适度、服务功能和管理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不比以前了,为消费者建立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现代化农贸市场,才是要务。

如果觉得《农贸市场智慧升级(全民参与食品安全建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